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3-06-05 10:31:06
原標題:塑造比較優勢 提高個人養老金制度吸引力
來源:金融時報
原標題:塑造比較優勢 提高個人養老金制度吸引力
來源:金融時報
付秋實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25日,即自去年11月底開始試點,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半年以來,參加人數已達3743.51萬人,個人養老金制度平穩有序運行。短短半年時間,個人養老金作為一項新興制度,參加人數從零到超過3700萬人,說明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順應了人們當下的養老需求。
不過,筆者注意到,截至今年2月底,北京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約190萬戶,繳存資金超過38億元,據此測算,戶均繳存金額為2316元。截至今年3月底,青島個人養老金開戶數89萬戶,繳存個人養老金戶數23萬戶,繳存資金2.9億元,據此推算,戶均繳存金額為1261元。中信銀行在其2022年年報中披露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繳存情況,截至2022年末,該行個人養老金賬戶30.25萬戶,累計繳存金額5.08億元,戶均繳存金額1678.65元。
上述數據反映了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以來存在的現象:一是繳存人數量占開戶人數量比例較低;二是戶均繳存金額較低。
探究繳存人數量占開戶人數量比例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開戶人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就是為了免費領取福利,實質上對個人養老金并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部分開戶人的確是為了給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但真正開戶后才發現,購買適合自身需求的養老金產品困難重重。首先,銀行提供的個人養老金產品種類并不齊全,同時提供儲蓄、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的并不多。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顯示,23家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銀行,只有8家同時銷售儲蓄、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其次,在每個種類下提供的產品數量更為有限。在23家銷售個人養老金產品的銀行中,招商銀行銷售產品的數量最多,即基金產品129只、保險產品8只、銀行理財產品8只。而截至6月4日,消費者可以購買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共有基金產品149只、保險產品32只、銀行理財產品18只、儲蓄產品465只。這意味著,開戶人可能很難僅在一家銀行同時購買到自己想要的各類型理財產品。
由于個人養老金賬戶只能在一家銀行開立,且又難以在一家銀行同時購買到各類型個人養老金產品,直接導致個人養老金戶均繳存金額較低。另外,個人養老金產品在收益率方面并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意味著損失了資金的流動性,從繳存那一刻起,參保人只有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才可以領取個人養老金。與非個人養老金產品相比,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收益率有一定優勢,但并不突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個人養老金制度作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老年生活質量的重要制度安排。從試點半年時間出現的種種問題來看,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沒有捷徑,個人養老金制度從“吸睛”到“吸金”,必須從問題入手,精耕細作。
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需要提升消費者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正確認識。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快、規模大,同時還伴隨著高齡化、空巢化的特點,這些特點給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挑戰。個人養老金雖然流動性較低,但是卻在制度上幫助參保人把牢個人養老金的“出口”,避免提前支取,從而切實起到補充養老的作用,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為老年生活增添一份收入。
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需要提升消費者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的體驗。相關部門應該充分考慮消費者的不同偏好,進一步打通銷售渠道,使消費者能夠自主選擇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產品。另外,根據消費者年齡、收入、家庭結構等情況,金融機構應提供短、中、長期投資組合,讓消費者在眾多產品中根據自身情況、個人偏好迅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養老投資計劃。
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最重要的是提升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吸引力。個人養老金制度之所以能夠建立,在于其投資目的為養老,通過長期投資和專業的資產管理,來實現個人養老金的增值。數據顯示,“第一支柱”全國社保基金近20年的年化收益率超過了8%;從2007年至今,“第二支柱”中的企業年金年化收益率也超過了7%,這說明養老金投資從長期來看能夠取得穩定收益。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提供機構應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長周期維度下熨平市場波動,用收益率吸引消費者。另外,在稅收優惠額度上,也可以在兼顧公平的基礎上,適時提高個人養老金繳費上限,用稅收優惠打動消費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