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2-08-26 16:02:08
原標題:超越想象 機器人更加貼近日常生活
來源:中國商報
編者按
8月21日下午,為期4天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圓滿閉幕。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以機器人技術為代表的智能科技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因此要積極搶抓新機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大會的持續舉辦進一步凝聚了跨領域協同發展的新共識,展示了前沿技術創新應用的新成果,強化了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支撐。
本報記者 趙熠如 文/圖
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可謂精彩紛呈。“煎餅果子自由”有望實現,仿生人型機器人再現名人風采,智能咽拭子采集機器人解放醫護人員雙手,消防滅火機器人可挽救戰士生命,醫療領域機器人助力實現國產自研“彎道超車”,農業、建筑業、物流業等領域機器人也大展身手……遍布各行各業、深入生活細節的機器人在這場大會上吸足了目光。
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8月18日—21日,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設置了論壇、博覽會、大賽三大板塊。博覽會上,各式各樣的機器人“爭奇斗艷”,中國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了很多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機器人。
首先吸引到記者目光的是煎餅果子機器人。據悉,該機器人可以自行完成上漿制餅,攤制雞蛋,自動翻面,按需添加薄脆及火腿,選擇定制添加蔥花、香菜、醬料,自動折餅和自動包裝等程序。觀眾現場掃碼下單后,只需等待不到5分鐘,便可以吃到一份香噴噴的煎餅果子。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該機器目前成本仍較高,所以只租不賣。目前會租給一些餐飲店鋪,并采取合作分成模式,從賣出的煎餅中抽成。根據測算,每天賣50張以上煎餅就可以掙錢,既節省人力成本,又衛生干凈。”
在博覽會上亮相的還有一款按摩機器人。據悉,該機器人可根據紅外熱成像智能生成按摩軌跡,配合機械臂柔性力控以及自動控溫,幫助放松疲勞的肩背部肌群,解除神經壓迫,解決腰疼、頸椎酸脹痛、肩頸僵硬等問題。
“這款機器人現在已經對外銷售了,一套大約20萬元,主要是賣給該領域科研、教育方面的客戶。未來一年我們會做成標品,如果訂單量增多的話價格會便宜一點。”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在當下人型機器人發展得如火如荼之時,會上展出的仿生人型機器人也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圍觀。仿生人型機器人全身最多具有140多個自由度,身體軀干和四肢由數十個柔性執行器控制,不僅擁有與人類活動水平相當的靈巧雙手,還可通過面部機械結構與仿生皮膚的結合,再現人類幾乎全部的微表情。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仿生人型機器人可以代替那些不可動的蠟像,讓青少年有機會領略名人風采,比如愛因斯坦講解相對論、法拉第講解電磁學等。”
在博覽會現場滿地“轉悠”的,還有送餐機器人和酒店機器人。據悉,送餐機器人擁有四層開放式大托盤,支持多點配送及巡航配送模式,可以在緊湊復雜的環境中長期穩定運行;酒店機器人則采用無菌全能艙設計,憑借3D智慧避障功能可輕松通過狹窄酒店走廊、過道,并具備多擬態交互模式。
社會痛點有望得到解決
除了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機器人之外,本次博覽會還出現了為迎合社會需求、解決社會痛點而推出的機器人。
為解決核酸檢測醫護工作人員長時間戶外工作的勞累和壓力問題,智能咽拭子采集機器人應運而生。據悉,該機器人具備咽拭子自動剝離與抓取、被采集者信息與樣本信息自動匹配、廢棄物自動回收、關鍵部位自動快速消殺、快速適配多種樣本試管、全流程視頻語音引導等功能,實現了咽拭子樣本采集全流程自動化,解放了核酸采樣醫護工作人員的雙手。
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該機器人在上海已經投放了近100臺,價格不算太貴,是按成本價銷售的。目前機器人的集成化和整體效果已經做得很好,單采和混采都可以實現。”
一直以來,為執行火災救援任務,消防戰士隨時面臨生命危險,為了更大程度地保護消防戰士的生命安全,消防滅火機器人相繼推出。
千度耐高溫防爆消防滅火機器人亮相本次博覽會。據悉,該機器人能夠代替消防戰士進入易燃易爆、高溫、毒害腐蝕、濃煙缺氧等高危環境進行作業,一方面可以直擊火場內部,進行“零距離”偵察,給現場救援指揮決策提供第一手數據;另一方面可以近距離精準打擊火源,提高滅火效率,在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火場。
“發生火災時,如果消防員不了解火中的情況,貿然進去是十分危險的。目前市面上見到的機器人都只能在火場外圍工作,這款機器人是突破性的一款技術,可以進入火中進行偵查、通信、滅火等工作,在1000℃的環境中穩定工作30分鐘。讓機器代替人進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現場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這款機器在河北、山東、成都等地區已投入使用。”
此外,適用于礦井等特殊場景的消防滅火機器人也在本次博覽會上展出。據悉,礦用消防滅火機器人可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礦井中進行滅火。“相較于一般火災事故現場,礦用消防難度更大。首先,礦下環境密閉,一旦出現火情等危險災害后,其通過性非常差,水源很難供給。其次,一些沒有防爆認證的機器進入后,還可能會引起二次爆炸。”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款機器人適用于煤礦井下,可以實現井下移動滅火,且不會因為作業而引發爆炸。”
醫療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本次博覽會上,醫療機器人可謂“百花齊放”。我國自產自研的醫療機器人正在擺脫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并在一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一款睿米RM-50腦出血手術機器人,可通過自動化流程,提高手術效率,輔助醫生完成血腫抽吸、顱內活檢、開顱導航等手術,并且成為目前唯一能實現高精度5G遠程神經外科手術的機器人。
