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08-18 08:51:08
原標題:儒家《春秋》“大一統”思想的當代意義
來源:人民政協報
楊朝明
今天我們要特別珍視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統一,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春秋》“大一統”思想由《春秋公羊傳》提出。“大一統”之“統”,三統也。大同也,統一行動、分工協同、步調統一也。中國人為什么思考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天下大同?其實就是對于“統”的深入、深刻思維結果。
那么,儒家《春秋》“大一統”思想在當代具有哪些意義?
儒家學派是一個開放的學派,一直在不斷地擴大和發展中,我們應當繼承其內在精神特質。這正如《論語》所記載的孔子之言“溫故而知新”“因不失其親(新)”。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乃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傳統文化“兩創”和“兩個結合”,要求繼承傳統文化的實質,繼承“大一統”思想的精神,構建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自覺接受黨的核心的集中統一領導。可以說,“人類文明新形態”開拓出了中國式發展道路,開創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新模式,在價值上尊重人民群眾和以人民為中心,也是一種嶄新形態的“大一統”。
在中國歷史上,中華一統一直是主流。“大一統”是關于合法政治秩序的學說。在歷代中國人心目中,政權雖然可以暫時分裂,但國家必須一統;即使暫時不能一統起來,也以“正統”代“一統”。
在傳統中國,歷史學家書寫、記載歷史,非常強調“正統觀念”。例如唐朝修《晉書》以晉為“本紀”,而把割據的“十六國”各政權都列為“載記”。人們心目中“正統”代表民意,代表先進方向,意味著代表“正統”的政權會順應民心、民意,歷史地承擔國家“一統”的使命,完成國家統一,推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所以,“大一統”思想對于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構新時代的正統、道統、法統,具有特殊重要的啟發意義。今天我們要特別珍視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統一,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臺灣的分裂是暫時的,祖國必將實現完全統一,這樣的趨勢誰也阻擋不了。
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大一統”觀,對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指出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由各民族優秀文化百川匯流而成。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我們將中華文化和時代精神的精華相結合,正是我們思考中國傳統“大一統”的現實需要和題中應有之義。現代中國大一統的建立,將納馬克思主義于中華文明,又以馬克思主義豐富中華文明,而形成一個新的現代的中華文明。
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思想,將是中華民族獻給世界的偉大禮物。崇尚“一統”就是崇尚和諧、崇尚協作、崇尚共識。中國人歷來追求“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中國人追求的“大道”就是人心和順、社會和諧、天下大同。“天下為公”是幾千年以來中國人一以貫之的追求,其中“為”是動詞,“公”則與“私”相對,“背私為公”。這是強調人的社會性存在,這與大一統思想具有內在一致性。中國者,執中而立于天下,定于一,安定四海。中華文化氣象使中國主流價值追求清晰而堅定,今天的中國發展,今天中國所走的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