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09-01 08:53:09
原標題:網絡文明建設,青年在行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者按
網絡文明建設,青年在行動!他們是網絡文明的使者,他們傳播網絡文明火種、帶頭維護網絡文明生態,用自己的點滴努力為“人人參與、齊抓共治”的網絡文明建設貢獻著青春力量。其實,不只是他們,還有千千萬萬的好青年、好網民,網絡文明使者和他們的故事,就在你我身邊,就是你我他,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
于喜山:手機里的警察叔叔
如果給“二喜警官”的短視頻配上結尾字幕,那一定有這樣一句話,“制片、編劇、導演、攝影、配音、演員——于喜山,改編自本人真實經歷”。
普法視頻、劇情短片、情景再現,一個能讓人刷到停不下來的賬號的實際運營者,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于喜山。為了做好短視頻,他還給自己配了個支架和補光燈。
他不時強調“我真沒戴美瞳,那是補光燈打得好”。
于喜山是一名90后,從小就有警察夢,2010年如愿考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他曾給自己取過一個很酷的ID:警壹衛。或許是他骨子里的搞笑基因藏不住,網友在評論區紛紛賜名“二喜”。在領導“群眾喜歡什么,你就叫什么”的諄諄教導下,“二喜警官”開始在各平臺上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他做政務新媒體的初心。于喜山有5年的治安警經歷,他所在的單位在24小時內有時能接到100多個報警電話。有被詐騙的,有丟手機的、有情感糾紛的,這些案件后來成了他的靈感來源和短視頻素材池。在他看來,與其等群眾遇到問題后找警察解決問題,不如先把問題消解在搖籃里。
“我,一個學公安學的人,對新媒體一竅不通。”起初,他會發一些單位的日常,但數據并不太好。后來他開始研究大家愛看什么,從短視頻平臺的運轉模式,到視頻拍攝的思路,他都會去慢慢摸索。
轉折來源于兩個視頻。
2019年6月,于喜山發布短視頻“考上警校后的身材對比”,從180斤到120斤的轉變極具沖擊力,網友評論“這是最好的高考宣傳片”,這條點贊近200萬的視頻直到現在依然熱度不減。2020年3月,某部韓劇爆紅,網上掀起模仿劇內名場面的熱潮。一群年輕人對著鏡頭亮身份證令他“警鈴大作”,當即拍了條短視頻科普此類泄露信息行為的危害性,這讓他收獲了做新媒體運營以來的最高熱度。自此,于喜山逐漸摸清了方向,越來越游刃有余。
對于所有政務新媒體賬號來說,如何平衡嚴肅性和趣味性,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覺得一個底線就是專業性。”于喜山說,無論多么搞笑的段子,出發點都是為了讓群眾去接受其中的知識點,不能本末倒置。現在各平臺年輕用戶很多,年輕人不喜歡被說教。所以拍短視頻就需要找準切入點,把握住網友的心態。
他的“笨賊與警察”系列輕松有趣,笨賊惡劣的違法行為和極低智商的對比蘊含著喜劇的幽默感,只是會遭到朋友的吐槽——“下次能不能讓我演個聰明的賊。”東北腔兒的普法教育,語速和音調絲毫不遜于帶貨主播,再配上真誠的眼神,極具說服力。與網絡大V聯動的防身視頻讓人耳目一新,有種“打破次元壁”的感覺。抖音熱梗與防詐騙視頻的靈活結合更是“療效顯著”,一位粉絲曾經私信表示,“我遇到了詐騙,本來不確定是不是,但我想起了你視頻里的梗,才識破了騙局。”這讓于喜山哭笑不得。“幽默是載體,活起來是關鍵,專業是底線,抵達是目的。”于喜山說。
于喜山也有遺憾。幾期與緝毒警察相關的內容,人物原型是他在緝毒崗位上犧牲的師兄師弟。
“他們都還很年輕。”
對于更多的細節他不愿多提,只是回想起畢業時老師的叮囑:合照一定要拍,因為“以后人不會這么齊了”。畢業后的第二年,他的一位同學犧牲了。
他用身邊的案例進行藝術加工、劇本創作,出演時他總是會研究真正沾染毒品的人是什么樣子。他想讓大家了解真實的人民警察——“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拍攝短視頻并非于喜山的主要工作。他要在業余時間準備劇本、找朋友演、協調場地,經常在大半夜拿著設備出去。面對全平臺的1200多萬粉絲,每天上萬條私信,他幾乎利用了所有的空閑時間,“連做夢都在想創意”。當年無心插柳申請的賬號,如今變成了警務宣傳的主力平臺。
