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全部

老兵和他的妻子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何建明

2022-09-23 09:43:09

原標題:老兵和他的妻子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老兵和他的妻子

來源:解放軍報

一望無際的薩爾布拉克草原,一直以來被稱為“無人區”。夏天,這片荒漠生長出稀疏的草原;到了冬天,這里就是雪和冰的世界……

“當時的薩爾布拉克草原是一片戈壁荒灘,除了邊防部隊和兵團農場外,一般人很難在此扎根,狼等野獸卻不少……”曾在塔城軍分區邊防團工作的小郭告訴我。

我是為采訪守護在此近60年的“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而來的。沒想到,這位老兵半個月前在自己家門口升國旗時被大風刮倒骨折了……82歲的老人,竟然被一陣大風刮倒,并造成骨折。這風有多大啊!

小郭解釋:“八九級風是常事。”而我在下車后步行到這位“老邊關”家的幾百步路上,就已經感覺到了迎風的吃力勁兒。

在魏德友的家門口,一根高高的木桿上,一面五星紅旗正在風中飄揚。“魏大爺受傷,誰代他升的旗呀?”我好奇地問。

“我,是我升的……”這時,一位只穿著單衣的老大娘從土屋里走了出來。

“大娘,北京的何作家來看你們了!”小郭熱情地介紹我。

那面國旗下,大娘緊緊握住我的手……她的眼睛很有神,只是牙齒全掉了,故而嘴巴是癟癟的,說話明顯因漏風而發音不清,但她的山東口音依然十分明顯。令我心頭微微一顫的是:大娘的身子骨太消瘦了,腰和后脊梁已經彎了,那瘦削的頭顱上則是一片零亂的灰白發。

大娘最初的名字,叫劉景好,據說她年輕時長得俊,堪稱沂蒙山區的“一枝花”。一米六的個頭,有身材、有模樣,頭上的一條長辮尤其美麗。她在最美好的年紀認識了當時在唐山當兵的魏德友。那時她一直夢想去北京看看,于是自己跑到派出所把名字改成了“劉京好”。

1964年魏德友從部隊退伍回到老家,不久兩人結婚。有一天他告訴她:“我想帶你去……”

“啊,我們要去北京啦?”她高興得跳起來,那張美麗的臉一時因激動而漲得通紅。

“是北京,不過只是路過。”他解釋。

“啊?那去哪兒呀?”她有些懵。

“新疆。”

“新疆?新疆在哪里?”她完全不清楚,甚至沒聽說過。

“新疆就是新疆,中國風景最好的地方。”他這樣說。

她開心地歡呼起來:“好,就像我過去的名字一樣,景好。哎喲,可我剛剛把名字改成‘京好’呀!”

他抿著嘴偷樂。隨后說:“你在風景最美的地方向往北京,不更好嘛!”

“就你會蒙我,啥時走?”她紅著臉,問他。

“明兒!”

那個時候他們的“家”,就是一床鋪蓋,加兩個裝雜物的麻袋,算是全部家當了。新婚不久的她,就這樣收拾了全部家當,跟著年輕的丈夫來到祖國的邊陲——塔城地區,被分配到守護邊關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兵二連。

“咋連房子都得自己蓋、自己壘呀?”她完全想不到丈夫一路念叨的地方竟然是一片荒涼的戈壁。所有一切都得自己動手,像鳥兒筑巢那樣將一根根木頭、一塊塊草皮,再加一鏟鏟泥巴,壘成地窨子。

魏德友也沒有想到環境如此艱苦,他有些自責地伸出胳膊,將她摟在懷里,心頭則在默默地念叨著:無人區呵!真的是無人區……

是的,這里就是無人區,為了加強邊境建設,所以才需要有人在這里扎根盤營,甚至建設家園。他就是響應國家這樣的號召,帶著年輕的妻子從山東來到此地。從報名的第一天起,他便做好了這樣的打算:為了國家邊陲安寧,一輩子在此安家。

她是他的妻子,他帶她來到這兒,他覺得自己有保護她的責任。但后來發現,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就是把兵團交給的“173號”界碑管控區的邊境守護好。可要守護好這片祖國的疆土,先得讓自己成為這片“無人區”里的常住人口。于是他第一個任務,就是帶著妻子在這里建起一個“家”。

