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3-01-13 13:34:01
原標題:提標擴面,鄉村公共服務更便利(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②)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提標擴面,鄉村公共服務更便利(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②)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特別是要加快防疫、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逐步補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是一項重要任務。各地區各部門聚焦提高鄉村公共服務便利度,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舉措,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等鄉親們關心的領域,精準提供更多更優質公共服務,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讓廣大農民在家門口樂享幸福生活。
瞄準急難愁盼,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
“高壓140,低壓90,血壓有點高,給您配點藥按時吃就行。您記下我的電話,有事喊我……”一大早,河南省沈丘縣北城辦事處前寨村村醫鄭崢嶸就來到村民豆建中家里,一項項檢查結束,鄭崢嶸邊從藥箱中取藥,邊細心地交代注意事項。
豆建中剛從天津返鄉,一路奔波導致血壓波動。“一著急,我試著給村衛生室打了個電話,沒想到不到一刻鐘,村醫就上門看病送藥來了。”豆建中說。
春節臨近,外出務工的鄉親們陸續返鄉。沈丘縣要求各鄉村衛生室就近做好居民健康服務,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開盡開,引導群眾基層首診、有序就醫。鄭崢嶸介紹,現在衛生室常備藥有上百種,很多診療項目家門口就能做,不用再跑城里大醫院了。
“從俺家到村衛生室不到200米,看病、咨詢醫保可方便了,俺老百姓真是享福。”沈丘縣石槽集鄉王湖村低保戶郭素萍說,她患頸椎病在外地住院治療,花費1萬多元,出院后,村醫謝小艷每月堅持到她家走訪看望,還全程代辦醫保報銷。“出院回來,謝大夫直接把錢交到俺手里,真是中啊。”郭素萍說。
小村醫托舉大民生。郭素萍的幸福,得益于縣醫保局大力推動的鄉村衛生室提檔升級和創新醫保服務系列舉措。“如今,全縣每個村都建立了參保服務、慢性病管理、醫療救助3種檔案,逐步實現了村民參保應保盡保、慢病卡應辦盡辦、醫保待遇應享盡享。”縣醫保局局長程麟說。
不少地方加強縣域統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農村社區下沉。
“好醫生‘常駐’身邊,鄉親們看病不再犯難了。”家庭醫生定期上門看診,新壩鎮立新村72歲的趙泉林老人十分滿意,“哪里不舒服,拿起電話就能求助。”據了解,對于行動不便的簽約對象,江蘇省揚中市衛健委還提供電話咨詢、上門訪視、家庭護理和家庭康復指導服務,更好守護鄉親們的健康。
各地不斷健全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著力改善基層醫療衛生設施,推動鄉村醫院醫保一站式報銷,農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截至目前,全國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了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看病拿藥。
“不斷優化的醫療衛生服務是我國鄉村公共服務穩步提標擴面的一個縮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元竹說,聚焦鄉親們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補齊農村基本醫療、義務教育等公共服務的軟硬件短板,讓鄉親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下一步,還要加強縣域統籌,推動資源均衡配置、要素暢通流動,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規劃、一體建設,讓公共服務資源持續向基層、農村、邊遠地區和困難群眾傾斜。”
加大投入力度,持續優化農村公共服務供給
寫春聯、下象棋、剪窗花……寒冬臘月,山東省夏津縣東李鎮李樓村的日間照料中心內十分熱鬧,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邊娛樂邊嘮家常。“自打去年10月中心成立,我成了這里的常客,吃飯娛樂不用愁,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李心葉老人說,現在每天都要來這兒遛遛,家門口就能有精心照護,心情舒暢。
說起建日間照料中心的初衷,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忠打開話匣子:村里不少年輕人外出打工,難以照顧留守在家的老人。不少老年人日常也沒個樂趣,吃飯更成了湊合,常以剩飯剩菜簡單應付。“給老人統一配餐,飯菜真材實料、營養搭配,既解決了留守老人吃飯、照看等問題,也讓奔波在外的年輕人能安心工作。”
李德忠介紹,在縣里的支持下,200多平方米的日間照料中心成功落成,輻射周邊5個村莊,服務70歲以上老人200余人,有效解決了老人做飯困難、缺少關愛等問題,為居家養老提供了堅實支撐。
“暖心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化解了養老難題,也搭建起精神交流、文化服務的平臺。”夏津縣委書記沙淑紅說,下一步縣里將進一步優化政策,匯聚更多縣鄉村三級服務力量,在節假日常態化開展文藝表演、測量血壓、理發等孝老愛親活動,更好滿足老年人生活照料、文體活動等需求。
