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0-11 10:23:10
原標題:全環境育人 鋪就幼兒成長底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全環境育人 鋪就幼兒成長底色
來源:中國教育報
為落實融合育人的國家政策要求,深化學前教育育人模式改革,基于“全人發展”需要,臨沂第四十中學附屬幼兒園整合融通育人情境,優化改革教育過程,全面統合教育力量,打造了環境融通、力量協同、內容一體、師幼共生的“全人發展”學前教育典型樣本,形成了全程、全員、全域的“全環境”育人新生態,實現幼兒主動發展、充分發展、和諧發展。
全域情境驅動:聚焦情境育人,通過豐富、整合、優化幼兒生活情境,實現幼兒全面發展
1.創設資源、區域、時間和空間“整合融通”的動態學習情境,驅動幼兒探究、融匯、生成、遷移。基于“全人發展”需要,創設“五育融合”的九大戶外區域(小山坡、小樹林、沙水區、泥巴區、綜合區、積木區、滾筒區、螺母區、涂鴉區)、十大工作坊(木工坊、科學室、美勞館、生活館、運動館、沙畫室、叮鐺樂坊、繪本館、種植園、扎染坊)、十二種園內外資源(動物、植物、天氣季節、自然特性、文化歷史、名人建筑、傳說故事、機構職業、節日風俗、社會實踐、民間游戲、特產工藝),與室內開放性區域共同實現學習情境全域化,完成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突破。一是創設了開放融通的空間。通過提供多元活動場,如山坡、草地、溝壑等,并打通場地間、區域間的空間壁壘,形成園內園外聯結、區域內外互通的空間場域。二是提供了自然多元的材料。通過提供低結構、可移動、可組合的類化材料,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主動學習和創造。三是調整了“幼兒節奏”的彈性時間。在一日生活中允許幼兒依據個體需求縮減或延伸活動時間,以滿足個體的游戲、生活、學習活動。
2.構建師幼、幼幼、親子、幼社間“多維互動”的人際關系情境,驅動幼兒經歷體驗、認同、融合、共情。一維:教師充分放手,靈活把握“進”“退”時機,建構“進”“退”兼容的師幼關系情境。二維:隨機或有計劃地組成合作學習共同體,建構互助協作的幼幼關系情境。三維:改善親子關系,建構民主和諧的親子關系情境。四維:打造和社會融通的信息資源站,建構和諧多元的幼社關系情境。通過以上四維情境,驅動幼兒自主規劃、協商合作、建立信任、悅納他人,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全過程學習生發:聚焦真實生活,通過放手、觀察、捕捉幼兒一日生活全過程,實現幼兒主動發展
1.園所層面:優化幼兒一日生活全過程。科學配置一日生活結構,去除不必要的“碎片化”“一刀切”的集體生活環節,如集體如廁、集體喝水等,兼顧動靜交替、室內外均衡;改革作息時間,重置彈性、大單元的時間配比,使活動充分、深入地開展,滿足基于幼兒成長需要的個性化活動和時間需要;加強一日生活各板塊的聯絡互動,充分發揮銜接、過渡活動的教育價值。
2.教師層面:搭建一日生活成長“腳手架”。首先,創設真實、對話的生活環境,讓幼兒與環境建立積極的關系;其次,全方位觀察、傾聽并客觀解讀幼兒行為,了解幼兒生命成長狀態;最后,通過科學評價支持幼兒的全面發展,使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教育環境呈現積極的正相關樣態。
3.幼兒層面:支持幼兒自主管理一日生活。在一日生活中實行自主管理,如入園自主簽到、區域活動、自主進餐、按需加點等,充分支持幼兒自主生活、自主游戲、自主學習。幼兒根據成長內需主動探索未知,構建了基于一日生活全過程的指向高階思維的“Q(問題)—D(行動)—G(生長)”學習模式。
全員力量協同:聚焦育人同心圓,依托“政、園、家、社”等力量協同,實現有序、融合育人格局
建構“政、園、家、社”“四位一體”的資源協同機制,統籌融合政府部門、園所、家庭和社區等各類育人資源,形成幼兒與社會環境間有序、融合發展的生態鏈。一是政府部門牽頭成立基地,搭建區域聯盟等平臺,建立資源協同鏈;二是建立園所和社區合作機制,并多方實地調研周邊環境,繪制資源地圖,形成社會資源庫;三是園所和家庭深入互動,如開展家長教研日、家長沙龍、家長體驗,家庭教育指導等活動,實現家園理念的協同一致;四是在幼兒園中,依托班級、年級、園級三個層面有效銜接,輔以教育對象、組織實施、人員運作的螺旋式匹配發展,確保教育工作層層推進。
臨沂第四十中學附屬幼兒園將繼續遵循“人境互動、師幼共生”的辦園主張,以幼兒個體發展邏輯為指針,圍繞“自主、求真、和諧、愉悅、開放”的理念,通過“全環境”育人教育模式促進幼兒“全人發展”,實現教育增值,鋪就幼兒成長底色。(鹿愛蓮 孫華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