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2-12-05 09:10:12
原標題:【熱點思考】構建“雙生態模式” 發揮工會在技能型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熱點思考】構建“雙生態模式” 發揮工會在技能型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來源:工人日報
觀 點
通過構建“雙生態模式”,能夠不斷強化人才培育與市場需求匹配、人才技能與崗位匹配、人才思想素質與時代發展匹配,為構建技能型社會發揮工會作用。
技能型社會的構建,能夠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提供系統性制度保障。一方面,能確保我國順利實現與產業轉型升級相匹配的技能人才結構變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產業工人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的提高,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在《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等多項政策的支持下,各級工會在促進產業轉型、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和職工思想引領等方面做出重要改革,在技能型社會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重要基礎
我國擁有高質量的實體經濟基礎和技能人才基礎。一方面,國家產業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為進一步堅定制造強國的未來發展方向,奠定了重要的經濟根基。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隊伍逐漸擴大。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同時,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能夠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規模龐大的人才儲備。
我國具備推動技能型社會形成的工會優勢基礎。一是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形成了系統性制度優勢。近年來,我國圍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總體要求,進行了全面布局,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技能型社會制度體系。二是在技能提升領域形成工會工作全方位綜合性機制優勢。我國基本建立起中國特色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訓”的氛圍。通過“五小”創新、班組建設、合理化建議和創新工作室建設等,充分挖掘產業內部的技能革新潛力。同時,通過“求學圓夢”行動、新時代工匠學院建設等方式,實現了全面提升產業工人的學歷水平和基礎素質。三是在思想引領和創新實踐方面形成先模引領優勢。各級工會在進行多渠道文化宣傳領域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推進產業工人的政治地位、工資待遇和社會認可度的實際提升。
建設技能型社會的制約因素
其一,社會技能領域價值觀依然存在偏見。重學歷、輕技能的現象依然存在,社會領域技能學習的重視度較低,技能文化氛圍不足。
其二,技能形成過程中的產業結合度低,技能人才供需結構矛盾依然較高。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教育層面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緊密度不足;欠缺高技能人才培育平臺,同時對高技能人才的激勵機制仍然不成熟,導致技能成長動力不足。
其三,去技能化形勢依然嚴峻,實體經濟對勞動力吸引力下降。在平臺經濟發展與靈活用工規模擴大的影響下,制造業技能形成周期的延長使得年輕人產生了一定的“逃離”制造業心態。
其四,缺乏外部支持性合力。目前企業、學校、政府、工會和各類社會組織的作用不能實現組合效用最大化,系統支持力度不足。
工會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路徑
第一,構建以企業發展為基礎的技能人才培育生態系統,讓內外部資源充分激活。
一方面,提升企業人才培養的內生性活力,增強技能崗位吸引力。在技能培養方面,要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技能人才培育策略,既能將工會技能培訓資源實現定制化投放,又能根據企業特點設計層次豐富、類型多樣的勞動競賽,營造技能展示和技術成長氛圍。在技術創新層面,要擴大創新工作室參與者范疇,引入職校優秀人才直接參與技術革新。在激勵制度層面,幫助企業改善技能人才薪酬激勵機制,擴大技術要素占比,既要滿足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要形成對基礎性技能人才的保障。
另一方面,促進高質量產教融合,解決技能人才的供求錯位問題。工會要進一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深度剖析產業轉型背景下企業技術變遷特點和當前職工隊伍特征,圍繞產業發展動向形成需求側精準定位。助力職業教育供給結構優化,加快職業院校專業匹配和人才培養能力的升級。
第二,構建以社會力量為基礎的技能人才支持生態系統,進行社會理念引導和社會資源整合,實現技能型社會的制度機制探索。
一方面,持續加強對技能人才的系統性社會支持保障,進一步營造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首先,要建設輻射面更廣、系統性更強的勞模先進榮譽體系。其次,在社會支持體系上為技能人才提供優質服務。在高技能人才認定及相關公共服務資源配套上,將工會、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開展的競賽等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吸納多樣化職工技能展示平臺成果。最后,創新打造勞模先進文化名片,強化社會對產業工人的價值認同,凝聚社會力量,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另一方面,從基層工會行業互助和聯盟化狀態,逐步走向構建以工業區為單位的技能型生態圈。當前,通過行業工會和企業工會組織設計,建設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形成行業層面的技術創新互動,進一步驅動行業創新與轉型。在一系列社會支持系統進入成熟化運作后,逐漸設計構建以工業區為單位的技能型生態圈,在行業互助基礎上,形成產業鏈的優勢互補和區域性技術合作,將企業、工會、產業工人、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進行聯動,構建綜合性平臺,打造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創新“風向標”和人才“孵化器”。
總體來看,在技能型社會建設過程中,其動力機制在于產業升級轉型和高科技領域的不斷發展,核心機制在于實現人才培育過程中的產學研融合,根本力量在于形成新時代勞動精神的內驅力。通過構建“雙生態模式”加強工會參與,能夠不斷強化人才培育與市場需求匹配、人才技能與崗位匹配、人才思想素質與時代發展匹配,為構建技能型社會發揮工會作用。(作者單位:山東管理學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