“有小家才有大家。我們建好小家,就能安心守邊疆!”他對她這樣說。

男人剛來時工作的第161團兵二連就分布在這片“無人區”上。他和兵團戰友們從最初的一把鐮刀、一把鋤頭,開始了屯墾戍邊的生活,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這片土地,轉眼已在這里堅守了整整58年……今天,82歲的魏德友仍在此地繼續屯墾守關。

魏德友的傳奇是另一本巨書。然而現在,我看到的是相伴在他身邊的妻子以及她一手支撐和呵護起來的“家”——門前高高飄揚著國旗的那垛低矮土屋。

連著天的廣袤戈壁灘上,她的家孤零零的,太微不足道,就像貼在草原上的一塊“小方磚”。然而她告訴我:“這已經是多次翻新后的家了,以前就跟雞窩一樣。”她說著自己先笑了起來。

這位“老邊關”的第一個家住了近40年,那是一個半地面半地下的地窨子,是他和她靠雙手與一把鐵鎬刨出來的住所,現在回憶起來,那里艱苦得簡直不能稱之為家。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家”的概念才完全呈現了。

家庭中的母親和妻子總是辛苦的,而在邊塞上守護邊卡遠超一般母親和妻子所要承擔的苦、累、險和驚心動魄。她要為丈夫準備每天外出路途上隨身帶的干糧與水,更要為孩子們的吃喝拉撒忙碌不停,還要管理家前宅后的雞場、牛羊和做好風雪突襲的防備……她已經記不得多少次緊摟著孩子,在寒冷的深夜,等待尚未回家的孩子他爸。

“爸爸怎么還不回來?是不是被狼吃掉了?”女兒總是有這樣的擔心,這并非孩童不著邊際的幻想,而是可能真實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慘劇。無數個這樣的夜晚,母女一起深深地擔憂著,妻子甚至惶恐地想著:假如他回不來了,她跟孩子將來咋辦呢?

有人問她,你咋挺過來的呀?

她回答說:“就這么過來的呀!想著孩子他爸,想著娃兒要長大,想到這塊疆土上要有人看守著……”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一個偉大得不能再偉大的母親和妻子。

她就是這么走過來的。我現在知道了她那個好聽的名字——劉京好。

為什么起了這樣一個好聽的名字?

她笑了:“我想去北京,后來去成了,北京就是好呀!”

她的理解就是這樣純樸、自豪和幸福。

一個在苦水的浸泡中強大起來的女性,一個心里裝著這片戈壁的女性,她經得起風雪與酷寒,并且有著不可磨滅的信仰和意志。

“男人咋想的,就是我跟著他的理由。男人咋干的,就是我前面的路。”劉京好大娘的牙齒已經全部掉了,她說不到60歲的時候就已經沒了一半。“醫生說這里的水堿重,不像我老家那里的山泉水清甜清甜的。”老人的牙口不好,發音不清,但記憶十分清晰,尤其是對家鄉的一草一木。

“大娘,您到新疆后回過老家幾次?”這是我好奇的事。

大娘伸出一只手,張開5個手指。

“才5次?”

她點點頭。又伸出3個手指說:“生第一、第二個娃時回去了,老頭退休后又回了一回,再沒回了。還有兩回咋回的記不住了。”她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她沉浸在回憶中,面孔上呈現出一種溫和的美。

“不想老家嗎?”我又問。

“開始想,后來不想了,現在更不想了。”她的聲音突然清朗起來,“我家在這兒,這個地方就是我的家!”

可不是,她和他已經在這里度過了58年,這里的一草一木與她和他日夜相伴,感情篤深。

“你們屋里坐、屋里坐……外面風大得很。”老人一邊將我們往屋里引,一邊習慣一般地抬頭看著家門口那面在空中獵獵飄揚的國旗。

“魏德友大爺前些日子在升旗時被風刮倒了,一條腿骨折,昨天剛從醫院回家……”在進屋時,小郭跟我解釋。

這是我第一次走進這個緊靠邊境的家,泥磚壘起三間低矮窄小的屋子,除了進來的一個門,左右兩間各一個窗戶,屋里顯得有些暗,如果不是吊著幾只燈泡,那么屋內基本上是見不到光亮的。

小郭解釋說:“這幾年才通的電,過去根本不可能有電,我們部隊上也僅靠自己的小柴油機發電,所以他們蓋房時都沒預留電燈的位置。”小郭所說的“他們”就是像魏德友夫婦這樣的普通守邊員。一個方圓幾十里不見一戶鄰居的孤獨小屋,幾十年如一日地在此度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我環視了一下這個西域邊疆“守邊員”的家,心頭頓時泛起無限感慨:在沒有水、沒有電,只有風暴與沙塵、大雪與烈日的日子里,這對山東來的夫婦是如何在此扎根安居、生兒育女、固守邊陲的呀?