他的一名粉絲在今年7月給他分享了自己考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好消息,感謝他的短視頻帶給自己的動力。于喜山在朋友圈里寫道:總有人問我做短視頻的意義是什么,我覺得這就是意義所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喬佳新)
林于暄:在歷史里活一遍走一遭
“兔子有個大國夢,這個大國夢由千千萬萬的兔子們共同努力著。這篇文章的前半段講的是祖國同胞的苦難,后半段是民族的榮光,時代在變,國力在變,不變的是一個國家曾經向她的人民許下的承諾,無論走到哪里,祖國都是你堅強的后盾!”
文章《我們能以大國姿態撤僑,是因為有一只兔子在負重前行》曾火遍全網,在開頭中,這段看似略帶俏皮的描述,透出一股深沉壯闊。
2015年也門撤僑行動圓滿完成,很多網友的留言讓林于暄振奮。“我想讓一些人慣用的‘國家在哪里’的設問句在網絡上失去市場,我們要真正打骨子里站立起來。”林于暄本人從事航運業,專業優勢讓他有機會接觸相關的豐富史料,也正是從那一天起,他開始把創作的目光投向了中國撤僑史。
在梳理中國歷朝歷代對海外華僑的態度、解讀中國政府保障海外華僑華人利益的行動后,林于暄落淚了。他是帶著滿腔自豪來寫這篇文章的。“撤僑不是一種國家政治姿態,而是浸染著民族苦難的血色歸途。難能可貴的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我們身處的這個國家從來沒有忘記過她的承諾,沒有放棄過她的同胞。”
最開始,林于暄僅在網上逐一回復不實言論,寫一些科普類短文,認為“憑一己之力便可力挽狂瀾”。可無人關注、史料核實難度大、信息不對稱、缺乏官方背景等問題成了林于暄創作過程中的阻力。發布的文章和評論就像一顆顆丟向大海的小石子,各種嘈雜聲音組成的海波仿佛“嘲笑”著它們:我就是大海,這么點小石子算什么。
林于暄開始反思,決定“慢工出細活兒”。研究多了,就產生了情懷和熱愛。但是每段歷史都存在“空隙”,很多書籍的記載是片段或碎片式的,不可能完整呈現所有的事件和細節。面對這些遺憾,林于暄查閱、核實歷史資料,采訪當事人,“在嚴格遵循歷史邏輯的基礎上,把核實過的資料、采訪到的內容‘鑲嵌’和還原到歷史中去。”他前后共花了3年時間,來彌補這些“空隙”造成的遺憾。
同時,在與網絡上結交的文友互相分享所學成果的過程中,他也開始用更生動的網絡語言激發網友們的閱讀興趣、用反諷來反駁歷史虛無主義……努力終見回報,現在,林于暄不僅在網絡上收獲了大量認同正能量觀點的讀者,還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做大網絡正能量同心圓,讓正能量小水滴匯聚成海洋,是他始終不變的初心。
“我寫的是歷史,都經得起考證;只不過寫的內容和方式是文學化、人性化的。”林于暄不是從政治、道德或學術的角度去寫作,而僅僅是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去還原歷史。他不批判也不仰視,只是和他筆下的人物“悲歡與共”,設身處地還原歷史中的他們。
“雜音從網絡上來,那我們就要從網絡上正本清源。”林于暄認為他作品的最大特色是鮮活、真實、代入感特別強。就像一位讀者說的:“書中的每個字,都不像是史學家總結出來的,反倒像是一個穿越者寫的日記。”
“我們在讀歷史小說,其實最終讀的并不是歷史,而是我們從歷史中挖掘出來的跟現代人所產生共鳴的點。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個點,找到它的現實意義所在,那么,這個文章才有它的價值。”林于暄對于當下歷史類文章的寫作感到樂觀,因為自己遇上了很好的時代。“隨著互聯網的廣泛運用,信息資料的來源渠道越來越豐富,網友的視野和認知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站穩中國立場,培養全球視野,講好中國故事,相信會有更多優秀的中國新生代走向網絡輿論場,發出自己的聲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牟昊琨)
申鵬:讓更多網民從歷史中汲取努力前行的力量
不少網友認識申鵬,源于知乎上一篇有關非洲發展問題的文章。題主的問題是——非洲為什么這么窮?
