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6-08 07:30:06
交通擁堵是城市病。濟南精細求解:利用移動互聯網數據,智能仿真交通情況,優化路口信號燈配時;首創“逆向可變左轉車道”,深挖路口的道路資源潛力;治堵思路由以機動車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成了優先保障對象。
城市交通擁堵,成因復雜。機動車數量高速增長、城市道路規劃不合理、大規模道路建設等,都在不斷加劇城市的擁堵程度。
治堵,除了發展公共交通等大舉措,還要從細處著手;通過精細化管理,緩解城市擁堵。紅綠燈的信號時長、車道的寬窄、直行左轉車道的布局……濟南市里一個個微小的變化,開始讓車輛通行變得更加順暢。
靠大數據智能研判
信號燈配時爭分奪秒
經十路是濟南一條重要的交通主干道,它承擔著市區東西向交通流順暢通行的重任,但長期以來它也是濟南全城最擁堵的道路之一。很多出租車司機接到客人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咱不走經十路行嗎?
如今,這樣的狀況有了一定改觀。今年3月初開始,濟南交警和滴滴出行公司合作,在經十路上安裝了首個以浮動車(移動中的機動車)軌跡作為數據基礎的“智慧信號燈”。兩個月后,成效初顯,經十路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延誤時間均下降了超過10%。
在濟南交警支隊交通處副處長王峰看來,交通信號燈分秒必爭,幾秒鐘的差異,就可能讓交通擁堵程度有不小的改觀或加重。因此,交通信號燈配時成了濟南交警反復鉆研的課題。
一個十字路口,至少有四套交通信號燈,如何分配他們各自的紅綠燈時間?一個個路口信號燈,并不是毫無關聯的孤島,如何讓它們有效配合,保持道路暢通?
過去,這種配時工作全靠交通警察的個人經驗,很難保證科學性和準確性。后來,交警開始建立自己的數據平臺,通過卡口、線圈、地磁、攝像頭等搜集來的行車數據,綜合判斷,確定紅綠燈時長。但缺點也顯而易見——缺乏實時動態數據,精確性仍待提高。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信號燈配時帶來新的可能。濟南交警打破了原有的交通流信息采集模式,在保證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的前提下,通過和相關公司建立“數據共融平臺”,借助移動互聯網數據優化調整信號燈配時,先后和百度、高德、滴滴等互聯網公司合作,利用他們在大數據和算法上的優勢,幫助城市交通變得更通暢、更有效率。
“以滴滴公司為例,他們的機動車實時動態數據價值很大,通過數據共融平臺,可以推導出路口的全量交通數據,將數據輸入模型中,通過調整參數,‘仿真’出不同優化方案實施之后的交通通行狀況,從而給出最理想的優化方案。優化方案上線之后,濟南交警還可以根據實時的軌跡數據變化,看到配時方案的效果,進行快速迭代、優化,從而讓智慧信號燈不斷進化。”王峰說。
目前,濟南已在20多個路口安裝試用“智慧信號燈”。據介紹,以前交通信號燈的配時方案頂多分早高峰、晚高峰等5個時段,智慧信號燈則更加細化,包括除了早晚高峰、平峰以外的早晚次高峰、次平峰、夜間等11個時段。節假日、從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不同方案。
數據顯示,經十路山大路到舜耕路路段,工作日早高峰平均延誤時間下降10.73%,晚高峰平均延誤時間下降10.94%。多名出租車和網約車司機都說:“濟南高峰期的交通似乎好了不少。”
道路資源精耕細作
路口規劃寸土必爭
不過,智慧信號燈也不是萬能的,治堵還需要其他精細化管理手段。
“比如,互聯網公司并不掌握公共汽車、非機動車、行人的交通數據,而一個路口的交通管理,不能僅僅考慮機動車,行人、電動車等的權益也要得到有效保障。”濟南交警支隊科研所副所長李勇說。
因此,路面交警的經驗和觀察依然重要。在濟南交警內部,有個“神秘”的小冊子,記錄著基層交警出勤時的心得體會和寶貴經驗。
比如,一位民警在執勤中發現一處路口人行信號燈的周期太短,行人在通過路口時會滯留在機動車道上,不但易造成擁堵,更是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這位民警就會將問題記錄后反映到支隊。支隊交通處信號控制研究室的同志對該路口的信號周期進行調整,最終消除了安全隱患。
正是基于交警們的集體智慧,濟南首創了“逆向可變左轉車道”,利用“先左轉后直行”放行模式所產生的道路資源,在道路空間不用增加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左轉車輛的放行數量。在南北道路直行放行時,東西左轉車輛通過開口提前進入逆向車道待行,在左轉綠燈放行時路口左轉車道由一排變為兩排,實現了左轉通行能力的成倍提升。
對于路口時間、空間資源的挖掘,早已到了“寸土必爭”的境地。濟南將左轉待行區和直行待行區進行綜合設置,通過信號兩級誘導,分別提示直行和左轉車輛適時啟動進入待行區,保證頭車行駛到待行區停止線時,相應的信號燈恰好變綠燈,實現了車輛不用停車、一次性通過路口。
除此之外,濟南交警還實施了壓縮機動車道寬度、交通微循環、積極參與道路規劃等精細化管理措施,緩解交通壓力。
濟南交警支隊政委曹鳳陽表示:“隨著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長,道路資源愈加緊張,這就更需要管理者精耕細作,路口更是寸土必爭,一個微小的改變就可能對道路暢通產生積極影響。”
坐公交比開車快
治堵轉向以人為本
為了治堵,濟南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有一個事實卻不得不面對,即隨著地鐵建設的逐漸鋪開,濟南的交通狀況在短期內很難有根本性改變。甚至在地鐵施工的部分地區,會變得更加擁堵。
曹鳳陽表示:交通治堵要先治思想,如果治堵思路還停留在以機動車為中心,僅僅滿足機動車的需求,只考慮機動車通行順暢,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小汽車的增長和使用,對于使用非機動車方式出行的人群也不公平。
因此,濟南近年來的治堵思路逐漸從“以車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
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成了濟南優先保障的對象。本著“交通基礎設施公平化和人物運行效率最大化”原則,按照“行人—非機動車—公交車—小汽車”的順序實施路權分配,將保障行人、非機動車和公交車路權作為治堵突破口,倒逼小汽車向綠色交通轉變。
對此,濟南很多上班族都有很明顯的感受。“公交車有公交專用道,甚至有專門的信號燈,上下班高峰期,開車往往還不如坐公交車快,上班路上常看到公交車不斷超越緩慢行駛的小汽車。”市民高女士說,她最近準備換乘公共交通上下班。
目前,濟南對雙向六車道及以上新改建道路,一直按公交專用道標準進行一次性規劃建設。對現有道路,已完成44條全天候公交專用道和11條高峰限時公交專用道的設置。
對于行人和非機動車等慢行交通,濟南也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寬度、設置非機動車專用道、調整過街信號配時等方式照顧這部分群體的出行需求。
濟南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長王宗巖表示:“治堵是一場持久戰。我們治堵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合理分配道路資源,優先保障大多數群眾的出行權益。從維護行人、非機動車、公交車等綠色交通、慢行交通路權入手,引導交通參與者合理出行,最終達到緩解擁堵的目的。”
(人民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