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4-11-30 13:26:11
原標題:群眾性競技性趣味性相得益彰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群眾性競技性趣味性相得益彰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劉旭
田園黃蝶 李熙爽
正在海南三亞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已近尾聲,但運動會掀起的熱潮仍在持續,尤其是兼具群眾性、競技性和趣味性的各類競賽和表演項目,彰顯著傳統體育的勃勃生機。
童年游戲成為競賽項目
你能想象爬樹也會成為比賽項目嗎?作為本屆運動會新增競賽項目,攀椰競速具有鮮明海南地域特色。
“小時候調皮喜歡爬樹玩,現在自己想喝椰子水也會爬上去摘。”作為海南本土培養的攀椰高手,符詩軍以6.663秒的成績奪得運動會攀椰競速項目女子第一名,是女子決賽中唯一一個用時少于7秒大關的選手。
攀椰競速項目要求運動員在仿真椰子樹上(男子項目樹高為9米,女子項目樹高為7米)進行攀爬,參賽選手自選攀爬姿勢,爬到椰子樹頂端并觸碰計時按鈴,用時最短者獲勝。
今年15歲的黎族姑娘朱夢丹是攀椰競速項目海南代表隊年齡最小的選手。朱夢丹說,沒想到自己兒時和同伴們一起玩的“游戲”竟然能成為一項全國性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希望這個項目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不只是海南隊,此次攀椰競速,上海、江蘇、河北、吉林等隊都出現在了比賽場上。
而在其他賽場,極具特色的各類競賽項目次第進行。
秋千比賽是此次運動會唯一只限女子參加的項目。蕩秋千,這個充滿童年回憶的游戲進入運動會賽場,成了拼高度速度、比耐力技巧的競技。在三亞大茅遠洋生態村,來自全國各地的女運動員們在秋千項目中一展風采,用默契與技巧應對挑戰,不斷突破自我。
此外,三亞河上,獨竹漂項目運動員用一根竹子當船滑,上演“輕功水上漂”;三亞技師學院體育場,高腳競速項目運動員蹬著竹制高腳桿全力沖刺,堪稱“竹馬飛人”……
表演項目精彩紛呈很“吸睛”
此次運動會不僅設置了18個競賽項目,還設置了三大類表演項目,其中,綜合類、競技類、技巧類競演為觀眾呈現一幕幕精彩的節目。各代表團既同臺競技,又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赴熱愛。
廣東隊技巧類表演項目《同心共“竹”中國夢》,不僅征服了現場觀眾,在網絡上也掀起傳播熱潮。項目以“竹”為創意起點,將少數民族傳統竹竿舞與現代雜技藝術巧妙融合。表演中,演員們無畏挑戰,靈活起落于竹竿間,他們借著竹竿的韌性騰空而起,空中翻轉后,再精準無誤地回落竹竿之上。
圓頭圓腦、俏皮可愛,一頭黃色小獅子舉著小爪,聞聞嗅嗅,歪頭試探后打翻大漢的酒缸,醉酒后和大漢纏斗起來……澳門代表團綜合類項目《舞獅》一展南獅注重神態模仿的靈動風格。
河南代表隊《獅武同鑄中國夢》中的北獅威風凜凜登臺,獅頭寬闊厚實,毛發蓬松且長,它們在鼓聲中騰躍而起,步伐剛勁有力,節奏明快。
中國雜技團專業演員帶來的《俏花旦——集體空竹》首次踏上運動會的舞臺,帶來了連續50次點轉動作,引得全場掌聲陣陣。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表演項目還匯聚了本屆運動會的年齡“之最”。其中在女性選手中,天津回族運動員李慕秭、王憶夢及陜西回族運動員馬翊爾晗,均為9歲,都屬于年齡最小者;而山東回族運動員沙會云(63歲)則為年齡最大的女選手。
傳統體育更能傳情達意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不僅是強身競技的方式,也是表述情感、追求愛情的載體。在一些傳統節慶或慶典中,青年男女用競技方式盡情展示自己,相互吸引。當競技場中相遇知己,愛情便在心中悄然萌生。”
作為一項重要文化活動,《家園——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在運動會開幕當天正式開展,展覽中的這段話恰如其分表達出傳統體育與愛情的緊密聯系。
拋繡球是其中的代表。
在廣西代表隊《繡球舞出唄儂情》競技類表演高桿繡球環節,隊員們模仿壯族傳說中的愛情故事,將繡球在空中傳遞。有的繡球擦著彩色圓環邊緣驚險穿過,有的則精準地穿過圓環中心,贏得加分。
“其實,我們這個項目并不是要真的去爭勝負,而是借由運動來增進感情,讓繡球成為連接彼此的橋梁。”項目帶隊老師韋蓓蓓賽后介紹。
雖然運動會臨近尾聲,但三亞河上卻泛起愛情漣漪。在28日的獨竹漂女子組200米直道賽中,海南代表團選手何國潤在“一葦渡江”的驚險后又經歷了驚喜,獲得該項目三等獎的她在頒獎儀式后被男友浪漫求婚。在現場的參賽選手、媒體記者和觀眾的見證下,這對情侶相擁而吻。
來自山東代表隊的運動員張曉宇和劉恒銳是臨沂大學的學生,通過民族健身操兩人相知相愛。“我倆都是體育學院一個年級的,但是之前根本不認識。”劉恒銳說,“就是在排練過程中熟起來的。”
民族健身操將他們的緣分相連,成就這段美好的佳話。“來參加這次運動會還是很高興的,剛剛在場上的亮相,我倆是C位,他把我托舉起來。老師也很看好我倆。”張曉宇幸福地說。
事實上,在傳統體育項目中,飛“花”傳情、一“毽”鐘情、歌舞生情的愛情佳話常常會上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