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4-11-30 21:47:11
原標題:執法不失溫 激活一座城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原標題:執法不失溫 激活一座城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在山東省青島市,有一個“又罰又幫”的故事被津津樂道。
事情一開始,是當地一家美容醫院廣告違規受到市場監管部門5000元的行政處罰。案件查辦期間,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從一張“經營管理服務費”發票中,敏銳發現其不當承擔了轉供電費用。
因對政策的不解,美容醫院對多交的供電費用毫不知情。執法人員遂聯系了轉供電單位,幫美容醫院追回兩年來的轉供電費用9萬余元,這筆錢一下子解了企業職工工資發放的燃眉之急。
這一舉顛覆了市場監管部門“管”與“罰”的以往印象。而在罰與幫的轉換之中,折射的正是青島市市場監管部門執法思維的轉變。
加快理念轉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監管賦予了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信任基礎。然而,傳統“重管理”的執法模式在效率和效果上不斷受到挑戰。如何在保持監管力度的同時推進服務導向,成為新時代執法部門必須做好的答卷。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史浩介紹,在以往的執法實踐中,市場監管往往側重于懲罰違規行為,而忽視了教育和服務的功能。一些機械執法、趨利執法、粗暴執法等做法不僅損害了企業的積極性,也降低了市場的活力。
史浩認為,究其根源,是在執法理念上出現了偏差。2022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青島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始重新審視自身職能和定位,“我們不只是經營主體的監管部門,更是經濟發展的支撐和服務部門。”史浩說。
基于對監管理念的新認知,面對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性提出“服務型執法”,轉變執法方式,將其上升為一項制度,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推行。
“服務型執法”本質是執法,核心是服務。說到底,就是在執法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實現監管,實現監管、執法、服務有機融合的一種執法理念和模式,推動行政執法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如何實現服務型執法?青島市市場監管部門總結了三點:既要有嚴厲的手段,也要有包容的柔情,更要有服務的“硬核”措施。簡言之,就是突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建立“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的執法新模式,執法“無事不擾”和服務“無處不在”,以精準監管與服務提升執法質效,打造營商環境“活水”生態。
今年11月1日,在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關于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 推行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市場監管執法行為規范》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青島作為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率先推行“服務型執法”新模式的城市,史浩圍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現場介紹了青島經驗做法。
在實踐中做好總結
記者從青島市市場監管局一名執法人員那里了解到,該執法人員曾接到投訴,個別商戶未經商標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防水材料雨虹商標。執法人員現場調查后,秉持審慎處罰“輕違法”的理念,沒有對侵權商戶一罰了之,而是開展耐心細致的溝通,最終以不予立案方式,成功處置了10起涉嫌侵犯雨虹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事件。
“侵權商戶不但主動去除了相關涉嫌侵權文字標識,并且在我們牽線搭橋下,有的商戶還和投訴人簽訂了商標使用許可協議。”該執法人員介紹。
“相比一罰了之,這種以教育和服務為主的監管方式更能幫助我們從根本上重視、解決問題,讓人心服口服。”一家商戶經營者滿意地表示。
輕微免罰決定體現了執法的溫度,也是服務型執法理念落地的最生動實踐。青島市市場監管部門自我定位為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醫生”,將職能優勢嵌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經絡”,把脈問診”“手術去病灶”“術后康復”,這與市場監管事前“體檢式”服務、事中“靶向式”執法、事后“康復式”回訪的職能不謀而合。
事中執法以“去除病灶”為著力點,讓服務貫穿執法過程。近年來,青島市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完善包容審慎機制,免罰清單從1.0版升級至3.0版,累計為企業免除罰款2.26億元。近期還將出臺“新增免罰事項清單”,不予處罰事項累計達122項,進一步體現執法溫度,激發市場活力。
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并不代表企業的任何違法行為都可以被容錯,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違法行為,重拳出擊、絕不姑息。
事后建立回訪制度,堅持做好執法“后半篇文章”,幫扶企業健康發展。目前,該市市場監管部門已為3500余戶經營主體追回不合法、不合理收費1200余萬元。
形成“青島模式”
2022年在全國市場監管領域率先探索實施“服務型執法”,2023年統籌全面推行,2024年向縱深推進……多年來,青島市在不斷探索和深入實踐中,敢想敢試敢做,通過構建體系、健全制度、建立標準、搭建平臺、賦能發展,將“服務型執法”從理念落地為實在成效。
記者注意到,近些年來,全國不少地方都在實施柔性執法、包容審慎監管等諸多類似服務型執法的理念和探索。青島提出“服務型執法”,并沒有停留在理念上,而是形成相對系統的體系、規范的制度和標準。青島制定了全國首個服務型執法地方性標準,獲批國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
2023年以來,內蒙古通遼、湖北隨州、云南昆明、四川成都等地市場監管部門借鑒青島經驗做法陸續出臺文件,探索實施事前、事中、事后的“服務型執法”模式。
就在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前往青島市進行專題調研,提出將結合青島經驗,研究制定“服務型執法”指導意見,力爭在全國推廣實施,“青島模式”正成為全國樣板。
特別是,青島市提出的“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20字執法新模式,不僅寫入總局《關于牢固樹立監管為民理念 推行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還寫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服務型執法”模式在全國推行。
“推行服務型執法僅靠市場監管部門的力量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部門、更大平臺共同參與,系統化推進、法治化落實、長效化鞏固,讓服務型執法成為青島執法工作的名片,以此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賦能高質量發展。”史浩表示。
□本報記者 陳和華 通訊員 尚祥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