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瑯琊新聞網
2017-09-10 15:42:09
瑯琊新聞網9月9日訊 (記者 唐霞) 提起南極,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冰山、極光、還是企鵝?臨沂小伙兒張卿川到達了我們難以去到的南極,看到了我們難以見到了冰天雪地里的美景和呆萌企鵝,當然更讓人歆羨和敬佩的是,他在為祖國的科學考察事業承受著嚴寒、暴風等惡劣環境,付出著我們難以付出的努力。
張卿川在南極
張卿川是臨沂河東人,90后,現在武漢大學攻讀博士。他所在的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每年都會派研究生到南極參加科學考察,對此很感興趣的張卿川報名參加了選拔。據張卿川介紹,科考隊員主要分為后勤隊員和科研隊員,后勤隊員主要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進行統一選拔,科研隊員則是由各個派出科研單位進行選拔推薦,然后參加體能測試和身體檢查,達標后就成功入圍。張卿川憑借自己過硬的條件成功入選,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南極考察隊員。
工作中
“我們這支考察隊是2016年11月從上海出發的,11月底到達南極時正處于南極的夏天,考察站區附近光禿禿的山丘一片,和我想象中的冰天雪地差距挺大的。”張卿川告訴記者,在他想象中南極應該都在冰雪覆蓋之下,沒想到夏天的時候還能看到裸露的土地,真真是“實踐出真知”。
阿德雷企鵝
張卿川在南極的科考工作主要內容為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潮汐觀測。科考隊在南極設有GPS和北斗觀測站,需要保證儀器的正常運行,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今年科考隊又成功建立了潮汐觀測站,同樣要保障儀器運行和進行數據處理;張卿川負責的正是這些工作。
冰山月亮
當記者問到在南極科考有哪些不尋常的困難需要克服時,張卿川說,這次南極之旅他們經歷了最高時速超過40m/s的暴風,在這種風力下人根本無法在室外站立,在室內還能明顯感覺到建筑物在晃動;也遭遇了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一到室外呼吸就能感覺到喉嚨和鼻孔里立即結了一層冰,這種低溫環境,就算戴著手套觸摸鐵器還是能感覺到它的冰冷,如果不戴手套那就是鉆心的疼痛;但這些他們所有隊員都一一克服,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離家萬里,環境又封閉,有時也難免產生情緒上的波動,但是大家都會相互開導和幫助。“最不適應的其實吃到的蔬菜越來越少了。”科考隊的菜和肉都是從上海碼頭跟船運來的,運一次就要保證一年的用量,科考隊前期飯桌上蔬菜還比較多,越往后就越少。
極光
雖然有種種困難,但張卿川說這次科考之旅還是快樂和幸福更多。首先,非常喜歡極地方面研究的他終于有機會到南極進行實地科考;其次,南極四處都是美景,冰山,冰雕,極光,還有各種的小動物,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又經歷了極夜與極晝的替換;而且,在南極他過了一個熱鬧愉快的仲冬節,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其他國家的科考隊員。
帝企鵝在爬行
“最開心的是在6月21日過仲冬節的時候。仲冬節在南極這一天是南極極夜的中間,是南極最黑暗的一天,度過這一天就意味著以后黑夜越來越短,光明的腳步越來越近,所以在這一天整個南極的所有科考站的隊員都會進行慶祝,猶如中國的過年。我們在仲冬節和周圍科考站進行大聯歡,真的非常讓人難忘。”張卿川告訴記者,他們預計2018年2月回國,在南極能待一整年多的時間,他表示,在南極生活的這一年,必將會是他終生難忘的一年,他很感激。
成為一個如此優秀的人秘籍是什么呢?張卿川謙遜地說,優秀其實談不上,他感覺自己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很幸運能進入武大南極中心,接觸到極地科考,碰上一個好老師,也得到家里的支持。還是那句老話吧,越努力,越幸運。希望有夢想的人都努力去追,永不放棄。
采訪的最后,張卿川向家鄉的父老鄉親表態,作為一個臨沂人到南極科考他感到驕傲和自豪,他會繼續努力工作,認真學習,也會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同時,張卿川希望家鄉的親人們都保重身體。“等我回去第一個事就是去喝糝。”張卿川用親切的家鄉話和記者說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