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2021-06-14 06:06:06
原標題:萬水千山“粽”是情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新形式、新樣態為傳統節日賦予新活力
萬水千山“粽”是情
“粽子香,香灶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悠悠民謠中,端午節如期而至。
繡荷包、包粽子、射五毒、插艾草、賽龍舟……齊魯大地上,人們在活動、儀式的進行中,感受端午這一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文化為一體的傳統節日魅力,漸漸靠近其文化內涵的“粽”心。
端午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化符號,它總能喚醒每個人最鮮活的記憶。這一天,山東各地普遍流行在門口插艾。鄄城民謠說:“端午不插艾,變個老鱉蓋。”這句俗語用戲謔的口吻告誡人們,在家里插艾草,可以驅蚊蟲和病害;在諸城一帶,人們還用一束艾草抽打屋內旮旯,邊打邊說道:“今日端午節,蝎子你聽著,只許墻上爬,不許把人蜇。”
島上乾坤大,山中歲月長。時至今日,在煙臺長島一些漁村,仍保留諸多端午節古俗:農歷五月初一日是“小端午”,人們會在大門上插艾、插桃枝,并在大門檻上貼一對剪紙黃牛;端午當天,大人給小孩穿上繡有蛇、蝎子、蜘蛛、蜥蜴、癩蛤蟆的“五毒兜”,手腕、腳腕都拴上“五彩線”。
舌尖上的民俗,生命力經久不衰。隨著物流發展、人流遷徙,南北飲食文化交融,諸多獨特口味的粽子在市場上亮相,如翡翠蓮子味、蜜汁百合味、叉燒臘肉味等。工廠里的粽子一年四季不斷,而自己動手包粽子的民俗,仍在山東不少地區盛行。
而今,小小的粽子串起一條產業鏈,包括糯米粽葉種植、粽子生產銷售等。目前,我國在業及存續“粽子”相關企業共5295家,山東排名第二,有499家。有些企業擁抱互聯網,激發出奇妙的化學反應;有的企業與手機游戲運營方合作,推出游戲聯名款粽子,精致且新潮;還有的商家提供多種餡料,消費者可自由組合,螺螄粉粽、水晶粽、“跳跳糖”粽應運而生。
在千百年的沉淀中,端午節文化越發豐厚。由唐宋至今,南北各地原有的端午風俗,逐漸與紀念屈原巧妙地結合起來,不斷散發著忠誠愛國、奉親至孝的價值取向。
當今傳統節日到來時,創意屢次刷新高度。有的年輕人網上過端午,在視頻網站觀看《龍舟祭》《蘭陵王入陣曲》等節目,在網絡上虛擬“端午奇妙游”;在濟南,漢服社高校聯盟的年輕人,與心障群體的孩子們共同制作香囊、五色繩、手工花籃、風箏等,并進行義賣;多地還組織志愿者,到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陪老人共度端午時光;一些地方開展端午詩會、養生講座、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借助動漫、情景劇、短視頻等形式,培植愛國情懷,培育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除穢驅病的健康觀。
萬水千山“粽”是情。新形式、新樣態為傳統節日賦予充沛活力,這些記錄時代、表達真情、充滿創意的活動,也成為端午節華麗轉身的注腳。
(大眾日報記者 盧昱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