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02-02 11:03:02
數據來源:江蘇省交通廳、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召開的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更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有利于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在一體化機制構建和互聯互通上,成果如何?群眾和干部的感受或許最為深刻。
為此,本版推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系列報道,約請記者走進長三角,圍繞交通、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領域,深入采訪群眾和干部,感受一體化帶來的直觀變化,探尋不同領域互聯互通機制設計上的思考與經驗,以期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跨界建橋 共同監管統一驗收
【感受】
斷頭路通了!
張亞軍家住上海青浦區金澤鎮,工作則在江蘇蘇州吳江汾湖高新區的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10公里的距離雖然不遠,但之前上下班要繞行318國道,算上堵車要用40分鐘。
其實,兩地之間還有另外一條“不通”的路。汾湖的康力大道和金澤的東航路分屬江蘇和上海兩地,中間隔著省界湖泊元蕩湖,這兩條路也因此成了斷頭路。
2020年11月9日,經過8個月的規劃、設計、審批和建設,東航路—康力大道互聯互通工程正式貫通。因為中間橫跨江蘇和上海的界湖元蕩湖,這條路也被統一稱為元蕩路。元蕩路不僅使得兩地路程減少了3公里,而且因為不用繞行車多的國道,張亞軍每天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上下班。
【背后】
2020年3月,當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委會生態和規劃建設組副組長劉偉開始參與協調貫通康力大道和東航路時,擺在面前的難題真不少。“前期青浦、吳江分別立項,缺乏有效溝通,無論是規劃、設計、審批,還是建設標準、工程進度,都存在明顯差異。”
最難的是審批標準。這條路要跨過元蕩湖,需要在元蕩湖上架起一座180米長的車行橋。建橋難度不大,可元蕩橋一半在上海,一半在江蘇,涉及多個行政主體,各方在審批要求上并不相同。“例如在防洪評價報告上,蘇州市水務局涉水審批要求編制防洪評價報告;而上海水務局對防洪評價報告沒有強制性要求。”汾湖高新區建設局局長姚俊說。
為了解決問題,執委會多次牽頭召開協調會。最后,決定由上海市水務局牽頭,會同蘇州市水務局聯合審批及后續監管,實行一窗受理,一口發放審批決定書。對于不一致的審批要求,例如防洪評價審查時,則遵循共商共建的原則,按要求更高的蘇州標準執行。
審批過程中,由上海水務局組織共同踏勘、方案審查等工作。審批完成后,雙方履行共同監管職責,最后進行統一驗收。
2020年7月13日,上海市水務局、蘇州市水務局聯合簽發了許可,同意建設單位實施東航路—康力大道工程。在這份許可決定書的下方,蓋上了兩地水務局的公章。
2020年11月9日,更名為元蕩路的這條跨省界斷頭路終于貫通。在劉偉看來,這只是前進中的一小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就是在解決問題中推進。“從過去審批需要兩個文件兩個章,變成了現在的一個文件兩個章,我希望以后能做到一個文件一個章。”
“地鐵同城” 聯防聯動兩地協管
【感受】
每天7時過后,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花橋站站臺內人頭攢動。家住江蘇昆山花橋鎮的曾棟梁走進車廂,一個半小時后,他就可以到達上海徐家匯站。一路上聽聽音樂、看看視頻,是他開始一天工作前的愜意時光。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昆山花橋段,是我國第一條跨省域地鐵。盡管11號線僅有3座車站位于昆山境內,但從此昆山居民僅用10分鐘就能到達上海嘉定區安亭鎮,并由此融入上海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中。
從“高鐵同城”到“地鐵同城”,今天,許多像曾棟梁一樣,工作在上海、生活在昆山的人,過上了雙城記的生活。
【背后】
“這6公里的延伸,意義非凡!”說起全國首條省際地鐵,昆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建武直呼“想不到”。
