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7-06-01 14:23:06
“大娘,你這一天能摘多少斤?”“七八十斤吧。”“開給你多少錢?”“四五十塊錢。” ……
5月28日,在定陶區陳集鎮七一村的桑葚園里,記者碰到了正在摘桑葚的高炳蘭,今年83歲的高炳蘭看起來身體硬朗,耳不聾眼不花,干起活來更是一把好手,用她的話說就是,既鍛煉了身體,還能掙錢,這是好事。
“從5月上旬開始,村里的婦女以及周邊村民,都會來摘桑葚,人多的時候能有上百人,摘一斤5毛錢,摘得越多掙得越多,一天一結算,老百姓都搶著來呢。”七一村黨支部書記張海玉向記者介紹說。走在桑葚園里,結滿了桑葚的枝干被壓得彎了下來,煞是喜人,桑葚園中間的小道上人流川息,不斷有人提著裝滿桑葚的桶走到園門口稱重結算。據張海玉介紹,從去年開始,村里開始種植桑葚,品種主要是果葚,這些果葚被送到陳集的山東天智綠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作提取色素的主要原料。“提取出來的色素都是原生態,搶手得很。”張海玉說。
果葚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是蘋果的 5 ~ 6 倍,具有多種功效,被醫學界譽為“二十一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摘一棵熟透的桑葚,丟進嘴里,稍微一咬,汁水就流滿嘴,那種愜意的酸酸甜甜滋味流遍全身,讓人心情舒暢。“當初之所以選擇這個項目,就是看到了果葚在食用以及深加工方面具備的潛力,恰好我們距離天智綠葉公司又比較近,可以直接送到廠里進行深加工,形成了農戶加企業的的種植模式。”張海玉說,“目前,我們的種植面積達到150畝,5月中旬到6月上旬,每天能往公司送果葚四噸左右,收購價在3塊錢,讓老百姓沒有了后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地種。”
小小的桑葚不僅讓村集體有了收入,而且也讓村里的貧困戶找到了“致富”的門道。省政府研究室派駐七一村“第一書記”李濤來到村里以后,就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村里現有的桑葚資源增加村集體收入解決貧困戶脫貧的問題,李濤便與省政府研究室派駐崔莊村“第一書記”侯西棟商量,充分利用現有的桑葚資源,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增加村集體的收入。經過反復論證,李濤與侯西棟決定與天智綠葉公司合作,把兩個“第一書記”幫包村的扶貧資金60萬元全部投入到桑葚深加工車間上。“這60萬元投入到天智綠葉公司后,該公司每年最低拿出投入資金的13%回報給村集體,也就是說這兩個村每年將有至少7.8萬元的收益,連續支付5年后,60萬元再返回給村集體。”侯西棟介紹說,“這樣,村集體有了收入,就可以保障村里的貧困戶,還可以發展村級公益事業,村集體的凝聚力就會增強。”
根據“第一書記”的規劃,60萬元扶貧資金將建設桑葚果干項目,年加工鮮果700噸,生產桑葚果干100噸。“如果效益好,我們還會建議村民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把小桑葚做成大產業,讓兩個村莊徹底脫貧。”侯西棟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