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4-11-26 08:46:11
原標題:如何推動新時代性別平等與人口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如何推動新時代性別平等與人口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婦女報
閱讀提示
“性別平等與人口高質量發展——第八屆中德性別平等與發展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人口老齡化與性別平等”“少子化背景下的婚育觀與生育支持政策”“人口結構轉型背景下高質量人力資源開發與性別平等”等深入交流探討,分享新時代性別平等與人口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探索與實踐路徑。研討會展示了多樣化的研究視角,弘揚了開放、共享、互鑒的學術精神。
■ 高歌
近日,中華女子學院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與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在京成功舉辦“性別平等與人口高質量發展——第八屆中德性別平等與發展研討會”。與會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人口老齡化與性別平等”“少子化背景下的婚育觀與生育支持政策”“人口結構轉型背景下高質量人力資源開發與性別平等”等議題深入交流探討,分享新時代性別平等與人口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探索與實踐路徑。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性別平等——機遇與挑戰并存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性別關系和性別角色產生深遠影響,為推進性別平等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通過完善的政策設計和創新的社會管理重塑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性別關系、更好地促進性別平等,是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
德國前聯邦司法部長赫爾塔多-伊普勒-格梅林教授從發展概況、促進措施、未來展望三個方面梳理了德國從實現法律上的性別平等到進一步追求事實上的性別平等的漸進過程,指出性別平等要取得長足進步,需要特別關注并從根本上改變婦女在無酬家庭勞動中承擔著不平等社會責任的現狀。
德國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經濟與社會科學學院傳播系的克里斯提娜·霍爾茨-巴赫教授從傳播學視角討論了德國媒體廣告中老年人形象的分性別特點和分年齡特點,以及媒體形象對老年人社會參與情況的影響,分享了利用媒體傳播幫助老年人實現性別平等和生活多樣性的學術思考。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社會系的亞力克斯德拉·席勒-拜爾教授認為,面對德國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勞動力市場變化,需要通過加強繼續教育讓老年勞動力和女性勞動力進入就業市場,同時采取一些強有力的勞動保障措施來消弭年齡分工差異和性別分工差異,從而改善勞動市場和家庭無償照料方面的不平等情況。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楊慧副研究員對企業創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的動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企業有社會擔當、對職工平衡工作與家庭有關懷意識以及有特定的用工需求,是其創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的主要原因;楊慧副研究員針對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加大對典型案例的宣傳力度,以稅費減免、政采加分等方式減輕企業創建成本、加大激勵力度等政策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宋月萍教授通過對廣東省相關調研數據的分析發現,性別平等教育對改變兒童性別刻板印象以及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作用,可以從身心健康、社會行為等維度使男女中小學生全面獲益并提升教育質量,這些研究成果對于探尋教育促進性別平等和性別賦權的實現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少子化背景下的婚育支持——婚姻與生育的現代路徑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生育觀念的轉變,老齡化和少子化成為世界各國人口發展普遍面臨的問題。如何設計和建立有效的婚育支持政策體系、滿足家庭婚育需求、推動實現人口高質量發展,是積極應對老齡化和少子化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勞動和資格研究所常務董事、德國跨學科社會政策研究所主任烏特·克拉默教授介紹了德國建設家庭友好型企業的理念以及德國從家庭友好工作條件創建和企業發展目標達成兩方面對家庭友好型企業進行認證的情況,分享了家庭友好型企業創建中應當如何推動夫妻雙方平等承擔家庭育兒責任的一些思考。
上海理工大學的倪曉姍副教授在補充發言中指出,需要有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政策來破解家庭和職業之間的矛盾,中國在推動家庭友好型企業創建的過程中,如何認證家庭友好型企業是一個關鍵問題,需要從制度層面加大設計和推動力度。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部袁濤研究員從性別平等的視角分析了中國現有的生育休假和保障制度,并與德國、法國等國的制度進行了對比,提出了要科學統籌設置生育假、健全完善生育假期成本分擔機制、完善生育保險制度、促進性別平等配套改革等建議。
西安培華學院副校長劉越蓮教授分析了中國老齡化和少子化帶來的人口發展挑戰,探討了德國實施生育友好型社會政策措施的實踐路徑和目標達成情況,以期為中國生育支持政策落地并取得實效提供借鑒。
德國卡塞爾大學性別政治客座教授、巴塞爾大學和維也納大學性別研究學講師克里斯塔·維系特里希博士從西方女性主義角度介紹了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國家在女性生殖權利方面的政策調整情況,展示了西方女性生育權利的追求及解放過程。
山東省婦女創業發展服務中心趙真研究館員通過對山東16市的調研,分析了內在權利意識和外在責任意識對婚戀觀的影響,指出需要社會、高校、家庭、個人共同努力來培育文明、開放、多元包容的婚戀觀,以實現個人與家庭、社會、國家命運相統一的高質量發展。
中華女子學院婦女發展學院講師生龍曲珍從教育人類學的視角生動描述了當代大學生和城鎮青年對婚育的認知與想象,認為其觀念形成受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共同作用,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和顯著的性別差異。
人口結構轉型下的人力資源——
高質量開發與推動性別平等同向同行
人力資源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我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加強人口結構轉型下的人力資源開發、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從促進教育、就業以及性別平等等方面著重施策。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張麗賓研究員分析了人口結構轉型背景下人力資源開發面臨的突出問題,指出需要從數量、質量、利用效率等方面尋求高質量人力資源開發的路徑;必須通過推動性別平等促進婦女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其核心是保障婦女的生育權、家庭照護權、就業權、流動權等各項根本權益,特別是要完善婦女就業政策支持體系。
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社會保障項目經理文安儒先生指出,護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加強護理經濟投資有助于家庭責任更加均衡地分擔、有助于構建更加性別平等的勞動力世界;建議從產假、陪產假、兒童保育服務、長期護理服務四個方面設計和出臺政策措施來推動實現性別平等和社會公正。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劉鴻雁研究員將中國女性教育的發展歷程與世界不同地區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系統分析了女性教育對下一代的成長發展、女性參與經濟社會能力、女性健康水平、女性現代技術應用能力等方面的影響,用翔實的數據展示了中國女性受教育水平與人口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協同進步關系。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石鑫副研究員介紹了對一線城市40歲以下全職媽媽的調研情況,發現全職媽媽主要因家庭照料需求而放棄職業,面對子女教育、自我發展和經濟壓力等問題,她們普遍希望獲得再就業機會、家庭教育指導和社會參與平臺,建議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支持全職媽媽再就業,通過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理解全職媽媽的良好氛圍、發展普惠托育和托管服務、建立社區支持網絡、促進男女共擔家庭責任,提升全職媽媽的社會適應力。
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高秀娟教授分享了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四地數字經濟中女性創業的特點及面臨的問題與訴求,提出了改善創業成本競爭環境、提高女性數字技術的跟隨速度、增加女性創業者獲取金融資本的途徑、針對創業女性給予更多系統性的扶持政策、為女性設計專門的扶持和保障政策等發展建議。
研討會聚焦分析性別平等和人口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深入探討可行的策略措施和路徑。與會專家的精彩發言展示了多樣化的研究視角、政策思路與實踐探索,增進了中德兩國婦女發展領域的交流合作,弘揚了開放、共享、互鑒的學術精神,對于推動性別平等和人口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中華女子學院婦女發展學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