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08-20 07:31:08
原標題:出土文獻中的古人名號新發現
來源:光明日報
人物名號是歷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古今學者在姓名學、歷史學、語文學等多個角度都進行過深入探索。明人陳士元《名疑》、清人梁玉繩《古今人表考》、當代吉常宏、吉發涵《古人名字解詁》是其中的代表作。然過去的研究或總結,往往只借助傳世古書。新世紀以來,戰國、秦漢簡帛文獻層出不窮,格外引人注目,拓寬了我們的視野,給人物名號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近年公布的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中,有一些篇目如《楚居》《系年》《良臣》包含頗多古人名號。這些名號或未見于古書,或雖然見于古書但書寫形式不同。與傳世文獻形成的異文,不僅有利于從語文學角度探索通假、異體、正誤等問題,還能夠進一步深入到歷史文化層面。若將視線擴大到戰國秦漢出土材料,并結合傳世古書,對其中的人物名號進行文字、文獻、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就能夠獲得很多新的認知。
人物新名號與名號書寫的新形式
出土文獻中有不少不見于傳世古書的稱呼或書寫形式。女媧,戰國楚帛書稱“女填”(有學者指出“填”通假為“真”,真人之義,清華楚簡《湯在啻門》即有神名“地真”);太公望,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稱“呂牙”;黃帝稱“皇后”、商湯稱“湯后”、周公旦稱“周公叔旦”、召公稱“召公保奭”、楚簡王稱“簡大王”。這些都是傳世文獻未見的稱呼,能夠提供人名構成方面新的討論空間,比如姜太公名號中“牙、望、尚”的關系,楚簡大王的“簡、大”是否為雙字謚。
蚩尤,上博楚簡《鬼神之明》作“蚩蚘”,馬王堆帛書作“之尤”“蚩又”等;古帝顓頊,上博楚簡《武王踐阼》作“端琂”,馬王堆帛書作“諯玉、端玉、湍玉”;相馬之造父,郭店楚簡《尊德義》作“戚父”,銀雀山漢簡《唐勒》作“就父”;孔子字仲尼,銀雀山漢簡《晏子》作“仲泥”。這些是以音相通而傳世文獻未見的書寫形式。它們一方面有助于重新闡釋得名由來,另一方面也能夠校正古書中存在的訛誤。
名號由來的新解釋
古人取名的原則,見于《左傳·桓公六年》:“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其中的“象”,即以相似之物來命名。利用出土文獻中新用字,能夠解釋以往未能說明白的得名緣由。
商王武丁時的重臣傅說,于“傅巖”之中被發現并舉用,因而姓“傅”。但何以名“說”,由于典籍缺乏記述,歷來討論者極少。偽古文《書·說命上》孔穎達《正義》引皇甫謐的說法是“武丁悟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說者,歡悅也。天下當有傅我而說民者哉”,這顯然是無根據的推測,《正義》并不信從這種說法,認為“其言非實事也”。出土文獻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線索。傅說出現在上博楚簡《景建內之》中,作“傅鳶”;又出現在清華楚簡《良臣》中,作“傅(見圖1)”,均以“鳥”為形旁。清華楚簡《說命》談到傅說的外貌時說:“厥說之狀,鵑肩如錐。”“鵑肩”即古書常見的、描摹人特異相貌的“鳶肩”,是雙肩陡立高聳的樣子。傅說的這一特征還可以從傳世文獻中得到印證。《荀子·非相》在描述“傅說之狀”時說他“身如植鰭”,“植”是豎立,“鰭”是魚鰭。因為魚背部豎起之鰭與所謂“鳶肩”的形狀十分相像,所以都可以用來形容人肩部聳立之狀。可見傅說之名應以“鳶”為本字,源自其雙肩陡立如鳶之狀。以“鳶”為名也符合古人取名象物的習慣,《史記·秦本紀》中就有人名“暴鳶”。
一些耳熟能詳的名號,也會因為有新的用字而產生新的可能解釋。炎帝又稱神農氏,古人對這一名號的闡釋以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皇霸》引《禮緯·含文嘉》為代表:“神農,神者信也,農者濃也。始作耒耜,教民耕種,美其衣食,德濃厚若神,故為神農也。”即教民耕種而神化之人。而上博楚簡《容成氏》中卻寫作“慎農氏”。從楚文字的使用習慣來看,“慎”不能通假為“神”。“慎”“神”應該是同義關系,《爾雅·釋詁下》:“神,慎也。”又:“神,治也。”慎農,即謹于農事,與治理農事意思相近。因此神農氏之“神”很可能并非天神之意,而是指治理(大西克也說)。
