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5-30 08:16:05
從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修春海擔任濟南軌道交通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正好滿一年。回顧到軌交集團一年來的工作感觸,他用“驚心動魄”四個字來形容;回顧這一年的工作狀態,他用“完美主義”來備注。這一年也是濟南地鐵建設突飛猛進的一年,R1、R3線建設全面提速,泉城人民的地鐵夢也觸手可及。
從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創新團隊到山東省勞動模范,榮譽的取得是泉城地鐵人奮勇拼搏,攻堅克難,不斷創新的成果。成績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記者對修春海的獨家專訪為您揭秘。
一家企業15個博士后,這在濟南不多見
2018年4月3日,在濟南市舉行的高層次人才(團隊)簽約儀式上,修春海領軍的“濟南市地鐵盾構施工災害防控創新團隊”,入圍“2017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創新團隊”,這一榮譽的取得,正是軌道交通集團人才興企戰略的體現。
2017年5月,修春海到任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總經理,他以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投身濟南的軌道交通建設。他是一位專業型專家型的領導,同時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
1988年7月從山東建筑工程學院畢業后,修春海就與濟南城市建設結下了不解之緣,一頭扎到了城市建設的第一線,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深造。
1997年,修春海從德國取得碩士學位以后歸國,把德國先進技術和理念帶到濟南;2010年他又拿到了哈工大的博士學歷學位,五年的刻苦攻讀,讓他在專業領域更有發言權。
工作中,修春海積累了豐富的城市建設實踐經驗,從城市供水到排水,到市政工程建設,再到軌道交通,一步一個腳印,善作善成。
他參與建設的玉清水廠通水以后,為泉水的持續噴涌提供了堅實保障;包括污水廠、污水管網建設在內的全市污水系統的建設提升為濟南水環境的極大改善打下堅實的基礎;后來負責市政道路建設,全市105公里的快速路他參與了46公里。這些工作經驗為從事濟南軌道交通建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讓他在軌道交通建設中如魚得水,盡展所學。
濟南軌道交通建設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龐大系統工程,作為帶頭人,修春海認為人才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一個優良作風,就是注重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修春海說。現在,集團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各類人才達280多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培養基地、工程技術中心、山東軌道交通研究院、壩道工程醫院軌道交通(濟南)分院……一大批科研平臺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目前在站有10個博士后,近期又選聘了5名優秀的人才。“一家企業有15個博士后,在濟南都是不多見的。”修春海說。
人才建設效果顯著,依托R1線工程項目,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申報了國家、省、市科研項目課題立項18項;發表30余篇高水平科技論文;完成60余項發明專利。
實時觀察地下水分布,線網避開泉水
正是依托強大的人才團隊,濟南軌道交通建設中采用了眾多先進技術,這些符合濟南特色的創新技術,為地鐵建設保駕護航。
“前期的科研給工程建設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保障,在濟南特殊的泉域環境下,如何做好工程建設,既要保證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又要避免工程對泉水的破壞,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修春海說。
在他們的努力下,R1線先后穿越既有涵洞3處、河流5條、城市道路12條,成功穿越多條110KV高壓線、南水北調管等重要節點,順利完成上跨濟菏高速橋,小半徑下穿京滬高速、京滬高鐵、京滬普鐵等重大風險源工程……
為了攻克這些難題,地鐵人也在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例如在高架之上建高架,在離地面25米上的高空成功上跨濟廣高速橋;僅用13天,盾構雙線下穿日通行百余輛列車的京滬高鐵,沉降成功控制在1毫米以內;為了適應泉域盾構施工,采取淺埋方式,在地下18米以內敷設,盡量減少對地下水的影響,等等。
修春海透露,近期集團的技術團隊還將開展泉域四維地理信息系統研究。“對泉域內地下水的分布情況、流動情況、季節水位變化情況進行模擬,實時觀察泉域地下水的分布,以便于更加科學地規劃整個線網,避開泉水;施工過程中也更好地檢測地下水情況,遇到問題提前預警,科學處理。”修春海說,這一課題預計年底前就能完成,屆時地鐵線路規劃建設保障將會更加堅實。
與山大組創新團隊,防控盾構施工災害
軌道交通建設難度大,危險系數高,工程建設過程中安全性和建成后穩定運行都十分重要。對此,修春海深有感觸。“軌道交通建設是百年工程、千年大計,我們必須確保質量第一。建設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就是災難性的,因此沒有安全就沒有其他任何一切。”
在軌道交通建設中,由于濟南獨特的地理條件,風險是無處不在的。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去年年底,濟南軌道交通集團與山東大學共同組建了濟南市地鐵盾構施工災害防控創新團隊。這個團隊共22名成員,涵蓋多個學科,包含博士16人。
在他們的努力下,形成了濟南地鐵盾構施工災害防治成套關鍵技術,實現地鐵盾構掘進災害的有效預測和防控,團隊在今年4月入圍了“2017年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創新團隊”。
“團隊主要研究三個方面:一是對巖溶、溶洞、地下水等的勘測;二是針對探測內容,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三是研究盾構施工中的災害防控技術,如如何穿越高風險地段、盾構機如何在地下換刀、施工問題快速處理技術等。”修春海介紹。從勘測到災害防控,這一技術成果成為地下盾構施工的保護傘,在R1線和R3線都得到了有效的運用。
除了技術護航外,濟南軌道交通集團也采取了多種措施,對安全質量進行管控。
以R3線為例,這條線路在繁忙的交通干道上有800米的暗挖段,如果不注意管控就容易產生塌陷,而一塌陷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對這段施工加強了管控和監測,同時對施工工序也進行了科學調整,確保暗挖段施工安全。”修春海說。
喜歡跑現場,去最苦最累的地方
4月27日,修春海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范”稱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這是對他個人工作的認可,更是對濟南地鐵人這一集體的認可。
在日常工作中,修春海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身體力行,喜歡跑現場。“最苦最難最累的地方我肯定要去,有時間我就去工地轉轉,看到問題就立即協調參建單位整改。”
一年來,濟南地鐵建設不斷提速,R1線明年元旦就要通車。“今年年底R3線要實現全線‘洞通’,計劃2020年底通車試運行;R2線建設規劃調整加快手續報批工作,計劃2021年建成通車,爭取2021年底之前R1、R2、R3成網運行。M線也在進行線網優化,抓緊履行上報程序。”修春海說。
為協調加快審批,一年他跑了十余趟國家發改委。“只要恢復軌道交通審批,我們就爭取盡快拿到國家發改委批復,全面加快推進建設。”
對于即將到來的地鐵時代,修春海充滿期待。預計2035年,濟南會形成500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基本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遠期將形成700-800公里的線網規模。“我們相信,未來軌道交通實現網絡化運營,能夠實現與高鐵、有軌電車、無軌電車、BRT、普通公交以及慢行系統無縫銜接,形成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徹底改善泉城的交通狀況。”修春海說。
地鐵人身上背負著泉城700萬市民的地鐵夢,為了早日實現這一偉大夢想,他們正以最大的努力奮斗著。“做每一件事情,必須把它做到最好。”修春海說,精益求精的地鐵人,正在開啟濟南的地鐵時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喻雯 魏新麗 趙夏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