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3-04-01 12:18:04
原標題:山東印發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來源:舜網-濟南時報
臭氧污染作為環境污染之一,被越來越多地關注并納入治理。近日,《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經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首次將臭氧納入預警預報。當發布臭氧預警時,啟動重污染應急響應,實施工業源、移動源、面源減排措施。
《應急預案》適用于山東省行政區域內出現除沙塵天氣外的重污染天氣時的應急工作。全省重污染天氣預警統一以空氣質量指數(AQI)為指標,分為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氣。
與2022年印發的舊版《應急預案》相比,現行版首次將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氣納入預警。當預測日空氣質量指數大于150并持續2天及以上時啟動預警,各市可以發布預警,并啟動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期間,各市以應急減排清單為基礎,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重點排放源納入管控,城市全社會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比例一般均不低于20%。
細顆粒物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分為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三級,相應的,應急響應從低到高依次為Ⅲ級、Ⅱ和Ⅰ級應急響應三個等級。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應急響應期間,城市全社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污染物在Ⅲ級、Ⅱ級、Ⅰ級應急響應下,減排比例應分別達到10%、20%、30%以上。
與舊版《應急預案》相比,現行版啟動預警標準進一步細化。如現行版對黃色預警啟動標準為,預測日AQI大于200或日AQI大于150持續48小時及以上;在舊版中,黃色預警對應的標準則為預測AQI日均值大于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現行版中,紅色預警啟動標準為預測日AQI大于200持續72小時且日AQI大于300持續24小時及以上。
《應急預案》明確提出,對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實行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對涉及民生需求的工業企業、重點建設工程實行應急保障。各市持續對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績效分級,按照A、B、C、D四個等級和引領性、非引領性企業標準,在重污染天氣期間實施差異化管控。保障類企業在預警期間僅準許從事特定保障任務的生產經營,若超出允許生產經營范圍,或未達到相關環保要求的,一經發現,立即移出保障類清單。此外,《應急預案》還增加了小微涉氣企業類別,在符合排放條件和城市總體減排要求的情況下,可不采取停限產措施。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PM2.5和PM10等主要污染物的濃度繼續保持下降態勢,但臭氧的平均濃度仍在繼續上升,為每立方米145微克,同比上升了5.8%。造成臭氧濃度上升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體物質的排放,和高溫、光照等氣象條件的影響。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臭氧生成的前體物質排放仍然處于較高水平,在人口和工業集中的區域容易產生臭氧污染。(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羅曉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