來源:金融時報
2022-08-02 09:51:08
原標題:山東濟寧 訴前調解“有溫度” 跑出為民“加速度”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溫躍 趙小亮
通訊員 王衛紅 姜璇
2022年以來,山東省濟寧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加強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效銜接,構建起共治共享的訴前調解工作新格局。截至6月末,該協會成功調解訴前案件74起,涉案標的金額約1.23億元,均實現歷史性突破,用熱情高效的服務,跑出了金融為民“加速度”。
“健全機制”促進精細化管理
“今年以來,我們從訴調對接、訴調運行、考核激勵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出發,健全訴前調解工作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有效預防、有效分流、有效化解。”濟寧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該協會組織轄內各縣市調解組織與13家基層法院簽署訴調對接合作協議,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并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暢通調解組織與法院間的案件委派處理路徑,實現金融司法調解服務全覆蓋。通過召開訴調對接推進會、培訓會、分析會等,研究流程、協商機制,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有效促進訴調對接工作順利開展。在司法部門組織的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中,1名調解員被山東省人民調解委員會評為二級調解員。
協會指定專人負責訴前案件受理、分配等工作,對涉及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訴訟案件,主動接手、及時研判,對有調解意向的糾紛案件,跟進溝通,提高調解精準度。依托線下近百名調解員,組建調解工作群,及時接收會員單位調解申請,實現市縣兩級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全覆蓋,提升了協會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知曉度。
“集成平臺”打造信息化支撐
濟寧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凝聚銀行、司法、法院、縣協會等各方合力,依托金調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山東智慧調解信息系統等平臺,構建起全流程在線委派、委托調解、出具調解協議書、申請司法確認等“糾紛+調解+裁決”的一站式糾紛化解模式。
一般而言,普通訴訟程序審限時間為3至6個月,疑難復雜的時間則會更長,訴前調解工作依托平臺系統,實現線下案件調解、線上材料提交,一般3至15日就能完成整個調解過程,大大縮短調解周期。針對當事人眾多、當事人不方便到場、同一當事人涉及不同案件等特殊情況,采用連續調解、線上調解等方式,實現當事雙方“一次跑腿”“云上到場”即可完成整個調解過程。
2022年初,協會接手一起大額金融借款合同案,該起案件涉及8位擔保個人和兩家擔保企業,依托系統平臺,從提交立案申請、簽訂調解協議書,到法院出具民事裁定書,僅用3天時間便完成“調解+裁決”全過程,實現減輕當事人訴累、節約司法資源、維護社會和諧的三重功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該協會依托各類在線訴調平臺,調解貸款類案件39起、信用卡類案件34起、其他類案件1起,其中,通過“線上+線下”“現場+遠程”雙通道,調解糾紛案件8起,涉及金額413萬元;達成司法確認36起,占全部調解案件的49%;平均調解周期為6天,矛盾糾紛化解調處通道進一步暢通。
“厚植人力”實現特色化調解
濟寧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人才庫暨調解員推薦工作,將會員單位中部分擁有法律資格證書的工作人員充實到調解員隊伍,組建起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金融消費糾紛調解員隊伍。截至目前,協會共有調解員100名,其中,有法律資格證書的調解員11名,均具有豐富的法律或調解工作經驗。
在此基礎上,該協會圍繞案件特點及各方當事人情況,通過召開案例分析會、溝通會等方式,對疑難案件進行專業分析,為專業、中立地進行調解提供智力支撐。如針對不同銀行的調解傾向、寬限及減免政策,引導銀行從有效回款的角度,與欠款人達成利益平衡;對欠款人,抓住“事實+情感”的主線,采用“以案說法、觸類旁通”“趁熱打鐵、求同存異”等方式,取得欠款人認同。
據了解,訴前調解工作的提前介入有效幫助和引導當事雙方理清事實,根據當事人實際情況,促使雙方達成一致,既減少金融機構債權逾期風險,又減輕當事人還款壓力。
自開展訴前調解工作以來,該協會共為30余家金融機構成功調解案件,幫助150余名欠款人從債務中脫困,單訴訟費一項就為當事人節省100余萬元,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當事人負擔,提高了當事人的還款動力,收到各方感謝信10封、錦旗6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