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0-31 09:45:10
原標題:數字技術賦能山東高水平學校建設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數字技術賦能山東高水平學校建設
來源:中國教育報
日前,青島市教育部門在青島高新職業學校舉辦“山東省高水平學校與特色化專業學校建設推進會”。會上,青島高新職業學校詳細介紹了本校數字技術賦能“十項”實現山東高水平學校建設提質增效的思路與做法,為高水平學校建設、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受到兄弟院校的高度認可。
2021年底,青島高新職業學校獲評首批山東省高水平學校建設項目立項單位。三年來,學校充分挖掘高水平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寶藏,以新興技術為主要手段,以信息數據為核心要素,將數字技術、數字思維應用于項目建設管理全過程,對項目建設、管理決策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進行全方位、智能化、系統性功能重塑和流程再造,發揮數字技術乘數效應,推動高水平建設提質增效。
學校以數字技術賦能高水平學校建設項目的全過程,推動學校數字黨建、數字德育、數字治理、數字服務,以數字技術賦能專業群建設升級、深化教學改革、教師梯隊建設、產教融合、信息化建設、國際化交流,取得明顯成效。
以數字黨建提升引領力
學校黨委以“工作理念數字化、工作運行平臺化、教育引導體驗化、管理工作可視化”為引擎,聚焦黨建技術治理的更新和管理流程的再造,借助黨員網絡學院、燈塔大課堂等,讓黨員在移動“云”端開展學習,形成黨員“一人一檔”電子檔案,建立“紅色資源庫”,建立數字黨員數字化積分管理體系。
向新而變
數字化賦能專業群質量提升
學校對專業進行優化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在傳統專業中融入“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增設光伏工程、網絡信息安全等新興專業,校企共同建設數字實訓室;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全程記錄、實時預警,實現對專業發展的正向反饋和實時改進。
數字化賦能教學改革
深化學校“綠色生態課堂”建設
學校推動希沃魔方、電子白板、教學評價平臺、學堂云、虛擬仿真軟件等多個軟件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使用,形成具有高新特色的綠色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基于新智慧教室的信息化應用培訓;舉辦數字賦能綠色生態課堂公開課、綠色生態課堂“四化四融合”公開課、“綠色生態課堂”作業設計比賽等多項特色教研活動;積極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計算機、旅游等4門課程入選山東省在線精品課程建設,服裝等6門課程被評為青島市精品(校本)課程。
數字化賦能助推教師梯隊建設
聚力教師專業發展
學校新建教師梯隊發展系統平臺,制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方案;教師能綜合運用“互聯網+教育”開展日常教學,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深度融合,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有機結合;完善教師基礎數據庫,為每名教師建立數字和專業發展檔案,形成校級、學科、教師個人三級畫像,對教師隊伍發展情況進行系統診斷,推動教師梯隊持續健康發展。
數字化賦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提升服務能級
學校通過云平臺、線上形式,與企業、高職院校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開發等,邀請企業專家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職業素養培訓和企業文化進校園等活動;在“互聯網+”視角下,通過守藝、傳藝、學藝、用藝、展藝、弘藝“六藝”貫通,校企聯合將技藝傳承與技能創新融合;加入全國通信網絡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大數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和山東省數字媒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實現數字資源的共享共建共創,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和專業現代化建設能力。
數字化賦能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
提“智”增效
學校通過“三送一助”鄉村振興服務、退役軍人適應性培訓、教育幫扶等活動,將無人機設備及相關信息技術技能進行普及和傳授,提升大眾對新興技能的了解和學習,推廣信息化社會的新理念、新舉措和新應用,創設數字化、智能化平臺,變革服務供給模式。通過云平臺,統計分析老年學員年齡、職業、愛好、性格等因素,精準分析學習訴求;開設智能手機使用、手機攝影等“智慧助老”專業;通過“匯學琴島”電視課堂、全民學習網及手機端“青島全民學習”等線上渠道,采用技術優勢支撐多樣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數字革新是驅動高水平建設發展的關鍵性變量。目前,預計總投資3.1億元的學校改擴建工程正在進行中,到2026年,青島高新職業學校將建成“規模大、環境美、專業強、質量高”的現代化學校。學校將繼續以數字之光點亮前行之途,以教育之力厚植幸福之本,推動教育變革創新,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孫洪傳 曹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