文獻校勘的新證據
傳世古書所見名號的誤字,若無關鍵性依據,往往一直得不到校正。出土材料則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新證據。楚莊王重臣沈尹莖,“莖”又作“蒸、巫、筮、竺”(見于《呂氏春秋》《新序》),諸字古音不近,而形體相似,其中必有誤字。明代人周圣楷在《楚寶》一書中認為“莖”是正字,其他為訛字,但并無確切證據。上博楚簡《莊王既成》中寫作“沈尹子(見圖2)”,“(見圖2)”與“莖”關系密切。據此可見明人之卓識。而《左傳》中又稱“沈尹莖”為“沈尹戌”,《呂氏春秋》作“沈尹戍”。“戍”“戌”形近,亦必有一誤。梁玉繩《人表考》謂“戍”為“戌”之訛。馬王堆帛書《繆和》篇載“荊莊王欲伐陳,使沈尹樹往觀之”,“沈尹樹”與楚莊王在同一故事中,學者已經指出即“沈尹戍”,因為“戍”與“樹”古音相近,是通假關系。可見“戍”是正字,清人判斷有誤。
接下來的問題是“(見圖2)/莖”與“戍/樹”是一人異名,還是一名一字呢?通過考察可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古人的名、字之間,往往有密切的關聯。《白虎通義·姓名》:“聞其名即知其字,聞其字即知其名。”或意思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曰原;或意思相對,如曾皙,名點、字皙,點為黑,皙為白;或意思相關,如孟子,名軻、字子輿,軻是車,輿是車廂。“戍/樹”之中,若以“樹”為本字,正能與“(見圖2)/莖”形成意思上的關聯。古人多在字前加“子”,如顏回字子淵,稱呼時又可省掉“子”,稱顏淵。沈尹莖可稱為“沈尹子(見圖2)”,則“(見圖2)、莖”當為其字。“(見圖2)”是床前幾,“莖”是樹木的主干,二選其一,顯然是“莖”與“樹”意思更緊密。
至此,沈尹莖之名、字已經解決,其名為“樹”,或用假借字“戍”,“戍”又訛作“戌”;字“子莖”,“莖”或訛作“竺、筮、蒸、巫”,或用假借字“(見圖2)”。若無上博簡和馬王堆帛書的兩處新材料,這個問題會一直困擾文獻整理者。
語言現象的新例證
有些名號中的新用字,能夠給過去的某種語言現象提供新的例證。齊桓公相國管仲,名夷吾,又稱管夷吾。在清華楚簡《良臣》中稱作“龠夷吾”(龠音yuè)。有學者認為“龠”是“管”的錯別字或通假字,但證據并不充分。在古代漢語中有一種現象叫“同義換讀”,就是說A、B兩個同義詞原本不同音,但有時候卻把A讀成B的音。比如在洼地的四周筑堤防水,以利于墾殖耕種,這種堤叫作“圩”或“圍”,堤內之田稱為“圩田”或“圍田”。“圩”本音yú,和“圍”意思相同,之后就被讀成了wéi。又比如“石”本音shí,是重量或容量的一種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有很多地方把一石的重量或容量叫作一擔,于是“石”就被讀成了dàn。“龠”和“管”均指管樂器,是同義詞,所以“龠”就有了“管”的音。同樣的例子還有,楚先公熊菌,在清華楚簡《楚居》中寫作“熊鹿”,“鹿”和“菌”形體讀音都不接近,但古書中“囷”和“鹿”都有糧倉的意思,所以“囷(菌)”就有了“鹿”的讀音。
綜上可見,出土文獻為古人名號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新材料,從而產生了頗多新知識。王國維提倡的“二重證據法”,即紙上材料與地下材料相互參照發明,在這一研究課題中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出土文獻中尚存頗多人物名號有待研究。如上博楚簡《容成氏》中的古帝王“喬結氏”,清華楚簡《良臣》中的黃帝之師“保侗”,二者尚未在傳世古書中找到相對應的人。又如《左傳·文公十八年》叔仲惠伯家臣“公冉務人”,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作“公襄目人”;《史記·蒙恬列傳》中的“趙王遷”,北大藏漢簡《趙正書》中作“趙王鉅”,“冉”與“襄”、“遷”與“鉅”形音均不相近,它們是怎樣的關系仍需考察。諸如此類的疑難問題,期待今后能夠依靠更多的新出土材料,逐步加以解決。
(作者:王輝,系山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