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12-14 15:10:12
原標題: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運河之都濟寧,市區內有哪些大運河遺跡?
來源:人民網
前面談到大運河上的“運河之心”戴村壩和“大運河上的都江堰”南旺分水龍王廟,京杭大運河過了南旺,很快就到了濟寧市區。
濟寧因水而興,其名字的由來也是因為“濟水安寧”而得。京杭大運河貫通濟寧是在元朝,初始的河道和現在也有較大差異,尤其是自濟寧到東平段。元朝挖掘的河道初始“自濟寧開河至安民山,導汶水入洸,與泗沂會”。明朝時期又修筑南旺樞紐,河道又有變化。
濟寧市境內河道有230公里,是京杭大運河依然通航的最北端(去年,東平湖也開始通航),但古運河和現代的大運河發生了較大變化,無論是梁濟運河還是濟寧市區的老運河河道都今非昔比,而被稱為“運河之都”的濟寧,也慢慢淡出了最高司運機構河道總督衙門的地位。
大運河在濟州城內(濟寧主城區范圍)依然保留著古運河的河道,運河之濱的運河人家還能看到昔日運河留下的繁華印記,諸如竹竿巷、太白樓、大閘口南街、東大寺等文物遺存,又有和老運河息息相關的太白湖(北湖)、運河老街等再現運河繁華的新建景點,而其中最為輝煌的則是元明清時期在濟寧設置的河道總督衙門,這可是和京城的吏部、兵部等六大部同級,卻唯一不在京城的正二品署衙,也是濟寧作為運河之都最為靠譜的史證。
河道總督衙門?
在京杭大運河申遺的時,以及今年國家文物局大遺址十四五規劃中,關注大運河的人再次發現了“河道總督署遺址”的名字。河道總督衙門遺址位于濟寧市博物館對過的道門口街(古槐路)。
濟寧在明清時期是大運河上最大的碼頭之一,而河道總督衙門作為相當于水利部的大部,結構相當龐大,內設72個衙門,是濟寧最為運河之都最有力的證據,
河道總督衙門歷經600余年,先后有188任河道總督,其中著名的禁毒英雄林則徐曾在此任職164天,治河名臣潘季訓四次任職。只是清末隨著衙門的解除,現在只有地層遺址,古建筑已經不見了。
據說濟寧要復建河道總督衙門,不知道現在正在建設中的濟州古城是否有它的痕跡。
太白樓?
自河道總督衙門遺址沿著古槐路南行,不遠就到了與老運河并行的太白樓中路,河畔北岸有太白廣場和太白樓,這是濟寧市區運河之濱保留最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太白樓原為賀蘭氏酒樓,濟寧市唐代詩仙李白寓居最久的地方之一,因它常在酒樓飲酒賦詩,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吳興人沈光過濟寧時,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明清時期或許沾了李白的光,太白樓名聲更大,乾隆爺曾經五次蒞臨太白樓,也因此太白樓成了濟寧千年的文化地標。
竹竿巷、東大寺?
自太白樓東行不遠,老運河在大閘口來了一個大拐彎。就在這個拐角處的西南臨河有條著名的巷子——竹竿巷,還有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建筑東大寺。
竹竿巷僅有千米左右,但它包括了紙坊街、漢石橋街、紙店街以及清平巷、打繩巷、永豐巷和大閘口河南街、東大寺、小閘甕城等一大片臨河街區。看名字就知道這是商埠碼頭特有的商貿中心,因當時家家戶戶均經營竹器而得名。現在的竹竿巷是運河古城保存原運河風貌最好的街區,也是活著的運河老街。
東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寺為標準的龍首式建筑群,中軸線上主要有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等建筑。清真寺的建筑布局嚴密,結構合理,工藝精湛,是中國伊斯蘭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太白湖?
沿著老運河繼續南行,過內環高架路之后,這里就到了一片神奇的區域,京杭大運河的三條河道“老運河、洸府河、梁濟運河”縱橫交錯,終于微山湖的南陽湖。但是在注入南陽湖之前這里形成了一大片風光旖旎的濕地——太白湖濕地公園。
太白湖原名北湖,是微山湖最北端的水域,是為了紀念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字太白)在濟寧生活23年而改名為太白湖的。太白湖花紅柳綠,生態宜人,是濟寧重點打造的生態公園,景區內有北湖閣、騎行步道、廊橋、湖心島、游船等眾多景點,現在已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運河之都濟寧,因運河而興,如今和大運河相關的眾多遺存和故事得以延續和發掘,如已經建成的濟州老街和正在建設中的濟州古城。濟寧,曾經運河之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沿著老運河徜徉,或許不經意之間,就有一座運河文化悠久的氣息在彌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