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3-01-06 17:24:01
原標題:央媒省媒看濟寧③ | “新動能”起勢,老枝、新枝都“開花”
來源:齊魯晚報濟寧融媒
原標題:央媒省媒看濟寧③ | “新動能”起勢,老枝、新枝都“開花”
來源:齊魯晚報濟寧融媒
無論是昔日廢舊礦區變身為百億元年產值的制造工業小鎮,還是魯抗、山推、榮信等13家企業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領軍企業……一年來,“新動能”已成為央媒、省媒對濟寧報道的一大高頻詞。
隨著十強產業的發力、“數字引擎”的賦能,濟寧這座在主動轉型中蓄能增勢的城市,也正以蹄疾步穩之勢推動產業結構轉型蝶變,助推全市新舊動能轉化加速向前邁進。
主動轉型蓄能,新興產業崛起
2022年7月16日,CCTV-13新聞頻道報道了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節能改造綠色發展的經驗做法;8月7日,經濟日報聚焦了中國(濟寧)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開幕;11月27日,大眾日報介紹了曲阜天博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借助數字化改造加速轉型升級的事例……
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暗指2022年,從資源型城市轉型成為制造業強市的濟寧,正“大抓創新大抓產業”,助力傳統產業涅槃升級,助推新生產業快速崛起。
“這臺機器人手臂前端安裝了‘雙目相機’,機器人猶如有了一雙慧眼,通過視覺傳感器和3D云技術算法能自動識別眼前的物體,并找出需要焊接的軌跡,然后按照軌跡進行自動焊接。”在《大眾日報》4月4日頭版文章《濟寧大力培育發展機器人產業,擁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三家機器人》中,即闡述了濟寧一批傳統產業企業因“新動能”煥發了新活力,得到了新發展。濟寧機器人產業嶄露頭角,涌現出珞石科技、天河科技、水泊焊割等3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華力機電1家省瞪羚企業。
新舊動能轉換的持續推進,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已為泰山玻纖(鄒城)公司、辰欣藥業等多家企業成功解決了40多項技術難題,并多次開展工業機器人維護保養服務。
機器人產業快速崛起,是濟寧市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之一,堅持優存量和強增量協同發力的一個生動剪影。《經濟日報》報道的《山東濟寧:以十強產業引領新舊動能轉換》中指出——濟寧市在山東省率先編制實施濟寧市“十強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大力培植優勢產業集群、培育重點龍頭企業、培優產業生態環境,有力推動了產業結構轉型蝶變,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向“五年取得突破”邁進。
圍繞“十強”產業中的“231”先進制造業,篩選19條關鍵產業鏈,繪制細化29個產業鏈圖譜,并分鏈條明確了重點扶持的龍頭企業、鏈主型企業,推行“群長+鏈長制”,實施企業攀登、千億技改、企業上市、要素保障、企業家培育五大工程,加快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實現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在《大眾日報》10月3日2版《濟寧:在主動轉型中蓄能增勢》文章中則闡述了濟寧多年來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這十年,濟寧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7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0.5億元。轉型發展積厚成勢,7個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制造業成為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創新能級顯著提升,獲評國家創新型城市。新動能新經濟充滿活力,累計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企業574家。
“科研+資金”助力,企業涅槃升級
新舊動能轉換離不開創新發展這一動力源。
7月28日,《大眾日報》刊發了《濟寧打造科技創新引擎,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深挖優秀傳統文化富礦》一文。攜手國內知名高校,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設計出的IV型儲氫瓶,讓氫能源汽車“充氣3分鐘、續航千公里”的夢想照進現實……
而難題解決、產品問世背后,少不了“兩圖譜三平臺”搭建研發成果轉化這一橋梁。兩張圖譜一張用于搜集本地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技術難題,一張用于匯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
在此基礎上,濟寧市還著力打造了“綜合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專利導航平臺及產學研合作活動”三個平臺,一頭連高校,一頭通企業,雙方實時發布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通過大數據精準匹配和互動式交流,快速、高效、便捷地找到供需“契合點”,打通了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濟寧已繪制發布高端裝備、新材料、電子信息等7個產業領域“創新圖譜”,收集整理企業技術需求535項、產業共性技術需求259項、涉及國內外150余所高校院所的技術成果達到1131項,簽訂合作協議141項、項目總研發投入達23.4億元。
除科研加持外,資金扶持亦是濟寧助推企業新舊動能轉化的有效路徑。《新華網》中文章《聚焦高質量發展| 山東:擔保體系“向下扎根” 小微企業“向上生長”》這樣表述。
打鐵還需自身硬。政府性擔保機構要提升服務能力,資本金必須壯大。
為此,濟寧市于2021年11月著手、今年4月正式發文,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改革。濟寧市“集團+子公司+分公司”的新型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已初具規模,實現了市域內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全覆蓋。
此外,在堅守準公共定位的基礎上,濟寧市將政府性融資擔保財政代償補償范圍由支農支小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以下,擴大到單戶1000萬元—3000萬元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瞪羚等企業。
記者 孔茜
[ 責編:張悅鑫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