其實不用找答案,答案就在劉京好與正靠在床頭的魏德友的臉上和身子骨上……

第一眼看到魏德友時,我就明白了這一家誰是頂天立地的脊梁:雖說是因為一條腿綁著夾板與紗布,身子只能坐在炕頭,但82歲的老人依然一副山東彪形大漢的模樣。上身只穿著一件背心,一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就像鷹一般,他就是靠這雙眼睛為我們億萬人守護著這段邊防線。

坐著的魏德友,依然如座大山,盡管沉默少言,卻有磐石一般的鋼鐵意志。在炕頭上的他,手持一臺不知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出產的收音機——在采訪他之前我就知道他身邊一直帶著一臺收音機,這是他除了馬、馬鞭、望遠鏡和水壺之外最不能離身的“五大件”之一。

馬是他巡視邊境線的交通工具,沒有馬就無法走遍他負責的“173號”界碑地段的邊境線,那幾十里路,靠人走是無法保證效率的。

“馬也有病的時候,那個時候邊境線不可能‘放假’,所以人必須像馬一樣頂上去。”魏大爺這樣說。

“那您一天得走多少路呀?人都累壞了!”

老兵往窗外望了一眼,沒有說話,只有眼神里那股不屈的目光在告訴我,逢到那樣的日子時,他就是這么走過來的。

“馬病了,他就是馬,年輕時他比馬跑得還帶勁……”一旁的劉京好大娘很風趣地搭話。老頭兒沒有說話,只笑笑,似乎默認老伴這種說法。

大娘一臉欣賞地看著自己的男人,好像一輩子沒有欣賞夠似的。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為了防止每一個可能的漏洞,他與老伴能使的辦法與本領都使上了,在他們巡視和管轄的“173號”界碑地段的邊境線上,沒有任何一只亂竄的野貓和惡狗。“看不住野貓惡狗,壞人也就有了機會。”魏大爺這樣說。

為了在千里邊關上不出現“蟻穴之潰”,他們把一生的心思都用在所巡視的“173號”界碑管控區的每一寸土地上。

那是一片戈壁荒灘,那是一片風雪與艷陽輪流光顧的天地,那是一片永遠走不到盡頭的牧羊地……但他的足跡必須踏遍每一寸沙丘與戈壁,他的目光必須掃盡每一棵荒灘上的草木與每一塊亂石,他的汗珠會在每一個足跡與每棵草木邊留下光澤,他就是這樣走了近60年——從一個青春少壯的山東小伙子,變成今天步履蹣跚、背駝腰彎的八旬老人,我們難以想象這中間是怎樣的一段人世滄桑!

而她也陪著他從一個黃花大閨女成為今天背駝腰彎、滿嘴無牙的老太太……

聽當地邊防干部們說,老兩口在“173號”界碑地段巡視近60年,行程的總長相當于繞地球赤道行走了5圈,長達20萬公里……這一串數據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是無法親測的一個概念,然而我知道,這是一對普普通通的中國夫婦,騎著馬、趕著羊,甚至很多時間是靠徒步走過的路程。

年輕時的魏德友英俊威武,每天出門上路前,馬鞭一甩,揚長而去,那身影讓家門口的妻子為他驕傲。傍晚回來,他會帶回一個個“故事”和“奇遇”講給妻子聽,她聽得分外入迷。

中年時,他每天出門前會回頭看一眼妻子和她身邊的兒女,目光顯得有些不舍,繼而又堅定地轉過身,留下一句“等我回來”。妻子和孩子每天就這樣等他回來,有時一等就到了半夜。等他安全回到家時,全家人才放下心來,很快整個小屋陷入漆黑與寂靜,因為第二天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你爹好好歇著……”她在黑暗中輕輕地對兒女們說。

上了年歲,他每天出門時,老伴會叮嚀:“要注意腳下的路平不平啊!聽見沒?”他點點頭,像上學的孩子一樣實在:“聽見了。”晨光下,兩個彎彎的身影拖得長長的,像戈壁上長出了兩棵參天大樹。夜晚他回來時,在離家門口遠遠的地方就有一盞馬燈照著他回家的腳步。

如今他的頭發更白,腰更彎,70了、80了……他還要堅持每天去“173號”界碑巡視。她變得更加嘮叨:“喝了水別忘了蓋上水壺蓋啊!頭別總頂著太陽,沒多少頭發蓋著,你就把帽子系緊了啊!還有衣衫……”他甩甩手,把手中的鞭子舉得高高的,嘴里不停地答應著:“哎呀老太婆,我知道了知道了!”

