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3-06-15 10:06:06
原標題:人均體育場地3.5平方米,青島全民健身“提檔升級”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人均體育場地3.5平方米,青島全民健身“提檔升級”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到2025年公益性健身設施超過11000處、每年市級全民健身活動不少于90項——
人均體育場地3.5平方米,全民健身“提檔升級”
“帆船之都”“足球名城”“田徑之鄉”,在青島眾多亮眼的城市名片中,體育元素舉足輕重。在全民健身戰略的深入推進中,青島將加速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離健康青島、體育強市的夢想更進一步。
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體育局制定的《青島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印發,方案以2025年和2035年2個時間節點分階段制定了具體目標,并提出七方面重點任務和配套保障措施。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公益性健身設施超過11000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5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動遍布城鄉,每年市級全民健身活動不少于90項,區(市)級全民健身活動不少于300項。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50%,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3.2名,各級體育社會組織不少于1800家,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95.5%。政府提供的全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體系更加完善、標準更加健全、品質明顯提升,努力爭創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到2035年,與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全民體育健身設施日益完善,智能化應用普遍推廣,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全民健身賽事常態化。全民健身成為賦能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建設健康青島、體育強市的重要力量。
一批運動場館見縫插針地“嵌入”市民生活圈,一塊塊城市空間的“邊角余料”正成為全民健身的“金邊銀角”,一個個便民利民的“8分鐘健身圈”正陸續建成,一場場體育賽事吸引市民參與……隨著《實施方案》的落地推進,在青島,健身空間更加便利,健身活動更加多樣,健身方式更加科學,群眾“健身去哪兒”的問題,有著越來越好的答案。
建在居然之家樓頂的“空中足球場”。
更便利、更普及:
推動全民健身空間載體提檔升級
在市北區康定路10號,大型工程機械設備正在熱火朝天地工作,在此起彼伏的機械轟鳴聲中,陪伴了人們20多年的弘誠體育場將迎來一場“嬗變”。到2024年重新投入使用時,它將變身成為由田徑場、足球場、游泳館、籃球館、健身館、乒羽館、室外運動場等組成的綜合體育運動中心,為居住在周圍的群眾提供更多元的健身場地供給。
弘誠體育場的改造升級,是青島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布局的一個縮影。“青島已連續9年將健身場地建設納入‘市辦實事’,共建成700余處以籠式多功能運動場為主的運動場地。全市累計健身設施已達1.1萬處,基本建成了城市社區‘8分鐘健身圈’,實現了農村健身工程全覆蓋。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3平方米,高于全國的2.62平方米。2023年將新建、改擴建全民健身體育公園10處、健身步道和設施300處,進一步滿足群眾高品質、多樣化健身需求。”在發布會上,市體育局副局長張馨給出的一組數字,描摹了一個全民健身空間資源不斷豐富的青島。
“按照人口要素統籌全民健身服務資源的布局,是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發展的新方向之一。根據常住人口總量、結構、流動趨勢,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源,這是解決公共服務資源供需錯配、推動優質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仉元明表示。
按照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基本原則,《實施方案》提出加快構建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主渠道、有序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打造便捷綠色適宜的全民健身新載體等三項重點任務,持續優化全民健身公共資源的多元供給和科學布局。
加快構建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主渠道。《實施方案》提出優化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環境,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積極開展項目推廣普及;夯實基層社區全民健身基礎,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職能納入社區服務體系、鼓勵成立群眾自發性體育健身組織、常態化開展社區運動會;規范壯大體育志愿者組織,推動全民共享更多體育成果,推動體育系統管理的專業場地設施分時段、分類型向社會開放等。
有序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科學統籌全民健身資源布局,健全農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制度,不斷增強農村體育公共服務資源的供給能力;優化城鄉全民健身功能布局,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與其他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務實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契機,探索建立聯合辦賽體制機制,打造“沿黃體育”城市名片等。
