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9-27 09:52:09
原標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
來源:中國文化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從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出現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鋪展開新時代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畫卷。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地調研和重大國事活動中,多次考察非遺項目,多次對非遺保護傳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對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為非遺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國非遺系統著眼服務黨和國家大局,奮發有為,積極進取,非遺保護基礎不斷鞏固,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非遺當代價值進一步彰顯,非遺保護傳承進入系統性保護的新階段。
立足中國實際,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
《瑪納斯》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居素普·瑪瑪依等配合開展非遺項目調查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初溪村傳統村落風貌
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潮州市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不斷完善非遺保護制度,搭建起我國非遺保護的“四梁八柱”。
(一)健全非遺保護法律和地方性法規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已由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于2011年2月25日通過,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全國31個省(區、市)出臺非遺保護條例,許多有立法權的市、縣也出臺了本區域的非遺保護地方性法規。
(二)完善非遺保護相關工作制度
2022年1月,國務院同意調整和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成員單位,進一步加大部門間協同保護非遺的合力。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管理辦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
(三)強化非遺保護保障機制
中央層面,在文化和旅游部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成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全國29個省(區、市)在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單獨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處,31個省(區、市)設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央財政對非遺保護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2022年已累計投入國家非遺保護資金96.5億元,并安排17.85億元用于實施國家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同時,絕大多數省(區、市)也安排了專門經費用于本地區非遺保護傳承工作。
2021年底,文化和旅游部會同財政部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管理辦法》進行修訂,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全面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
(四)加強學術研究,培養專業人才
加強非遺學術研究,為非遺保護傳承提供智力支持,提高非遺保護的專業化水平。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并啟動研究生階段非遺方向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目前,全國11所高校已正式備案開設非遺保護本科專業。天津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增設非遺保護一級、二級學科,開展碩士、博士培養。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評選并表彰了一批為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作出突出貢獻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支持光明日報社、光明網舉辦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
(五)明確新時期非遺保護傳承目標方向和任務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為做好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明確了目標方向和任務。
2019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六)夯實非遺保護工作基礎
我國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一大批珍貴、瀕危和具有重大價值的非遺項目得到了有效保護。
國務院公布5批共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各省(區、市)、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絕大部分市、縣也都建立了各自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
根據非遺名錄10個門類,結合不同門類項目的保護傳承規律,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實施《曲藝傳承發展計劃》。支持闡釋挖掘民間文學的時代價值、社會功用,創新表現方式。推動傳統體育、游藝納入全民健身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
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夯實項目保護責任,加強績效評估和動態管理。指導支持開展調查立檔、研究出版、傳承實踐、展示展演和宣傳普及等工作。遴選一批保護工作理念正確、措施有效、成果顯著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案例。文化和旅游部先后開展5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履職盡責情況評估。各地涌現出一批項目傳承有序、保護經驗突出的非遺優秀實踐案例。2019年,對793個保護單位進行調整和重新認定,對14個檢查不合格的保護單位給予限期整改,對38個檢查不合格的保護單位取消保護單位資格。
加強項目檔案和數據庫建設,妥善保存相關實物、資料。實施非遺記錄工程,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進行全面系統記錄。已匯集690項民間文學、民俗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記錄成果信息12313條;支持對1805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記錄,用數字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以口述片、項目實踐片、傳承教學片等形式,記錄和保存他們的獨到技藝、文化記憶。
扶持培養傳承人,非遺傳承有序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里湖鄉王尚小學學生在校園表演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銅鼓舞(南丹勤澤格拉)
小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畫臉譜
湟中堆繡傳承人積極參與研培計劃教學
中華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
\t黨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代表性傳承人掌握著非遺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是非遺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
(一)堅持以人為本,做好代表性傳承人認定管理
文化和旅游部認定5批30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各省(區、市)公布1.6萬多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形成以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骨干的梯次合理的非遺傳承隊伍。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年2萬元的標準,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授徒、傳藝、交流等傳承活動予以補助。從2022年開始,對傳承活動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增加5000元補助經費。各省(區、市)也安排專門經費支持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
2021年,首次開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工作,對2365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義務履行和傳習補助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評估,進一步掌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現實狀況、隊伍結構、開展傳承活動等情況。2022年繼續開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工作,評估工作常態化規模化開展。
文化和旅游部定期舉辦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研修班。2018年以來,共舉辦12期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研修班,通過觀摩學習、專題講座、案例分析、主題座談、學員沙龍等形式,加深傳承人對非遺保護相關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增進同行之間的交流互鑒,提高傳承人保護傳承非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實現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全覆蓋。
(二)強化責任擔當,傳承人自覺履行傳承義務