做優農村學前教育是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應有之義。各地增加農村民生投入,完善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布局,推動學前教育邁向普及普惠。
寒假開始,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夏潭村自然資源幼兒園里,園長鐘乾蘭還在忙活著——整理清點幼兒園各類教具、桌椅等器材。自2018年建成以來,這個鄉村幼兒園已服務了100多個孩子。
“我們是村級公立幼兒園,使用的教案、教唱歌跳舞都跟區里一樣,輻射帶動周邊3個村,鄉村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優質教育。”鐘乾蘭介紹,老師都是幼兒教師專業科班出身,年輕能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說起村幼兒園帶來的便利,村民林登財深有體會:“原來孩子只能去鎮里上幼兒園,家長每天要騎摩托車來回接送,趕上刮風下雨很不方便。現在幼兒園就在家門口,老人走路就能接送孩子上下學。”
贛縣區加大投入力度,改善鄉村辦學條件,擴充學前教育資源。2022年,區里投入9700余萬元新改擴建公辦園,新增建筑面積3.19萬平方米,新建教室和宿舍127間。自然資源部駐夏潭村第一書記吳楠介紹,去年幼兒園作為江西省“童心港灣”項目試點,聘請專職“愛心媽媽”,并獲得資金支持。通過添置烤箱、冰箱、拼圖等設備,讓孩子們的課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鄉村公共服務事關農民的生活質量。”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朱玲說,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村老年人、兒童等群體的關懷力度,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持續優化。“要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通過購買服務、志愿服務等創新服務方式方法,推動公共服務、社會事業向農村延伸覆蓋,讓廣大群眾就近享有優質服務。”
創新活動形式,讓文化服務為鄉村全面振興賦能
1月7日上午8點半,聽說大學生志愿者在農家書屋開展詩歌朗誦、制作新年燈籠和窗花等活動,廣西扶綏縣渠黎鎮碧計村村民方玉芳把孩子送到書屋后,就放心去采收柑橘了。
農家書屋里圖書種類齊全,兒童文學、中外名著等把書架擠得滿滿當當。不一會兒,小朋友們紛紛來到書屋,開始閱讀。“平時周末和寒暑假我都會帶孩子來這,返鄉大學生在這開展故事會、繪畫角等活動,孩子特別喜歡。”方玉芳說。
碧計村投入資金對農家書屋進行改造升級,人氣越來越旺。“現在,95平方米的書屋寬敞明亮,可服務全村3700余人。”碧計村黨支部書記陸獻利介紹。
“我們是瓜菜之鄉,大伙都愛看農技推廣的書。”書屋管理員方素萍介紹,村里定期在書屋舉辦夜校課堂、健康講座等,“學知識、學技能的人多了,村里的致富能人也多了,富了腦袋、鼓了口袋,鄉村產業也跟著興旺起來。”
去年12月,碧計村農家書屋獲得廣西“2022年提質增效先進農家書屋”稱號。“今后我們村將通過系列讀書活動弘揚好家風、培育好學風,讓文化服務為鄉村建設和發展賦能。”陸獻利表示。
“文化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朱玲說,推動鄉村圖書室、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設施“從建到用”,還要創新組織活動形式,以農民需求為導向加強公共服務供給,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建設,激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在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文匯街道,各村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庭站,蘭趙村黨支部書記周海彬的日常安排更緊了:既要組織村民們觀看愛國教育影片、收聽理論宣講,還要跟著愛好音樂的村民排練演奏,烹制豐盛的“文化大餐”。
東營區結合實際,探索在農村優秀黨員、種養大戶、致富能人家里打造文明實踐家庭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開展理論政策宣講、農技培訓、文藝節目排演等活動。“通過家庭站開展活動,吸引群眾融入‘大家’,讓文明實踐零距離、聚鄰里,群眾生活幸福感持續攀升。”文匯街道黨工委書記隋長杰說。
在文明實踐家庭站里,鄉親們講家風家訓、好人好事,聽健康知識、親子教育,在歡聲笑語中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大伙兒在思想觀念、行為規范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鄰里關系更加和諧,鄉村生活越來越和美。”蘭趙村村民宋新葉說。
看全國,所有行政村都有了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和文化活動室,農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各地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弘揚時代新風。丁元竹說,鄉村建設還要著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廣泛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體活動,推動鄉風民風和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