在回答中,申鵬引用講述中國援建肯尼亞蒙內鐵路的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故事》,展現援建非洲的意義。“基建搞好了,教育普及了,信息傳播了,商品流通了,工業在當地扎根了,現代文明才會真正進入當地,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這才是真正的扶貧。終有一天,這些脫貧的地區和國家,同樣會正向反哺整個現代文明。”數萬點贊是網友發自心底的認同。作為曾經的土木工程師,申鵬渴望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講述中國“基建狂魔”稱號背后的底氣,以及“中國速度”背后無數人的奮斗與堅持。
在不少網民眼中,申鵬的文風犀利,針砭時弊、激濁揚清。申鵬坦言,一針見血的表達方式或許顯得尖銳辛辣,但自己的思想態度時刻保持溫和、理性。保持真誠,是寫作最大的技巧。
在知乎“你覺得哪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國家”這一問題下方,申鵬的回答獲得了數萬網友點贊。在其他博主五花八門的“提名”中,申鵬的回答格外與眾不同:“我們所在的這個國家就挺‘奇怪’的。”申鵬解釋,“‘奇怪’,是因為我們獨一無二。”寫作靈感源于一次與歷史的對話,在荊州博物館參觀時,申鵬發現,幾千年前竹簡上的文字,高中畢業的水平都能看懂幾句,博物館里還有人興奮地念出來。“就像讀千百年前的古詩,我們能感同身受一樣。”折柳送給遠行的親朋,望同一輪明月寄托相思,幾千年文化沉淀下的獨特意象是獨屬于我們的“中國式浪漫”。“這說明我們的文化始終在傳承,即使千百年過去,我們的精神內核沒有變。”申鵬說。
從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神話傳說,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慶群眾自發為消防員提供后勤保障共同撲滅山火,眾志成城的背后是制度自信和強大的精神信仰。申鵬在回答中寫道:“這個國家的人民很有主人翁精神,總是把大家的事當自己的事,天下的事就是自家的事,該管就得管,不能袖手旁觀。他們有組織、有紀律、有決心,幾千年前,他們一起治理洪水,幾千年后他們一起推翻三座大山,今天,他們又一起對抗疫情。”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推動著時代變遷、社會進步,隨之而來的是人們思想觀念的多元化。如何讓不同成長背景的年輕人共振、共情、共鳴,申鵬認為,要勾起網民們的共同記憶。“我把自己的大腦當作一個可以檢索的數據庫,每當社會熱點事件發生時,我會思考此前有沒有類似的事件發生,有何共性,事件的根源是什么,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種思路,幫助讀者更深入地思考。”
申鵬被讀者們稱作高產的內容創作者。全職投入寫作工作后,每天他都會花大量時間閱讀各類書籍擴充知識,黨史、軍史是他的深耕領域。建黨百年之際,他撰文《100年,只是個開始》講述那些在黑暗中敢于照亮、在未知中敢于指引的共產黨人故事。今年5月5日,他推出《中國青年,是多么“武德充沛”?》,講述一支70%都是共青團員、全師指戰員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紅軍部隊——“少共國際師”的英勇事跡。網友們耳熟能詳的英雄將帥,申鵬總能寫出其鮮為人知的經歷,黨史中那些一帶而過、不為大眾所熟知的人物,申鵬則會翻閱不同的史書、傳記,力圖拼湊還原出人物的成長軌跡。
