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8-10-19 08:59:10
“今天教大家使用移動支付軟件,先打開手機的應用市場下載,下載步驟是……”15日上午9點,一節特殊的培訓課程在山東老年大學開講。
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受到了追捧,100多個入學名額,幾分鐘就被“搶光”。這是老年大學第二年開設智能手機培訓班,規模也從最初的一個班25人擴大到現在的4個班120余人。
不想落后時代
老人報班學用手機
15日一大早,85歲的袁秀亭就來到山東老年大學文化館校區,提前為9點的智能手機培訓課做準備。“在老年大學學習了十幾年,唱歌、按摩等很多課程我都學過,現在老了不愿唱了,就來學點生活必需的新興東西。”談起報名學習智能手機的原因,作為培訓班年齡最大的學生,袁秀亭顯然不想“落伍”。
上午9點,智能手機1班準時開課。“用手機中的應用市場,比如,應用寶、應用商店、軟件商店進行下載。下載步驟是打開下載軟件,點擊放大鏡……”王鵬是智能手機班的老師。課上,王鵬通過投影儀現場演示如何操作智能手機,他講解得很慢,且非常細致。一節課下來,相機、鬧鐘、公交軟件、支付寶、微信等,王鵬把手機桌面上基本應用的操作都帶老人們簡單過了一遍。
為什么選擇“智能手機培訓”?對此,記者在培訓班做了個小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回答是不想太落后,“年齡雖大,不能落后時代”、“為適應現代生活,要與時俱進”、“跟上社會進步的步伐,享受智能手機帶來的方便”。
課上學會用外賣軟件
下課直接下單午飯
如今,公交車上、公共場所、餐廳里,不少老人都隨身攜帶智能手機。“很多老人見了面,互相加個微信,不會用手機的老人自己都覺得有些格格不入。”王鵬說,現在移動互聯網是潮流又是大勢所趨,很多老人又不愿麻煩子女,他們迫切地想掌握智能手機的各種功能。
一次課上,王鵬教老人們使用美團等外賣軟件,下課后,幾位老人竟索性不回家,打開手機APP直接下單了午飯。不僅如此,學習完打車軟件,老人也會嘗試自己打車回家。王鵬發現,老人學會新東西后,不僅在生活上更加便利,在精神狀態上也跟之前有明顯的變化,“他們認為自己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人也變得更加自信。”
平時使用智能手機做什么?針對這個問題,有少數老人只會打電話,大多數老人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進行社交、購物支付,閱讀新聞、拍照、打車等。“自己想要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與社會溝通,還想用微信和一些意氣相投的人說說話散散心,還要多看一些正能量的新聞來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識。”楊麗有感而發。
移動互聯網需要
“適老化改造”
在網上流傳著一份“新二十四孝”,其中就包括“提供書報老電影”、“教父母學會上網”等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的行動準則。但是,記者對培訓班老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老人都選擇不向子女求助。
“子女太忙,不住在一起,不會問子女”、“經常向子女求助,但他們會幫我調好,不會耐心講解”、“第一次會耐心,但自己比較健忘,多次求助就會不耐心了。”也有老人表示,自己會向子女求助,他們也耐心教,但是求人不如求己,凡事不如靠自己。
“智能手機培訓班的興起是老人享受現代信息發展成果的一個表現,有了智能手機,老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和社會、兒女的交往更加密切,很多老人都不再孤獨。”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表示。
王忠武分析,當前信息代溝依然存在,老人不甘被信息時代甩的更遠,這也是老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趨勢。老人主動適應社會,社會也越來越重視“適老化改造”,如推出適老化改造裝修公司,建設老年宜居養老社區等,但移動互聯網的‘適老化改造’相對滯后。
老人是“信息困難人群”,王忠武認為,一方面,開發商和相關部門應根據老人的身心情況和接受困難程度,開發“老人版”手機,“字號大、一看就會,降低老人使用的技術門檻”。另一方面,社會培訓層面應擴大針對老人的培訓覆蓋面,給老人以信息啟蒙,把更多的老人領進移動互聯網的大門。
孝敬老人有很多方式,教父母學會上網就是一種。王忠武建議,子女可以把父母多拉進幾個群里,經常給他們清理手機,實在沒時間就給他們報個培訓班,讓老人們也能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從而改善晚年生活質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