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2-09-29 09:57:09
原標題:吃遍千辛萬苦 換來群眾幸福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吃遍千辛萬苦 換來群眾幸福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者按
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日前表彰了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山東省生態環境系統有兩個集體、兩名個人獲此殊榮。其中,威海市生態環境局、臨沂市生態環境局蒙陰縣分局榮獲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處長劉斌,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膠州分局黨組書記、局長杜潤生榮獲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不能沒有先進引領;一支肩負重任的隊伍,不能沒有榜樣的標桿。
駿馬是跑出來的,鐵軍是練出來的 。沒有一條通向榮譽的道路鋪滿了鮮花,沒有一項崇高的事業不經艱難。無論先進集體或個人,他們秉承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忠誠品格,擁有敢于擔當、敢于勝利的戰斗精神,都有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他們堅守初心、淡泊名利;他們恪盡職守、不辱使命;他們清廉自守、甘于奉獻。向時代楷模致敬,學先進,趕先進,努力求進,奮力出彩。
◆周雁凌 季英德
9月21日,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濟南市召開。臨沂市生態環境局蒙陰縣分局獲得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榮譽。蒙陰縣分局黨組書記、局長趙英利在表彰大會上的發言,引來全場熱烈掌聲。
成績來之不易,飽含心血汗水,彰顯擔當作為。
近年來,臨沂市生態環境局蒙陰縣分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扛牢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保護,厚植綠水青山的亮麗底色,走出一條“生態好、鄉村興、群眾富、可持續”的“兩山”理論轉化之路,在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蒙陰縣分局先后榮獲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集體、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先進集體、臨沂市“改革攻堅擔當作為”先進集體等稱號。
提升環境質量,創新治污模式
蒙陰縣是典型的山區縣、老區縣,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94%,人均耕地不足半畝。20世紀50年代,為建設全省第二大水庫云蒙湖,蒙陰人民又貢獻出了10萬畝良田。為維持生計,老百姓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上山開石、發展網箱養魚,雖然解決了吃飯問題,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
趙英利說:“要從長遠發展出發,為了天藍地綠水清,堅決向污染宣戰,蒙陰縣打出了礦山修復治理、污染企業整治、養魚網箱清理、養殖大棚拆除的組合拳,確立了‘生態立縣、生態富民、生態強縣’的發展路子。”
剛開始,群眾并不理解,質問“把礦山停了,把企業關了,把網箱大棚清了,我們吃什么?”有的群眾情緒激烈,一度出現與執法人員對峙的現象。蒙陰縣分局工作人員千方百計穩定群眾情緒,挨家挨戶做群眾工作。全縣累計清理湖內11萬只養魚網箱,拆除2382個畜禽養殖大棚,取締150余家“散亂污”企業,關停礦山44家。
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蒙陰縣從專班化、網格化、標準化3個方面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組建10個專班,城區劃分14個大網格、190個小網格,把75家企業、20家工地、84家加油站納入一表管控,依托用電量監控、視頻在線監控、走航監測等科技手段,線上線下一體治理,全域優良天數比例達75%以上,空氣環境質量排名臨沂市前列。對5公里以上的44條河流實行“一河一策”巡河治理,徒步查探1274個排污口,建成26個水污染防治項目,形成水源地應急防控“南陽實踐”蒙陰模式,黑臭水體全部消除,云蒙湖出湖口水質達到Ⅱ類標準,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100%,省控以上地表水環境指數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在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蒙陰縣堅持“一村一策”,提出“生態化+資源化+產業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思路,推出原位生態凈化槽、微生態潛流濕地、強化快滲池等3種生態化治理模式,以其占地少、造價低、無能耗、易建設、好管理的特點,開辟了北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新路徑。全縣超過70%的行政村完成治理,成為全省農村生活污水連片治理試點縣、國家開發銀行重點支持污水治理試點縣。
探索轉化路徑,實現生態富民
生態是蒙陰縣最美的畫卷,綠色是蒙陰縣最亮的底色。
趙英利說:“我們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構建‘兩山銀行’交易平臺,找準生態與富民的契合點,讓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農民變股東,推動生態建設成果共建共享,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
為構建生態富民循環產業鏈條,蒙陰縣大力推進治一片、美一片、富一片的生態文明實踐區建設,構建“兔沼果”“果菌肥”循環鏈條,形成以林果業為主導、生態資源為基礎的生態產業體系,實現了“既讓山頭綠、又讓群眾富”,全縣果農戶均年收入4萬元以上,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30%,年接待游客8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80億元以上。
蒙陰縣積極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在全省率先開展縣、鄉、村三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依托GEP核算成果,探索古樹名木貸、森林碳匯貸等生態貸模式,推動生態資源向生態資本轉化。
蒙山腳下的百泉峪村,村民過去靠采礦為生,禁采后,一度成為貧困村。近年來,通過對礦坑采取回填栽樹復綠、深坑蓄水形成水系等方式,全面進行生態修復,村里就地建起了高端民宿,發展起農家樂和鄉村游,實現了廢舊礦坑變綠色家園的華麗轉型。去年,百泉峪村在全省第一個開展村級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核算價值7270萬元,獲得授信貸款4300萬元,老百姓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綠色飯”。
據了解,2021年,蒙陰縣鄉村生態產品價值達到315億元,是全縣GDP的1.6倍。蒙陰縣成為全省首個同時獲得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兩塊金字招牌的縣。
堅持黨建引領,淬煉環保鐵軍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堅強戰斗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先鋒模范旗幟。
在一個個日日夜夜、一場場硬仗難仗中,蒙陰縣分局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隊伍建設,磨礪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有的背著20公斤的監測儀器在40米高的煙囪上爬上爬下,有的在烈日下連續作戰暈倒在巡河路上。蒙陰縣分局副局長劉繼奎是一名在環境執法一線工作30多年的老同志,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關鍵時期,連續加班200多個日夜,80多歲的老母親住院也只能委托他人照顧。
在環境執法中,男同志沖鋒在前,女同志也不甘示弱。接到群眾反映偷排污水的舉報后,凌晨1點,環境綜合執法大隊的王芬和同事們冒雨前往企業調查取證。當時,涉事企業大門緊閉,王芬不顧自己3個月的身孕,翻墻進入廠內,由于天黑路滑,她不慎掉入排水溝,從溝里爬出來繼續盯到凌晨3點。這股子拼勁、“傻勁”,終于感動了企業,他們主動配合檢查,并認真進行整改。就是這支能“扛”的隊伍,換來了蒙陰縣全域年均優良天數286天,云蒙湖湖心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境內44條河流全部為優良水體。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蒙陰縣分局推行臨時黨支部攻堅制度,在封控區成立9個臨時黨支部,實行“一棟樓一支部,一書記負總責”,完成28輪全員核酸檢測,累計檢測2.6萬人(次),落實15戶48名密接、次密接人員隔離措施,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生態環保鐵軍的使命、責任與擔當。
趙英利說:“吃遍千辛萬苦,換來群眾幸福。蒙陰縣分局將以榮獲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為新起點,堅守初心使命、發揚沂蒙精神,以人民滿意為奮斗目標,讓人民群眾抬頭即是藍天白云,夜晚可賞繁星閃爍,將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人民群眾在‘兩山’理論轉化中獲得更多收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