在申鵬看來,歷史從不是板起臉的嚴肅面孔,歷史人物并不平面化、標簽化,他們有血有肉,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失意躊躇。他們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也在塑造著他們。那些在歷史上或閃閃發光或默默無聞的人物,那些被血與火淬煉的人生,那些歷經磨煉的理想信念,是我們面對失意、困境時尋覓浩然正氣的動力,也是申鵬創作正能量作品的源泉。
從事自媒體行業多年,申鵬坦言,最大的欣喜和成就感來源于讀者的反饋。“很多讀者的留言比我的文章還精彩,也有一些讀者能夠糾正我的錯誤,甚至在我寫一個歷史人物之后,告訴我關于人物的另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最令申鵬感到欣喜的是,他發現越來越多的讀者在互聯網上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看我文章的那些人成長起來,比我更厲害,思考更加理性、全面,相信在越來越多理性網民的發聲下,網絡乃至現實社會中的分歧會越來越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安俐)
馬磊:在維護軍人名譽的路上講好軍營故事
一位退役軍人可以影響多少人?往大了說是800多萬,往小了說是五六百人。
馬磊是一名退役軍人。2018年接觸互聯網后,他在網絡上為退役的戰友們介紹工作,講解創業政策。接觸新媒體后,他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注冊了名為“-四分三十三秒-”的賬號,結合自身從軍經歷,在網絡上介紹軍旅生活、解答參軍疑惑。5年下來,他在全網獲得了800多萬粉絲的關注。
他特別重視維護軍人的名譽和榮譽,多次與損害軍人形象的行為作斗爭。去年,某旅游博主在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賽圖拉鎮康西瓦烈士陵園內,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園名稱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擺拍后,又到陳祥榕烈士墓前,滿臉嬉笑腳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槍”狀對著烈士墓碑再次擺拍并將上述照片發布在微信朋友圈,經多名微信好友指出照片內容對英雄烈士不尊重后,遂刪除該內容。為獲取流量關注,該博主再次將照片發布至今日頭條個人賬號。有網友私信馬磊,請他談談對該博主行為的看法。“這簡直就是在侮辱烈士名譽。”馬磊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當時他非常氣憤,并意識到“這是違法行為”。熟知《英雄烈士保護法》的馬磊曝光了該博主的行為,并多次發聲,建議對其依法處理。最終,該博主受到了法律的懲處。
“我做了自己應該做的。”馬磊說,正是因為自己當過兵,看到損害軍人形象的行為,就更加氣憤。“為了維護戰友的名譽和榮譽,我必須與不正之風戰斗到底!”
