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1-09-27 04:56:09
原標題:濟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將非遺融入教學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光明日報
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建校70多年來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近35萬名校友遍布海內外。學校現設23個學院,學科專業涵蓋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10個門類。其中,濟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現有教職工60余人,聘請97位來自國內外知名院校、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的藝術家、設計師、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雙創導師、校外實踐導師等重要職位,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立足社會需求和時代前沿,重視實踐和創新,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在美術和設計教育領域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三十余年的辦學歷程中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在非遺文化傳承的物質文化環境中繼承
濟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秉承“繼承傳統、強化內涵、開拓創新、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打造出跨界協同共享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立足社會需求和時代前沿,重視實踐和創新,為學生的國際視野、系統發展提供重要支持。文化生態學是一門將生態學的方法運用于文化學研究,將文化的存在和發展的資源、環境、狀態及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的新興交叉學科。文化生態視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這些表現形式與文化遺產產生的生態背景、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以及在實踐中發展出的多樣性群落與組成結構,網絡和鏈條及其變遷息息相關。學院一直倡導以實踐教學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中強調物質環境的影響,鼓勵學生走出課堂、進入社會,多看、多聽、多參與,將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在“民間手工藝體驗”課程中,教師帶領學生走入民間和鄉村感受傳統手工技藝的魅力,并將非遺傳承人請入課堂親自教授編織技藝,使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感悟文化內涵,激發設計創造力。在“傳統工藝創新設計”課程中,設計專業研究生多次在老師和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顧問的共同帶領下,參觀考察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同學們可以學習國家級非遺項目柳編、竹編的歷史淵源和制作流程,在各個非遺傳承人的工作室里詳細了解內畫的繪畫方式、多種結藝的編織方法與制作工藝等。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全面增強學生設計實踐的能力,還讓學生認識到非遺文化的發展、變化規律。
在非遺文化傳承的人類生活狀態下發揚
作為擁有科技、人才、創新諸多資源的綜合性大學與非遺傳承平臺,濟南大學在生態學及人類學、社會學、美術設計等重要非遺研究及傳統文化遺產應用領域具有天然優勢,在培養高等人才、以人才優勢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方面具有先天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形式,依托于人而存在,并多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得以延續,因此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來說人才因素顯得尤為重要。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有的傳承發展方式逐漸落后于時代發展要求,濟南大學的非遺傳承教育從文化生態方法出發,從各民族的文化因素構成如生產方式、生活模式、人情世故及風俗習慣出發,不斷研究各民族各地區的非遺傳承新模式。美術與設計學院產品系同學結合專業實習課程考察了龍山黑陶、淄博陶瓷和琉璃、楊家埠年畫、濰坊風箏、臨沭柳編等手工藝非遺,與多位傳承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和學習,并將這些非遺藝術元素融入課程及畢業創作中,設計出了適合現代生活的優秀產品。服裝系同學在章丘三角灣進行傳統民藝考察期間,向山東省非遺項目彩印花布印染技藝傳承人李景春先生學會了手工織布技藝和手工刻板、印染技藝,制作出了優秀的作品,并在美術學院服裝系的民藝考察結課展進行展出。盡管技法還有待提高,但這樣的實踐與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助推非遺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在非遺文化傳承的哲學認知中反思
濟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充分發揮人才層次高、科研能力強的優勢,在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之上,積極將文化哲學的態度、方法與文化生態學視角相結合。文化哲學是一種將哲學思考方式奠基于現實文化之上的當代哲學發展新形態,它提出每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和其他文化圈層相互吸收發展的。不同特質、不同品種的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個動態的生命體。不同文化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關系,促使不同的文化群落形成,這些文化要素共同構成了人類文化的有機整體。近年來,濟南大學加快集人才培養、文化交流、藝術創新、成果轉化的積極探索,美術與設計學院不僅主辦了多期“非遺手工藝研習活動”,而且還組織了關于陶藝、剪紙和編織以及介紹非遺項目的“百花洲傳統工藝項目研習”等多場非遺主題講座。此外,學院還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在“非同凡想”中國首屆非遺創意大賽與“黃河杯”山東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對中國非遺進行富有時代感的詮釋。這些作品圍繞草編、剪紙、陶瓷、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地方民俗文化內涵及時代審美特征,在理論與認識上打破理性認知與經驗主義壁壘,有效推動了非遺成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作者:陳玉)
(廣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