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10-01 08:57:10
原標題:山東棗莊:鐵道游擊隊故鄉的轉型蝶變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山東棗莊:鐵道游擊隊故鄉的轉型蝶變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孫叢叢
山東棗莊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也是革命老區、紅色沃土。位于該市薛城區的鐵道游擊隊景區(黨性教育基地)是一處紅色旅游地標。近年來,棗莊市薛城區依托紅色資源優勢,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走出一條紅色旅游與產業發展互促融合之路。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15師“魯南鐵道大隊”這支平日不足100人的抗日隊伍,揮戈于百里鐵道線,出沒于萬頃微山湖,開辟并保衛秘密交通線,成功護送大批干部及抗戰物資安全過境,戰果斐然。
而今,鐵道游擊隊景區包括鐵道游擊隊紀念碑、鐵道游擊隊紀念館、鐵道游擊隊影視城等9個部分,成為這段紅色記憶的有力見證。其中,鐵道游擊隊紀念館采用“山館相融、碑館一體”理念設計規劃,由序廳、火車主題展廳等組成,全面展示了鐵道游擊隊的英雄傳奇。
工作人員介紹,為提升業態吸引力,景區將裸眼3D交互投影技術等廣泛應用于紀念館火車主題展廳;另外,還借助光影效果、無人機表演,在景區夜空呈現“火車頭”“勝利”等紅色元素,既釋放了“夜經濟”活力,又引領游客在游覽中感悟厚重歷史。為迎接國慶小長假,該景區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打造“紅色+非遺”“紅色+演藝”等多項沉浸式體驗活動,推出“與國旗同框”打卡、“守護者”非遺劇游、后備箱集市等互動項目及《秘密交通線》等一系列紅色情景劇,在為游客提供新游覽場景的同時,“活化”再現紅色經典故事。
據悉,該景區自開園以來,曾被《2004—2010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列為30條“紅色精品旅游線路”和100個重點打造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年接待參觀者100多萬人次,旅游業的發展還撬動了信息流、資金流,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換裝、宣誓、敬獻花籃……為進一步弘揚鐵道游擊隊精神,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推出一系列現場教學課程,打破了傳統講解方式,以重體驗、重互動的新形式受到大眾歡迎。在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前拾級而上,如同鐵軌形狀的碑身映入游客眼簾,而在鐵道游擊隊紀念館,“抗日烽火燃魯南”“初露鋒芒顯身手”“鐵道飛虎出奇兵”等教學點,能讓學員全面系統地了解游擊隊員們舍身御敵的英雄壯舉。另外,學員還可以乘坐竹筏,重走微山湖革命路線,感受紅色“生命線”上的不屈抗爭。據介紹,針對青少年兒童,景區專門推出“小小紅軍成長記”等拓展活動,打造常學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課堂。同時,景區還組織專題教學,邀請原魯南鐵道大隊副隊長王志勝之子王金國講述父輩故事。棗莊地下情報站建立、義和炭場開張、二打洋行……一段段革命小故事,王金國娓娓道來。近年來,他當起紅色志愿輔導員,除在鐵道游擊隊景區常態化開講外,他的足跡遍及棗莊市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等,以詳實、生動的講述力促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據介紹,棗莊市薛城區近年陸續收集鐵道游擊隊相關史料,整理各類實物2800多件,系統歸檔音視頻資料40余套,同時,成立鐵道游擊隊紅色文化研究會等機構,推廣以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為代表的主題文藝作品,讓紅色基因活化為可唱可講、可讀可看的產品,進而加強內涵建設,實現以文塑旅。
以紅色資源為引擎、以旅游業為助力,棗莊市薛城區開發文化創意IP,延伸文旅產業鏈,形成了產業集群發展、多態融合的新格局,不斷為高質量發展“強底氣”。
以歷史名人、“造車鼻祖”奚仲和鐵道游擊隊相關文化元素為依托,當地開發了200余種特色旅游商品,引進洛房泥塑、巧姐柳編等風格鮮明的非遺項目入駐鐵道游擊隊景區,既為民間藝人提供了展銷平臺,又為游客推送了“棗莊好禮”。
鐵道游擊隊紅色文化催熱的還有鄉村振興、商貿物流等諸多領域。在薛城區牛山村,村里建設運河支隊紅色文化主題廣場、運河支隊記憶館,配套觀光火車、民宿等設施,與此同時,著力改善生態,規劃建設多個農業生態園,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村集體年收入突破30萬元。“以紅帶綠”“以綠促紅”的實例在當地還有很多。圍繞實施碧水繞城、鄉村旅游片區開發等,棗莊市薛城區還打造“十里灣 田園沐歌”等美麗宜居鄉村,推動“日月山”驛站、“云深處”航空營地等場所提質升級。近年綜合數據顯示,薛城區服務業生產總值超區域生產總值一半,紅色旅游綜合收入占其1/3以上,已成為支撐該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