馬磊說到做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各種關于疫情的謠言充斥網絡,誤導網民之余,還給社會帶來了恐慌。他得知一位戰友在方艙醫院拍攝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便迅速聯系。了解核實后,在其授權下將視頻發到了微博上,閱讀量很快超過10億,獲得了網友的點贊和支持。
“大家看到了真實情況,恐懼的心理自然就慢慢消散了。”此后的一段時間里,他每天都通過網絡征集、求證和發布信息,對網絡謠言“露頭就打”,常常忙到深夜。他所發布的辟謠作品多次成為爆款,登上熱搜。
馬磊讓網友感受到退役軍人的錚錚鐵骨。在他的宣傳和普及下,先后有五六百名青年因為看到了他的博文而受到鼓舞,投身軍營。在他的帶動下,十余位退役老兵也開始在網絡上宣傳參軍政策、展示軍旅生活、澄清不實謠言,與損壞軍人、烈士形象的行為作斗爭。
“我希望帶動更多戰友、網友一起講好軍人故事,傳播軍事好聲音——老兵退伍不褪色,奉獻且快樂。”馬磊說。(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華錫)
任炳旭:我們一起看遍中國
“以地理的視角,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在微信公眾號“星球研究所”的簡介里寫著這樣一句話。
作為科普類賬號,“星球研究所”團隊一直致力于地理科普傳播,以“解構世間萬物,探索極致世界”為宗旨,向網友講述自然地理、人文歷史、超級工程等各領域的知識。
有網友說“星球出品,必屬精品”,在“星球研究所”影像部總監任炳旭看來,這不僅是一句夸贊,更是讀者對“星球研究所”作品的高品質要求,這也使得“星球研究所”對發布作品的打磨愈發謹慎。一篇文章、一個視頻往往需要編輯團隊的學術支持、地圖團隊地圖說明、設計團隊藝術美化、圖片團隊高質量影像、動畫團隊建模呈現等多人合作、多團隊協作來完成。
“星球研究所”對視覺的要求極高。從選題策劃到視覺呈現再到專業審校,一篇文章、一個視頻,他們可以打磨數月的時間,只為讓大家有更沉浸的閱讀體驗。以圖片為例,一篇文章大約會收到8000張左右的投稿,即使最終只會選定幾十張用以文章配圖,圖片編輯仍會大量收集圖片,只為找到更好、更合適的配圖。
“星球研究所”對圖片的熱愛與嚴謹,也同樣體現在文字創作上。洛陽為何能成為十三朝古都?昆明為何一年四季鮮花盛放?京杭大運河到底創造了怎樣的工程奇跡?創作時,他們希望讀者看到的不僅是中國美景,還有其背后所承載的數千年文明。
面對中國的廣袤大地與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星球研究所”似乎從來不缺選題。作品《什么是武漢》33小時閱讀量即破千萬,《100年重塑山河》在視頻號發布6天觀看量破億,總播放量超兩億,視頻《什么是中國》全網播放量超1000萬,2021年八一建軍節之際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我是一個兵|中國軍隊是這樣的》點擊量達7.2億次,“爆款”不斷。
而這背后,是他們與中國人內心深處愛國之情的共鳴。“星球研究所”在科普中力求從宏觀解讀到細節觀察,將專業人士的研究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文章,讓專業的知識走進讀者的生活。任炳旭說:“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中國,很多人會想到‘幅員遼闊’。我們要做的是告訴大家幅員遼闊到底包含什么,它是多么的豐富多彩。大家知道中國有很多超級工程,我們的任務是,不僅讓大家知道這些工程是什么,還要讓大家了解,這些工程與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息息相關。我們所在的土地、經歷過的文明、無數的超級工程,都與每一位中國人息息相關。”
在任炳旭看來,“星球研究所”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普通大眾和專業學者,“生活中有很多對知識渴望的人,但專業的文章大家很難讀懂,我們希望通過“星球研究所”的文章、視頻,讓大家更簡單地獲取知識,在繁雜的網絡信息中獲取正確且有價值的內容。”
希望有一天,能夠看遍中國的山河、看遍中國的文明、看遍中國的城市,這是“星球研究所”團隊共同的心愿。
他們在微信視頻號中發布的視頻版《中國從哪里來?》,用9分鐘從地理角度帶大家認識中國,有網友激動地留言:“在廣袤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中,能成為這顆偉大行星最偉大國家的一員,何其榮幸!”
任炳旭說:“‘星球研究所’的每一位成員又何嘗不感到有幸,能與這么多人分享這片土地,讓這么多人了解到這片土地的偉大。”正如他們所追求的:我們一起看遍中國,這里的我們,也包括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玘云)
劉祺:8000萬粉絲“跨文化”交流共筑網絡社會文明
在短視頻的窗口里,一群在中國生活的外國青年去采訪、去體驗、去記錄、去傳播,讓中國當代的發展成果、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借船出海”,在世界青年的眼中“火熱”起來,并在全網收獲8000萬粉絲。
這,是種怎樣的體驗?