“你知道啥呀?上次你出去就沒把壺蓋蓋好,你渴了喝涼水不是鬧了幾天肚子嘛?”

“你知道啥呀?那天你說帽子被風吹掉了,頭皮都曬痛了不是?”

她數落起來。

“行了行了,我有那么嬌氣嗎?幾十年都走過來了,閉上眼我都能走得出去,摸得回來!”

他剛直堅毅地回應道。

“你行,你走得出去,摸得回來!”她瞪他一眼,順手又用干凈毛巾幫他把臉擦了一把。

那一天的“173號”界碑邊境線上,月色特別明亮,魏德友和劉京好沒有像平時一樣太陽鉆進地平線后就回家,而是一起坐在家門口的那座哨塔上待了很久很久,伴著月光說了很多“身后”的話。

是劉京好老婆子先開的頭,她說許多年沒有回老家了,她想回家一次,開始丈夫并不贊成,說盡管邊防部隊因為他年歲大了非常照顧他的工作,但他卻從來沒有給自己“減壓”過,每天的出巡任務從不含糊,每天升國旗從不落下一次……總之,他與年輕時比沒有任何改變,所以對老太婆突然提出“想回老家”表示反對。

她終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趁還能走得動,回一次老家,再回新疆就再也不走了。如果我先沒了,你就把我埋在房子的后面,好伴著你,要不你糟老頭一個咋過?”

他的眼睛潮濕了:“其實這件事我早就想過無數次,但一直不愿跟你嘮叨。我是從來新疆、來邊境那天起就沒有想過再回去的,直到死了后也把骨頭埋在這個地方。既然來了嘛,活著就為咱國家守邊關、守這一段邊境線,我只有這么一點兒本事,所以想,活著干這一件事,死了呢,就把魂埋在這里……但這是我一個人的事,我不能要求你、要求家里人跟著受這份苦,是不?”

她像年輕時那樣,滿臉是崇拜的神情,抬起頭,兩眼頗為癡情地看著他——一個鐵骨錚錚的老頭,說:“你活著沒有甩掉我,死了想甩掉我?門都沒有!”

她把頭依在他腿上,幸福地說著。

他同樣幸福和滿足地撫摸著她粗糙的頭發,說:“那就不甩了唄!”

這一夜,是他們人生中第二次作出了重大決策。第一次是58年前新婚伊始,做出了從山東臨沂老家來到邊關的決定。這一次是做出了堅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鐘,然后將忠骨埋葬在這條邊境線上的決定。

其實他們做出這個決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只是沒有告訴三個子女。所以在16年前的2006年時,三女兒帶著哥哥姐姐的“任務”來到父母跟前,來勸父親帶著母親一起回山東老家養老。

“不走。我不會回去的,我的身體還行,守牢這片邊境,就是最好的養老,你媽媽也不會走的!”三女兒一直是老夫妻最疼愛的孩子,眼看完不成哥哥姐姐交給的“任務”,三女兒急了,于是纏著老兩口不放,意圖想勸動父母。

“閨女,你也用不著鬧了,爹跟你說句實話……”老兵把女兒叫到跟前,掏心掏肺地說:“你想,爸爸媽媽當年為啥不遠萬里,從山東來到這里?就是因為這里地大缺人,可這里又是國家的邊境線。如果沒有人守著,你、我們家、全中國的百姓能安寧嗎?要想讓大家安寧,就得有人在這樣的地方守好門。我跟你媽,在沒有你們的時候就選擇了這條路,咋可能半途退陣了呢?”

“老爹,你現在叫退休,不叫退陣。”女兒說。

父親搖搖頭,說得斬釘截鐵:“別人可以退休,但我不能。而且假如讓我離開這里,你爸可能就不會每天活得有滋有味、精神抖擻了。你不希望爹媽活得開心一點嗎?”

