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8-10-10 14:51:10
適合于鹽堿地區種植的中國檉柳
魯網10月10日訊(記者 范金鑫)從沙塵漫天的鹽堿地到如今的綠色之城,所有初到河口區的人們,對這座位于黃河尾閭之地的一大感受就是油洲加綠洲。這里不僅是勝利油田的主戰場 ,更是黃河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生態綠色屏障。
河口區隸屬于山東省東營市,位于山東省北部,渤海南岸,黃河入??诒眰取^屬范圍內生態環境脆弱,歷史因素導致地下水位高,土地鹽堿化程度重,立地條件差,造林難度大,造林成本高,使得這片鹽堿地成為“綠化禁區”。
面對這片貧瘠荒涼的鹽堿灘涂,河口區從未停止過對鹽堿地治理的探索和追尋。20世紀90年代,河口區發展以蘋果為主的經濟林。義和鎮梁家村建成蘋果園千畝以上,成為當時魯北地區發展蘋果生產典型。1998年,河口區開始啟動冬棗發展。如今,河口冬棗暢銷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國各大中城市,冬棗樹也真正成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致富樹”。
河口冬棗為河口區珍貴的果品資源
為改善生態條件,河口區在東部黃河故道上采用植苗與直播造林相結合的方法,大力發展刺槐林,面積達到10000公頃以上,成為我國華東地區最大的人工刺槐林,有力促進了該地區生態條件的改善。近幾年,隨著路域、水系及城鎮綠化力度的加大,白蠟已成為綠色通道建設和城鎮綠化的靚麗景觀和主要樹種。
2007年,針對土地鹽堿化程度高、地下水位高、造林難度大的問題,東營市決定實施以農田、路域、水系聯網為一體的“三網”綠化工程。河口區作為試點縣區,制定出臺了《關于2007-2011年“三網”綠化工程的實施意見》,實行林網、路網、水網“三網合一”的綜合開發,五年累計投入6.25億元,新增林地面積3.34萬畝,綠化面積13.54萬畝,植樹1952.36萬株。
上林下魚抬田造林模式
植樹難,在河口植樹更難。河口區根據不同地塊的鹽堿程度,河口區借鑒“上農下漁”的成功做法,探索出了“先治堿、后植樹,先造地、后造林”等工程造林模式,對低洼鹽堿地實行筑臺造地、臺面造林,同時堅持適地適樹,科學栽植,絕不急于求成,保證了樹木的成活率。
改善地多樹少的自然面貌,改善工作生活的居住環境,享受清新潔凈、生態優美的生態景觀,是河口市民的期盼。在全面提升“三網”綠化水平的同時,河口區加快實施生態林場建設步伐,重點實施孤島刺槐林場建設。作為全市11處生態林場建設試點之一,河口區孤島刺槐林場于2012年開工建設,規劃總面積4.6萬畝,其中,原有林地2.0萬畝,選用高標準、大規格的刺槐、竹柳、白蠟、構樹、榆樹等優勢樹種新增造林2.6萬畝。
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不斷改善全市城鄉人居生態環境,2015年底,東營市通過了全市“三年增綠”建設方案,利用2016至2018三年的時間全面實施綠化計劃。自計劃實施以來,河口區已完成投資4.25億元,新增造林面積12.62萬畝,濕地修復3844.7畝,完成三年總體任務的174%,超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造林規模位居各縣區之首,為建設美麗幸福新河口、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東營孤島槐樹林溫泉旅游區
在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的同時,河口區把提高森林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計劃利用3-5年的時間,著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區域生態綠色廊道建設、森林圍城建設、綠色小鎮建設、綠色村居建設、生態林網建設、濕地修復工程、優質果品基地建設、檉柳封育示范基地建設、植物園休閑觀光工程等10大重點工程,最終構建健康穩定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發揮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中的主體作用。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河口區人民始終牢記誓將荒原變綠洲的初心,通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懈奮斗,在不毛之地的荒原上建成了萬頃森林,為當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精神財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