“這款腦出血手術機器人是國內首款核心零部件自產自研,成本相對于其他產品來說降低了很多,接近腰斬,讓患者用得起。”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事實上,目前市場上同類競品還是很多的,但是像這種國產化機械臂自產自研、核心零部件不再受制于人(的機器人),還是國內首臺。”
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也是首款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具有在狹窄解剖空間內輔助醫生完成復雜手術的能力,可應用于各類高難度泌尿外科手術,可簡化手術操作,縮短手術時間。“這個技術之前一直是國外壟斷,現在國產供應也很不錯了。”現場工作人員對記者如是說。
本次博覽會上還展出了首款國產膝關節手術機器人。HURWA和華關節手術機器人配備全球首創的自動控制截骨方式,首次實現機械臂和刀具的一體化和集成化設計,降低傳統手術操作誤差,實現了我國在關節手術機器人研發和應用領域對海外巨頭的“彎道超車”。
“這款機器人是隨著臨床需求的顯現而誕生的,它可以幫助醫生把手術做得更加精準,有效解決了臨床痛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悉,這款機器人于今年1月25日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目前已在國內20多家三甲醫院開展手術600余例。
事實上,現場還有很多國內“首款”“首次”研發并應用的醫療機器人亮相。例如骨圣元化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擁有自主研發的導航方案和軟件系統;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是首款搭載中國企業自主研發、自有知識產權機械臂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唯邁醫療ETcath血管介入機器人完成了國產自主研發血管介入機器人首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
在本屆大會生物醫學工程與智慧醫療融合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洪京一表示,當前世界先進醫學融合機器人、大數據、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醫學工程進入“智能醫學”時代。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催生了超大規模、多層次且快速升級的先進醫療裝備需求。
“醫療機器人是醫工融合的典型應用,醫療機器人在介入醫學中的應用既能緩解學習曲線過長的問題,也能做到手術更精準化和標準化操作,擁有較大臨床應用空間,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介入放射科主任段峰說。
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
在農業、制造業、建筑業、物流配送等領域,解決行業需求的機器人也“各展身手”。
在農業方面,無人駕駛播種機器人和噴藥機器人首次出現在博覽會上。據悉,上述兩項機器人目前均為國內首發,用于設施農業作業。其中,無人駕駛播種機器人含無人駕駛及遙控組件,配備激光雷達自動避障系統以及綜合傳感器;無人駕駛噴藥機器人可配備增程器。隨之一同展出的還有蘋果采摘機器人,可在0.2秒內完成1平方米范圍內蘋果的識別,采收率在93%以上。這幾款機器人的推出真正實現了“無需下地,坐等豐收”的愿景。
在創意設計與制造方面,元宇宙3D打印機被正式推出。元宇宙3D打印機是面向NFT定制化生產的建筑機器人移動打印產品,集成高度成熟的大尺度3D打印軟件、硬件、工藝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可回收材料和再生材料為基礎開發的3D技術,實現3D打印智能建造。
“我們在元宇宙世界里設計了一些場地及展廳,用戶在家里做出產品創意,通過區塊鏈把創意呈現在展廳里,然后我們將它實現在現實世界中。目前在南京、成都、上海都已有項目落地。”現場研發技術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展位的凳子、椅子、講臺、裝飾柱、墻體外部結構等都是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上述研發技術人員表示,“打印一件家具大概在幾千元左右,便宜的一兩千元,貴的四五千元。”
在建筑行業方面,外墻乳膠漆噴涂機器人、室內噴涂機器人、地磚鋪貼機器人、砂漿噴涂機器人等適用于建筑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的機器人被推出。
在物流配送方面,智能配送站、美團智能倉儲即智慧物流系統、美團自動配送車等也一同展出。
當下,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正持續增長,去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36.6萬臺,同比增長67.9%;服務機器人產量達到921.4萬臺,同比增長48.9%。
去年12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顯示,2016年—2020年,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到2025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收年均增速超20%,到2035年,機器人將成為人民生活重要組成部分。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表示,工業機器人已經應用到國民經濟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不僅加速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也全面支撐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機器人在餐飲、零售、物流配送、醫療康復等領域不斷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特種機器人作業能力也明顯增強。
“我國基本形成了從機器人零部件到整機,再到機器人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產業鏈韌性不斷增強。一批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脫穎而出。”汪宏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