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懷下,積極履行傳承義務,琢磨技藝提高傳承實踐水平,帶徒傳藝擴大非遺傳承隊伍,參加展示展演活動提高公眾的非遺保護意識。
(三)實施研培計劃,提升傳承能力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幫助非遺傳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全國120余所參與院校共舉辦研培班1100余期,共計培訓3.8萬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訓,累計培訓超10萬人次。
“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形成了較為明確的教學體系、工作規范和管理方式,有效調動了院校參與非遺保護工作,為非遺保護引入了重要力量;擴大了非遺傳承人才隊伍,促進了非遺保護理念的社會傳播;提高了傳統工藝設計制作水平,改善了一批項目保護傳承情況;拓展了非遺保護傳承的手段和方式,推動了一批示范性項目和探索性項目。同時,在振興傳統工藝、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成為非遺保護事業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作。
(四)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厚植傳播普及基礎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將非遺相關知識與內容融入教育教學體系。面向青少年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提高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參與感。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非遺連接現代生活
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現場
湖南省瀘溪縣浦市鎮都岐村古村落
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閉幕式
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榆林市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一)文化生態保護區氛圍濃郁
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維護和培育文化生態。堅持保護優先、整體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保護孕育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實現“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目標。文化和旅游部共設立了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全國各省(區、市)設立了210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二)加強傳統村落保護
落實“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加強傳統村落保護,保護非遺及其得以孕育發展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分5批將6819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三)非遺在社區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北京市(東城區)、上海市、溫州市、青島市、東營市、荊州市、深圳市、成都市開展“非遺在社區”試點工作,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工作,培育非遺在城市中傳承發展的土壤,促進非遺在城市社區廣泛傳承。充分發揮非遺在加強社區治理、增進社區凝聚力、維系鄰里和睦關系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形成保護傳承非遺的濃厚氛圍,提高社區居民身份認同感和持續感,賡續城市歷史文脈。
(四)重大宣傳展示活動示范引領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及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節日舉辦的非遺宣傳展示體驗等活動屢屢成為社會熱點,全社會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逐步形成。
(五)非遺媒體傳播廣受歡迎
支持新聞媒體發揮各自優勢,提升傳播內容質量和傳播實效,形成一批非遺傳播品牌;開展移動媒體等多平臺、多形式的傳播,增強傳播的針對性、生動性、互動性。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非遺綻放迷人光彩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燈會彰顯文旅融合新生態
安徽省歙縣汪滿田村以“汪滿田魚燈”為特色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
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結合起來,將創新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結合起來,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新的展現、活的應用,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一)振興中國傳統工藝,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發布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明確對14類383個傳統工藝項目予以重點支持。支持擁有較強設計能力的企業、高校和相關單位到傳統工藝項目集中地設立了18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帶動當地傳統工藝產品在材料、工藝、設計、制作等方面實現了顯著提升,傳統工藝產品品類明顯增加,產品銷售量持續增加,涌現出一批設計合理、制作精良、符合當代審美和生活需求的傳統工藝產品,形成了一批地方和民族品牌。
(二)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
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支持非遺有機融入景區、度假區,支持建設非遺特色景區,推出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非遺體驗基地、主題旅游線路、研學產品等。
(三)加強非遺傳承體驗設施建設
2014年,文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實施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支持各地建設與旅游開發、生產經營、展示利用等有效結合的保護傳承項目,“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對190個國家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進行了補助。《“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提出,“建設2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推動形成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傳承體驗中心(所、點)等在內,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
(四)助力鄉村振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發揮以傳統工藝類為主的非遺在帶動城鄉就業、促進增收方面的獨特優勢,支持各地在脫貧地區設立非遺工坊近 1400余家,覆蓋400余個原國家級貧困縣和80余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培養一批優秀帶頭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五)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加強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重大國家戰略中的非遺保護傳承,建立區域保護協同機制;建立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保護協同機制;在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凸顯非遺元素,強化非遺保護傳承。
(六)推動交流交往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非遺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著持續的認同感、自豪感和獲得感,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身份和精神標識。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互動中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體化認識,增強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福建省送王船
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葫蘆雕刻傳承人赴南非開展文化交流
廣東省斗門縣每年舉辦水上婚嫁集體婚禮活動—花船迎親
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篇章。
——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非遺對外傳播渠道不斷拓展,國際傳播的親和力不斷增強,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推動我國同各國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為人類貢獻中國智慧
我國有34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了“中國色彩”。
(二)共同保護跨國共享的非遺項目
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與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被成功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成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融的生動例證。
(三)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我國參與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談判及其實施細則的制定過程,3次當選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委員國,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連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在中國建立了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