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1-17 09:17:01
原標題:“我們這十年”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我們這十年”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薛 帥
▲ 京彩文化消費嘉年華“拾城記”中秋文化市集
▲ “演藝京城”品牌周推介活動
▲ “書香京城”品牌周推介活動
▲ 北京圖書市集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立足于全國文化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大力推進文化消費繁榮發展。2013年,創新舉辦首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經過十年發展,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已成為文化新產品新服務的交易展示平臺,成為促進文化消費轉型升級、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有力抓手。
惠民惠企 成果豐碩
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企業發展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在激活文化消費市場、促進文化消費提質增量、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成效顯著。十年來,文化消費季累計吸引9.8億人次消費,累計消費金額超1100億元,累計實現惠民金額48億元;歷屆消費季問卷調查的總體滿意度得分均在85分以上,歷年評估中均有超過80%的受訪者反饋來年想繼續參與文化消費季的活動。
十年來,群眾文化獲得感持續增強。根據形勢發展、文化需要,不斷調整升級惠民讓利方式,從首屆的惠民卡到后來的文惠券,再到最新的文化消費促進行動,支持文化企業持續升級折扣、滿減、買贈、免費體驗、聯名卡等多元矩陣。結合“大戲看北京”“書香京城”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通過消費補貼導流、宣傳推廣造勢等方式,引導不同年齡圈層、不同偏好人群廣泛參與文化消費,不斷增強體驗感和獲得感。
十年來,企業高質量文化供給持續提升。參與企業數量從第四屆的190余家,增長至第十屆的600余家;活動時間從首屆的1個半月,延長到第十屆的4個月;活動數量從最初的2萬余場,增長到第十屆的27萬余場;活動板塊從首屆九大專項精品活動,拓展至第十屆六大特色板塊20余項主體活動,活動體系愈發完善,活動內容愈發豐富,活動質量穩步提升。
十年來,文化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創新培育“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等自主品牌活動,吸引北京動漫游戲嘉年華、北京時裝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等品牌活動參與其中。公眾知曉度平均保持在70%以上,企業知曉度平均保持在80%左右,文化消費季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十年來,示范引領作用持續彰顯。深化拓展津冀兩地及外省區市的文化消費市場,第二屆文化消費季吸引了50余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省區市的企業和參展商參加;第六屆首次啟動了天津、河北分會場,推進京津冀三地文化消費協同發展。此外,還與山東、安徽、浙江等地聯動開展文化消費季活動,不斷強化全國文化中心示范引領作用。
改革創新 示范經驗日積月累
十年磨一劍,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聚焦助企紓困、便民惠民、消費促進,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功能,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形成推動文化消費繁榮發展的“北京示范”。
高起點布局,形成促進文化消費的合力。歷經十年探索實踐,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逐漸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協同聯動、惠民惠企”的運營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力、市場拉動力、區域資源整合力和惠民惠企帶動力的合力作用,以更高品質、更加豐富、更多創意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文化消費需求。
高層次謀劃,完善促進文化消費的體制機制。一是健全組織架構。十年來,新增市委網信辦、市衛生健康委等聯合主辦單位,以及北京演出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形成在市委宣傳部指導下,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廣播電視局、市文物局、市文資中心4部門主辦,市發展改革委等20家委辦局和16區聯合主辦,20余個行業組織支持的組委會架構。二是豐富活動體系。從首屆的專項活動,到第十屆以文化消費六大主要領域為主線,改變市場活動為自主活動協同體系,創造更多新的活動模式、消費場景、消費體驗。三是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啟動了北京文化消費政策研究、北京文化消費指數研究,力求通過研究,將好的做法和經驗固化成政策。四是推出專項配套政策。為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創新推出文化消費促進行動,與消費季聯動,通過5000萬元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進一步激發重點領域重點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提振市場信心。
高質量創新,以優化供給推動有效需求。一是加大主題活動支持力度,培育打造文化消費新亮點。十年來,緊扣“一帶一路”建設、建黨百年、北京冬奧會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時代主題,結合數字消費、夜間消費等新型消費熱點,籌劃推出系列主題消費活動。二是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厚植首都文化底蘊,策劃開展“拾城記”中秋文化市集,匯集百余家優質文化企業文創產品,彰顯首都文化魅力。三是鼓勵引導新興消費,推動文化消費結構優化。聯合掌閱、抖音、快手、愛奇藝等企業,打造涵蓋數字閱讀、網絡視聽、電子競技、線上演播、數字藝術品交易等業態的數字文化消費矩陣。
高品質服務,通過供需對接實現惠民助企。一是創新“互惠”渠道。先后探索推出文惠卡、文惠券、文化消費促進行動等政策舉措,支持文化企業加大優惠力度,文化企業也從中獲得財政資金支持和消費收入擴大的雙贏效應。二是擴大“普惠”范圍。開展公益慈善、勵志教育音樂會、非遺傳承公益課堂等活動,通過免費提供演出門票、發放消費代金券等方式,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收入、不同消費偏好的消費需求。三是優化企業扶持方式。一方面,在宣傳推廣、場地租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繼續給予一定比例的事后支持;另一方面,支持參加文化消費季活動的企業享受“投貸獎”政策提供的貼息、融資獎勵等支持。
高效率融合,以雙線并舉掀起消費熱潮。一方面,聯合京東、愛奇藝、當當網等線上企業推出惠民專區,積極開拓“云文創”“云娛樂”“云旅游”“云拍賣”等消費新形式;另一方面,聯動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北京時間等十大網絡平臺,簽約百位原創內容創作者,發布不少于千條的個性化優質內容,通過網紅效應引流千萬級的關注,實現“線上導流+線下體驗”的疊加效應。
高標準定位,以名片效應打造消費高地。一是培育打造了一批重點文化品牌。精心打造“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京彩文化消費嘉年華”“文化消費智庫研討會”等自主品牌。二是創新推出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自2016年推出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以來,已評選出優質品牌300余項,形成一批有價值、有影響、有口碑、可推廣的優秀文化產品和項目。三是構建多元品牌宣傳矩陣。探索視頻直播、創意長圖、微站論壇、地推活動等宣傳手段,覆蓋更多互聯網用戶及年輕群體。
高水平聯動,以協同開放深化文化交流。一是聯動拓展空間載體。從首屆注重文化與空間的融合,到第六屆統籌傳統商圈、文化園區等四大空間載體,再到第十屆擴大至產業園區、劇院劇場、實體書店等,形成“文化消費一刻鐘”生態圈。二是統籌聯動十六區。打破“一區一主題”的活動模式,充分整合各區優質文化資源,打造以主題板塊為引領、重點文化活動為支撐的活動體系,形成十六區全域協同聯動的文化消費氛圍。三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冀三地文化產業協會,開設津冀兩地分會場,實現三地文化消費的優勢互補。四是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互鑒。聚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高水平舉辦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等品牌活動,積極打造國際交流的重要舞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