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0-09-07 06:45:09
網約配送員奮力奔跑的樣子,真美!
80后常包紅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因工廠減產被辭退的他,開始轉型當起了外賣配送員,月入過萬元,現已脫貧。
同樣是2017年,安徽小伙左申平也在北京做起了網約配送。因業績突出,他于去年成為某外賣加盟商人力資源咨詢服務公司的主管,負責5個站點約300名網約配送員的日常管理。
去年10月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和群眾游行在北京隆重舉行,外賣小哥高豐和妻子就在群眾游行的第七方陣,在天安門城樓前表演了一段舞蹈,圓了自己當兵時未曾實現的閱兵夢。
他們所從事的網約配送員,前不久被國家認定為新職業,是按照移動互聯網平臺智能規劃路線,將訂單物品遞送至指定地點的服務人員。通過這份新的職業選擇和辛勤付出,他們提高了收入、拓寬了職業道路,同時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升。
路上的“奔跑者”達百萬級
當過保安、做過汽配檢修員,2018年春天,常包紅開始轉型在北京方莊站負責外賣配送。
他每天6點開工送早餐,節奏挺松快,到10點30分,午高峰來了,他要一氣送上3個小時,14點左右才顧得上吃飯。晚高峰在傍晚17點左右開始,再送3小時,吃過晚飯送一些零碎訂單,一直到22點多,實在疲了,他才收工。
每單賺8.5元,再加些補貼和獎勵,常包紅一天能收入三四百元。每個月發工資時,一份工錢,他分4份,自己留兩三千元的生活費,老婆在家帶孩子是大頭,得超三千元,還有一大份,還房子的借債,再留三百元的電動車分期款。
靠著踏實肯干的勁頭,2019年常包紅成為站點“單王”,月入超萬元,“我不僅養活了父母妻兒,還能還上老家的欠款,這份職業挺好的。”
互聯網技術在本地生活服務業的迅速應用,帶動了像常包紅這樣的網約配送員就業群體的社會化涌現。
近日,人社部發布《網約配送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網約配送員的就業群體規模增長迅速,每天跑在路上的網約配送員已經達到百萬級,他們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生活的“新基礎設施”和新業態吸納就業的典型代表。
更為靈活的就業模式
通過配送連接用戶和商家,網約配送員在城市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美團發布的騎手就業報告顯示,去年通過平臺獲得收入的網約配送員總數達398.7萬人,同比增長23.3%。這些網約配送員中,有25.7萬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其中已有25.3萬人實現脫貧。疫情暴發后,從今年1月20日至3月底,新注冊且有收入的新增網約配送員達到45.78萬人。
根據《報告》,20~40歲的網約配送員占比超83.7%,他們的學歷以初中、高中為主,擁有大學文憑的網約配送員比例近15%。同時,網約配送員收入較高,三成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約半數網約配送員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值得關注的是,就業時間靈活是他們選擇從事網約配送的重要原因,這也符合當代零工經濟的特點:更多的從業者不再愿意受空間、時間的限制,而是傾向選擇一種更為靈活的就業模式,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尋找平衡。
信息技術帶來的工作時間、地點、方式等的靈活化和多樣化是未來勞動過程的發展趨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教授馮喜良說,網約配送員靈活的工作模式符合勞動者追求自主勞動的社會需求,將會在經濟社會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配送勞動力缺口將長期存在
“過去10多年,全球勞動力市場的一項重大變革就是互聯網平臺就業人員大幅增加。”人社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莫榮表示,網約配送員大幅降低了生產服務和市場交易成本,增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網約配送員反映了需求創造新職業。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認為,“海量”的市場需求使得網絡配送成為新業態吸納農民工等勞動者就業的支柱性行業。“任何新事物都經歷著先發展、后規范,邊發展邊規范,以規范促發展,不能簡單用工業化時代形成的勞動合同辦法,看待和管理網絡時代新型用工。”
《報告》預估,市場發展對網約配送員的需求將不斷增加,未來5年網約配送員的需求量約為3000萬人,此外即時配送訂單規模快速增長,配送勞動力缺口將長期存在,網約配送員的實際收入也將進一步增加。
隨著網約配送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發的完成,今后網約配送員的薪酬結構將進一步完善,職業管理程序也將日益規范,進而為其職業發展提供更大的成長空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