@歪果仁研究協會聯合創始人劉祺說:“我們改變能改變的,真的慢慢改變了很多人。”
@歪果仁研究協會自2016年在北京創立以來,通過長期在網絡上發布短視頻、測評賬戶、直播帶貨,關心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也幫助外國青年了解真實的中國文化生活,從而成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劉祺表示,跨文化是@歪果仁研究協會的內容優勢,“我們對它更核心的理解是,打破過去因為傳播不暢給國家帶來的刻板印象,破除信息繭房。比如,在前互聯網時代,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大多數是熊貓和中國功夫,中國人也在單一的視角中為外國人下定義,嚴謹的德國人、浪漫的法國人,等等。我們現在想做的是通過‘歪研會’這個賬號,用當代自媒體的方式,去除對某一群體的固化標簽。”
目前,超過5000個視頻在@歪果仁研究協會 的海內外平臺矩陣上傳播,涵蓋街頭采訪、紀錄片、Vlog等多種形式,隨著團隊社交媒體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平臺對內容的打造也從“有趣的生活化”向“時代的深度化”轉變。
劉祺介紹,如何在國際傳播中展現中國當代發展成果,是近兩年@歪果仁研究協會正在探索和創新的領域,“我們發現,中國當代發展成果在國際傳播比較‘冷’,不是概念的‘冷’,是傳播形式和內容上的‘冷’。”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在@歪果仁研究協會的內容生產端,團隊會根據每一期的主題開展“頭腦風暴”,結合彈幕熱點、觀看數據尋找關注度較高的話題,前期進行扎實的資料調研,后期堅持深入基層走訪拍攝,力求不斷拓寬視頻的制作形式與傳播路徑,讓中國發展更立體、更真實地被看見、被理解。
得益于逐漸被打開的創作思路,劉祺和他的團隊挖掘到了許多新奇發現。
他們聚焦中國供應鏈出海,將中國許昌的假發村與非洲連接在一起,“非洲85%的假發是從中國進口,只要戴假發的非洲人,一定有一頂是中國制造”;他們受到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發,自創自導紀錄片《中國工廠》,駐扎在山東的鋁制品廠,觀察記錄中國工廠的組織形式;他們與新疆的百姓同吃同住,展現新疆普通牧民家庭的真實生活。4期視頻在海外平臺的播放量超過200萬,收獲了兩萬余名外國網友的評論,劉祺還記得,“有一個英國小伙看了視頻留言,他想放棄外賣員的工作去新疆放羊、種棉花。”
從這些視頻中不難看出,在跨文化理念的推動下,劉祺和團隊站在“他視角”,把目光轉向外賣員、快遞小哥、出租車司機、街頭的小商小販、留學生等群體,“他們在生活中廣泛存在,但我們很少在海外聽見他們的聲音。我們始終在做的,就是把他們的真實聲音補全,展示不同視角下不同人所關切的問題,希望以此打破中國人在海外的刻板印象”。
劉祺表示,跨文化交流是當代青年開放迎接世界的重要方式。他借用“鏡中我”的社會學概念加以闡釋,“人對于自我的定位和認知,不是單純來自自我,而是來自外部環境的反饋,對外環境的定位是什么樣的,鏡子中形成的自我就是什么樣。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本身就是找到鏡子中的中國是什么樣的、外國是什么樣的,通過外界的評價和真實體驗,打破中國人對世界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世界對于中國的刻板印象,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青年不斷看到世界、平視世界,如此就形成了豐富的青年群體畫像。”
在網絡直播的浪潮中,@歪果仁研究協會正在構建自己的MCN機構,旗下30余位在中國生活的外國友人利用形式新穎的鏡頭語言,持續推進跨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劉祺表示,網絡社會文明也是全球化的,未來,@歪果仁研究協會將繼續在海內外營造建設網絡文明的氛圍,推動中國形象的國際傳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尚君)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