江蘇省昆山市花橋鎮與上海嘉定毗鄰,這樣的地理位置,早在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規劃之初,江蘇就和上海方面進行積極溝通,預留了軌道交通的建設空間,希望有朝一日地鐵能延伸至花橋。
作為第一條跨省域運營的地鐵,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花橋段于2013年10月16日開通運營。蔣建武介紹,經過7年的運營管理,11號線花橋段三站日均客流從開通運營初期的2.65萬人次增長到目前的6.18萬人次。
隨著客流的逐日俱增,如何在運營中實現交通突發性事件聯防聯動,成了新的課題。
“剛才發現有貼小廣告的人乘坐地鐵到達你們站,請配合進行查處。”這是“滬昆聯席”機制下,近期聯合開展的一次執法行動,對11號線軌交站點車廂不文明行為進行整治。此次執法隊伍共分為兩組,先后乘坐不同班次、不同方向列車進行車廂巡視,通過“滬昆聯席”信息聯動工作群進行信息溝通,協同處理。
2019年1月,上海市軌交總隊虹橋所、昆山市公安局公交派出所、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和昆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建立“滬昆聯席”機制,針對軌交11號線嘉定支線段(嘉定新城—花橋)區域內的一些工作,共同處置,迅速解決。
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線路管理部經理葛海霖認為,“滬昆聯席”打破了行政區劃,真正將昆山與上海聯系起來,提高了協作能力,凈化了乘車環境,進而提升了乘客出行舒適度和滿意度。
蔣建武說,通過開展“滬昆聯席”,實現花橋段各車站出入口周邊無設攤、無亂張貼,通行順暢、秩序井然、氛圍文明。“接下來,滬昆兩地還將加大配合力度,通過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等,充分發揮聯合執法長效機制的作用。”
寧淮鐵路 分開審批同步推進
【感受】
2020年12月30日,安徽滁州市舉行寧淮鐵路天長段開工儀式。這讓老家在江蘇淮安,工作在南京的孫耀特別開心,他把消息轉發到淮安老鄉微信群里,群友紛紛點贊。
寧淮鐵路自南京站引出,經安徽省天長市至淮安,項目總長200公里。其中安徽段全長44公里,新設天長1座車站,由安徽省和滁州市按6∶4的比例投資。
從南京到淮安,如果在地圖上畫一條直線,便要經過天長市。“天長就在南京和淮安之間。”孫耀說,原來從南京到淮安坐高鐵需要從鎮江、揚州繞道。“等這條鐵路修好了,我回家就更方便了。”
【背后】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江蘇和安徽的聯系更加密切,這讓江蘇省發改委基礎設施發展處(鐵道處)的相關負責人感觸很深。“寧淮線安徽天長段之前未在安徽的規劃里,因此也沒有資金承諾。”該負責人說,為了批這條線,他專程到安徽去,與安徽省發改委溝通,沒想到安徽非常支持,當即答應了資金承諾,讓寧淮線的規劃能夠順利在2018年底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在規劃編制寧淮線的前期工作時,不管是編制方案的討論還是審批、審查,江蘇都邀請安徽同步,項目雖然分開批,但總體進度一致。
從2020年年底天長段開工到現在,兩省發改委相關處室也每周通電話,互相溝通協調,實現工作層面的溝通銜接。
這樣的合作機制,正在長三角省市之間加速建立和完善。
“隨著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的推進,三省一市的聯動機制越來越多。”該負責人說,三省一市發改委從事鐵路規劃的部門建了一個微信群,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要在群里把相關的計劃跟兄弟省市通報一下,做到及時聯動。去年,浙江方面提出要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規劃建設一條“水鄉線”,江蘇發改委積極支持規劃建設,目前已納入國家規劃。
江蘇省鐵路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就鐵路建設具體推動流程來看,長三角三省一市全方位密切對接,從路網規劃、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到工程建設以及后期運營,都與周邊省市部門建立了常態化聯系機制。比如,江蘇在規劃涉及蘇錫常軌道交通先導段時,就結合上海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中嘉閔線的規劃設計,保證了將來先導段與嘉閔線的貫通運營;寧淮線安徽天長段前期工作是安徽委托江蘇開展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