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2-08-04 10:12:08
原標題:濟南兩名高中生國際奧賽摘金
來源:齊魯晚報
記者 潘世金
實習生 史潤澤
從小沉浸于世界地圖
熱愛和責任讓他不斷成長
“我從小學起就對地理非常感興趣,記得五六年級時每天吃過午飯,就會盯著墻上的世界地圖,和同學一邊看,一邊討論。”王康展表示,取得金牌的背后,是他從小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日復一日的積累,以及家人、老師的支持與鼓勵。
高中進入省實驗東校后,王康展經過校內選拔,進入學校地理奧賽校隊,開始了備戰比賽的經歷。王康展說,小學喜歡看地圖的經歷給了自己很大幫助,世界各國的位置、輪廓、重要城市等信息自然而然地印在腦海中,不需要專門記憶就已經爛熟于心了。
從小生長在理科家庭,王康展最初對地理的熱愛就像“墻角的苔花,悄無聲息地生長著”。“2021年10月剛入校隊時,我的成績不是很靠前,但看到身邊老師對我的付出、父母對我的鼓勵以及并肩作戰的同學時,便萌生了一種責任感,想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在全國地理奧賽和隨后的附加賽中都超常發揮,取得了金牌,然后進入國家集訓隊,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地理競賽。”王康展回憶說。
回憶起備戰奧賽的經歷,王康展坦言這也是一次孤獨的旅程,今年3月底居家學習的經歷讓他印象尤為深刻。“除了備戰奧賽,我們還要學習其他學科。每天晚上8點寫完作業后,我會再抽出2—3小時學習地理奧賽,睡前家人已經熟睡,整座居民樓上只有幾盞燈還亮著。”
談起對地理學科的認識,王康展認為,地理是文科和理科的“橋梁”,可能會涉及文科中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等人文科學,也會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知識,這就要求我們用發散思維去研究地理問題,“在興趣的基礎上去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去構建自己的思維‘橋梁’,這也就是地理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
被同學稱作“小飛俠”
在學習中時刻保持熱情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是世界上規模和影響最大的高中生化學學科競賽活動,每年舉辦一屆。本屆賽事采取線上參賽的模式,來自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的326名青年選手同場比拼。
按照大賽規定,每個參賽國家只能選派四名學生參加。今年4月,中國化學會公布了第5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的中國隊陣容。濟南歷城二中的張旭瑞同學成功入選,成為中國隊四名選手,也是山東省唯一入選學生。此前,他在第35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中獲得金牌,保送北京大學。
談起與化學的緣分,張旭瑞告訴記者,從初三上化學課到現在,對化學的興趣是一步一步培養起來的,“從初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到高中的結構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對化學的熱愛日益增加,于是順理成章地選擇開啟化學競賽之路。”
記者采訪了解到,2005年出生的張旭瑞因為頭腦靈活、性格活潑大方,常被同學稱作“小飛俠”。在2021年歷城二中獲得全國化學奧賽金牌的學生中,他是年齡最小的,但他仔細認真,各方面都做得很好。采訪中,“有較強的適應環境能力、接受知識能力與自律性”是學校老師對他的共同評價。
日常學習中,張旭瑞廣泛閱讀《基礎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等書籍,邊看邊給自己提問題,常常一個問題思考兩三天,興致勃勃地與團隊中的同學討論解答。除了平常的比賽和學習,他對魔方也特別感興趣,還原一個三階魔方只需要一分鐘時間,他也在練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我的經驗就是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熱情,因為對一個學科的熱愛才使我能夠一直保持高效,使我能夠在高中學習之余,抽出一次又一次的學習競賽時間,提升我的奧賽水平。”張旭瑞說。
今年9月,張旭瑞將進入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繼續讀書。談到大學生活,他表示,自己打算在大一把英語、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專業課程學好,大二再繼續進行化學方面的學習,未來的專業根據興趣來選擇,也希望在學習過程中堅定目標,將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近日,濟南多名高中生站上了國際奧賽的領獎臺。其中,山東省實驗中學王康展同學在第十八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金牌,濟南歷城二中張旭瑞同學在第5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摘得金牌。
“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學習的?采訪中記者發現,熱愛、專注、堅持是他們成長路上共同的關鍵詞。
張旭瑞同學和歷城二中劉紅梅教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