“爹——你怎么這樣說呢?”女兒哭了。

父親輕輕地撫摸著女兒的頭,像教小時候的她學步一樣,一字一句地說:“爹講的是真心話,假如要我離開這兒,我的心就會垮,骨架子也會塌。只有在這兒,吹著邊關的風、沐浴著戈壁的日光與寒風,你爹的筋骨才是硬實的。”

女兒不再勸了,她抬起頭,看著蒼老然而又異常剛毅的父親,似乎明白了一切,她說:“爹,既然你和媽都已下定決心,那好,等你們老兩口走不動的時候,我、或許還有哥哥姐姐來替你們守邊!”

“真是我的好閨女!”頓時,父親高興地朝里屋喚起來,“老婆子,快把柜子里的酒拿出來,我要喝一小杯……”

三女兒說,這一夜她從父母的臉上看到了幾十年來少有的開心與輕松。

一對赤誠至愛的老人,相守邊關半個多世紀,過著如此平凡艱苦的生活,心里卻充滿了樂觀與愛情。

2021年6月29日,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魏德友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北京,接受習近平總書記頒授的“七一勛章”。

“那一天我坐在臺下,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給老頭子頒授勛章,一起合影……我的眼淚嘩嘩地流,高興,老頭他一輩子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這是大娘面對記者采訪時所說的話。

那天采訪結束時,我安慰了一番魏大爺,對出門送行的大娘說了聲“保重”,她爽朗地說:“我現在省心多了。巡關的事,交給女兒了!我就照顧老頭子身體,再就是每天早上升國旗……”大娘的性格一點沒變,還是當年的“山東大嬸”性格。

車子已經在邊境線上駛出很遠一段路程,但我多次回首望著聳立在門口的那面國旗。這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一直高高地飄揚在我的視野里,飄揚在魏德友夫婦的頭頂上。

本版照片由作者提供

版式設計:賈國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群眾文藝創作繁榮發展 新時代更上層樓

張影王彬近日,第十九屆群星獎獲獎作品名單公布,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廣場舞、群眾合唱6個門類共30個作品獲獎。這些作品集中呈現了群...[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2-09-23

在世界藝術大格局中弘揚中國精神

胡心云徐元劉楊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對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2-09-23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兩夾弦《公雞過壽》榮獲第十九屆群星獎

▲兩夾弦《公雞過壽》劇照9月15日晚,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舉行,全國群眾文藝領域政府最高獎——第十九屆...[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2-09-23

堅定不移扛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旗

付遠書眉山市歌舞劇院群舞作品《東坡問月》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8月3日,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眉山市數字經濟發展局...[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2-09-23

樸素的敘述彌漫崇高

9月11日晚,由長沙歌舞劇院、長沙交響樂團創作演出的民族歌劇《半條紅軍被》在湖南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進行第十三屆中國藝術...[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2-09-23

山東臨沂:用新意講好沂蒙故事 讓群眾樂享文化生活

▲群星獎近日,第十九屆群星獎獲獎名單公布,由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打造的情景器樂曲《沂蒙那段情》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最終拿下全國...[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2-09-23

以勤奮之志 助力大國“三農”

他會帶著學生在收獲時節跑遍東三省的大田,了解玉米收獲機需要如何完善升級。2013年,付君從山東省農機院脫產到吉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不僅...[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2-09-23

前8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83萬個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廖睿靈)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今年1-8月份,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83萬個、799萬戶,按小區數計占...[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9-23

農貿數字化 買菜更舒心(網上中國)

伴隨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全國各地興建起一批“智慧菜場”,為百姓帶來了更舒心的買菜體驗。菜場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室檢測員...[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9-23

第一批全國檢察機關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

編者按為落實“質量建設年”要求,最高檢面向全國檢察機關組織開展了第一批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活動堅持經驗推廣和社...[詳細]
檢察日報 2022-09-23

喜報!第二屆全國檢察機關十佳文化品牌和優秀文化品牌揭曉

9月22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公室、檢察日報社主辦,新聞辦文化處、方圓雜志社承辦的第二屆全國檢察機關文化品牌選樹活動定評會在京召...[詳細]
檢察日報 2022-09-23

治隆唐宋:明太祖時期的經濟立法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公元1398年)政治、經濟、文化繁榮昌盛,被后世稱為“洪武之治”。確立農工商全面立法元末明初,...[詳細]
人民法院報 2022-09-23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推動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上接第一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問題導向和實踐導向,堅持調研工作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不斷健全完善人民法院大調研工作...[詳細]
人民法院報 2022-09-2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legend id="avguq"></legend>
  • <th id="avguq"></th><sup id="avguq"></sup>
    1. <del id="avguq"></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