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5-17 10:03:05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山東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坐落著眾多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威海臨港區有一家民間博物館,以收藏著150余萬枚不同材質、不同時期、不同形狀的毛澤東像章而聞名。自2009年建館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超過30萬人次。56歲的博物館主人于國杰是當地企業家,和這份“紅色文化”結緣已有30余年。
150余萬枚像章背后記錄年代故事 “這一枚像章直徑1.08米,重達23公斤;這幾枚呢是陶瓷材質……”說起毛澤東像章,于國杰“專家范兒”十足。威海毛澤東像章博物館整整五層樓共計3萬平方米,其中有各式各樣、各個年代、各種材質的像章。
館藏的九成以上毛澤東像章為純鋁材質,還有金、銀、銅、鐵、木、陶瓷、塑料等;形狀除了常見的圓形外,還有長方形、橢圓形、盾形等;小的直徑僅1厘米,最大的直徑達1.08米,重達23公斤。
這些像章都按照不同歷史時期布展,展示了毛澤東一生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身影,從韶山到安源,從秋收起義到井岡山,從遵義會議到延安窯洞,從百萬雄師過長江到建國后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經歷。
“在我看來,這些像章不僅僅是像章,而是一種歷史文化的情懷,是一種精神的鼓舞。”于國杰說,很多像章背面寫有文字,或標注人名和地名,或記述像章流轉的經過,或記錄那個年代的激情。
30年前走街串巷逢人就打聽像章
上世紀60年代,中國掀起毛澤東像章制作和佩戴的熱潮。
出生于60年代的于國杰,是伴隨著紅色文化長大的,在那個物質條件還比較艱苦的歲月,他對于這種特殊的文化符號有著特殊的感情。
80年代初期,20多歲的于國杰開了家小賣部,除了定點經營,還經常拉著架子車走鄉串戶叫賣。“賣貨的時候,逢人就問有沒有像章,拿自己的百貨去換。看到一枚自己特別喜歡的像章,就走不動了。”于國杰說。
這樣的一個愛好很快就成了鄉里鄉親熱議的話題,大家都拿著像章來小賣部換貨品。“我太喜歡像章了,尤其是一些孤品,就是想著一定要得到。”于國杰說。
后來,于國杰的事業慢慢有了發展,他陸續又開辦了鎮辦企業、開過酒廠、辦過服裝廠,到后來進入房地產行業。這些事業的發展讓他的業務也拓展到了全國各地,而這樣的機會也讓他的像章收藏如魚得水。
在收藏過程中,于國杰的精神也感動了很多人。2009年初,淄博退休工人劉在孟老人在了解到于國杰的事跡后,把自己珍藏的上萬枚陶瓷像章捐獻給了博物館。這些像章都是樣品,沒有公開制作發行,極具收藏價值。一位老雕塑家曾珍藏了一枚直徑24厘米的毛澤東像章,在于國杰的拜訪之后,老先生被他的精神感動,將這枚珍藏了近三十年的像章交到于國杰的手里。
像章定為現代文物博物館成AAA級景區
“毛澤東像章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世界徽章史上璀璨的明珠。”于國杰說,尤其是198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文物保護法》將毛澤東像章定位現代文物后,毛澤東像章更具有了特別的紀念意義。
2009年,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紅色文化,也為了讓自己的收藏有一個落腳地,于國杰投資4億元,建設了4.8萬平方米的毛澤東像章博物館以及集教育展覽、參觀旅游、學習研討為一體的綜合體。
整個綜合體由“毛澤東像章博物館”主館和四個副館組成,這里展出的徽章從品種、數量、規模等方面來看,都堪稱是世界徽章收藏界之最。
為了讓整個展館更加專業,于國杰不僅從山東大學黨史研究室聘請專家學者對展館的構造和布置提出建議,同時還從大中專院校招聘了10余人的解說隊伍。2014年,這家博物館獲批為威海首家民辦博物館。
“毛澤東像章博物館不僅僅是屬于威海的,更應該是面向全國的。”于國杰說。
從建立至今,他的展館接待30多萬人次的參觀,還有全國100多家機關單位將此作為教學基地。如今,作為AAA級景區的毛澤東像章博物館及其綜合體已成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被評為威海市文化產業基地。
“創業的過程中是艱辛的,很多時候,當我累了或者疲倦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到博物館走兩步,很快,渾身就又充滿了力量感。”于國杰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孟霏 王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