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1日訊 今天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在第12版“神州風物”專版刊文《博物館里品百年啤酒味道》,聚焦青島啤酒博物館,在這里了解一段中國啤酒百年工業發展史。
以下為報道全文:
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登州路上,有一座由老廠房、老設備改造而成的啤酒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在此人們可以了解一段中國啤酒百年工業發展史。
1903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在今天的青島市登州路56號開業,其生產的“日耳曼牌”啤酒,在1906年慕尼黑世界啤酒節博覽會上獲得金獎。1945年,廠名易為“青島啤酒公司”。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更名為“國營青島啤酒廠”。
青島啤酒品牌被一直延續下來,老廠房、老設備則被改造成博物館。2004年,青島啤酒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2018年,青島啤酒廠(青島啤酒博物館)被列入首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博物館現有藏品3萬多件,分為百年歷史文化、釀造工藝發展、體驗啤酒魅力三個展區。”青島啤酒博物館名譽館長姜衛說。
進入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張1903年的青啤外景照片。姜衛說,以老照片中的煙囪為界,左邊3棟樓是當年德國人居住與辦公的地方,現在是博物館的A區,展示了青島啤酒的歷史脈絡;右邊幾棟樓是當時的生產車間,現在是博物館B區,展示了青啤從工業2.0到工業4.0的發展歷程。
在百年歷史文化展區,參觀者可以通過詳盡的圖文資料、全息影像、互動視頻,了解青島啤酒百年歷史文化以及當地啤酒風俗等。
隨后進入釀造工藝發展展區。在1903年的糖化車間,姜衛說:“糖化車間分為兩層,一樓所展示的是電機和鍋的底部,電機的作用就是帶動鍋里的攪拌槳進行原料攪拌。我們眼前這臺電機產于1896年,現在通電后還可以正常運轉。”新中國成立后,經過青啤的創新發展,電機得到了很好的維護保養,成為中國啤酒工業百年歷史的最好見證。
“這四口鍋是1903年工匠用紫銅打造的,大鍋投料管外壁布滿坑洼的小窩。”姜衛說,早期沒電話的時候,樓上和樓下的工人為了方便通知對方投放原料或停止投料,會用鐵棒敲打投料管。時間久了,這些投料管上就留下許多“小酒窩”。
跟隨姜衛的步伐拾級而上,就來到了120年前的敞開式發酵池。通過全息影像,人們可以看到青島啤酒最早的釀酒師漢斯·克里斯蒂安·奧古特。1903年,就是他在這個發酵池中釀出第一杯慕尼黑黑啤酒和皮爾森風味的黃色啤酒。
“穿越”歷史長河,來到寬敞的現代化智慧灌裝車間,人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青啤從工業2.0到工業4.0的巨大變化。
在智能生產線上,數千罐啤酒按照客戶個性化要求,被攝像頭識別后精準分流到不同區域。隨后機械手將其迅速裝箱,放到無人智能運輸車上,運到智能立體倉庫儲存。
“‘最古老’的工廠,如今已是‘最先進’的工廠。”青島啤酒廠副廠長趙維成說,青島啤酒廠運用數字化手段,建成包裝產線管理等7大智能管理系統,通過數字技術與生產制造融合,近3年碳排放密度降低48%、單日平均產量提升60%、成品出庫效率提高50%。
近年來,青島啤酒博物館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做到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設置了全息投影、動感單車、AR互動等科技創意項目;在商品店,特色啤酒、專屬酒具等啤酒文化創意產品琳瑯滿目;音樂餐吧可同時容納近200人用餐,備有烤豬肘、香腸及地道青島海鮮、創意啤酒料理等美食。博物館還推出沉浸式劇游,開設啤酒酵母面包坊等,呈現出兼具歷史和現代、文化和時尚的博物館新形態。
自開館以來,青島啤酒博物館吸引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游客參觀,累計接待游客超千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