積極打造便捷綠色適宜的全民健身新載體。《實施方案》提出,打造群眾身邊體育生態圈,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資源建設共享健身空間;建設區(市)、街道(鎮)、社區(村)三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城市8分鐘健身圈更加完善;新建居住區建設單位須按照“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公共健身設施;推廣建設綠色、低碳、節能、實用、美觀的體育場館;加快運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進場館管理和賽事服務等。在推動健身場地全面開放共享方面,落實公共體育場館公益性開放補助政策,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及其附屬空間開放;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帶頭開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間,做到能開盡開;鼓勵學校體育設施實行免費和低收費政策對社會開放,已建成且有條件的學校要進行“一場兩門、早晚兩開”體育設施安全隔離改造;新建學校規劃設計的體育設施要符合開放條件;支持鼓勵私營企業向社會開放自有健身設施。
華燈初上,海爾路東側一處夜間籃球場熱鬧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已經成為青島全民健身公共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工具”。即將于6月上線運行的“全民健身一張圖”,被列入全市重點建設的12大數字應用場景之一,將具備全民健身地圖、健身設施一鍵報修、賽事活動發布、健身場館預訂等功能,建成后將有效整合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賽事活動等資源,提升體育公共服務數字化、精準化、便捷化水平。
正在推進中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也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空間的拓展創造了更多可能。《實施方案》提出結合城市更新建設、山頭公園整治、公園城市建設,留足健身場地,建好配齊健身設施。根據城市空間開發結構因地制宜預留健身運動空間,重大體育項目應列入重點項目庫。結合山頭公園環境整治,改造增加體育設施和體育元素,建設全民健身體育公園、戶外活動營地等。統籌推進健走步道、登山步道和騎行道三類健身步道的新建、改造和升級,逐步建立覆蓋全域的步道體系。到2025年,新建和改擴建體育公園12處,形成覆蓋廣泛、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的體育公園網絡。
更多樣、更精準:
帶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多元供給
從2.5萬人參與的青島國際馬拉松等千余項各級各類賽事活動,到全年舉辦超過600場次的社區運動會,越來越多樣的賽事活動體系,讓青島的全民健身活動得以更加廣泛地開展。
辦好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青島馬拉松、海上馬拉松;支持舉辦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國際名校帆船賽(中國·青島)、嶗山100公里國際山地越野挑戰賽等自主品牌賽事;高水平籌劃山東半島城市帆船拉力賽,持續舉辦青島市全民健身節、全民健身運動會、云上運動會、智力運動會、社區運動會、“青島球王”系列公開賽、時尚體育季……《實施方案》“點名”了一批賽事,提出積極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賽事活動體系、夯實廣泛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群眾基礎等兩項重點任務,以異彩紛呈的賽事活動,更精準地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身需求。
積極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賽事活動體系。《實施意見》提出大力開展全民賽事活動,以品牌賽事、重點賽事、群體賽事為引領,構建多項目覆蓋、多層級聯動、多主體主辦、全民參與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辦賽,完善社會力量辦賽備案、監管、評估、扶持制度,適度擴大補助范圍,調動社會力量辦賽積極性,不斷繁榮賽事市場;培育知名賽事活動品牌,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親身參與體驗精彩自主品牌賽事;推動戶外運動健康發展,進一步豐富山地戶外運動產品供給,依托山地、河流、海岸線等自然條件,探索發展潛水、沖浪、滑水、跳傘、滑翔傘等時尚體驗體育運動項目,促進戶外運動助推旅游業快速發展;加強健身運動安全監管等。
夯實廣泛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群眾基礎。《實施方案》提出,落實全齡友好理念,制定實施重點人群體質健康干預計劃,在場地設施建設和賽事活動開展中充分考慮不同群體需求,加強“一老一小”人群體育健身方法的研究和體育健身活動的指導;營造無障礙體育環境,支持完善殘疾人運動訓練和康復設施;培養終身運動者,建立常態化青少年體育服務機制,創建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青少年運動項目俱樂部;提高職工參與度,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為職工配備健身設施、健身器材,基層工會可按一定標準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為職工會員購買健身服務等。
市民在北嶺山森林公園晨練。
從品牌活動到群眾賽事,青島將以豐富的賽事供給滿足不同群體的健身需求,推動群眾賽事活動真正辦到群眾身邊,為群眾參與全民健身提供更多選擇。
更科學、更健康:
推動全民健身科學理念深入人心
5月20日晚的金沙灘啤酒城是一片活力四射的歡樂海洋。在2023青島西海岸全民健身音樂嘉年華暨劉畊宏樂動嘉年華現場,在“全民健身教練”的帶領下,千余名市民組成的跳操團讓初夏的青島夜晚進入了一場火爆的健身狂歡。這一活動之所以能夠“出圈”,不僅在于其讓人耳目一新的“健身+直播+音樂”的形式,更在于人們對科學健身指導和全民健身氛圍的迫切需求。
把健康指導送到群眾身邊,培育更加濃厚的全民健身文化氛圍。《實施方案》提出穩步提高全民健身標準化科學化水平和努力營造人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社會氛圍兩大任務。
穩步提高全民健身標準化科學化水平。《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標準,建立體質監測數據庫,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第三方機構等科研優勢,探索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中的應用;提高全民健身運動專業化水平,規范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機制,加強宣傳普及科學健身知識;深化體衛融合提高全民體質,探索政府、醫院、企業、社區協作服務模式,建立多功能新型體衛融合社區服務站點;建立體衛融合專家資源庫,制定體衛融合復合人才培訓計劃,促進體衛融合項目落地惠民。
努力營造人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社會氛圍。《實施方案》提出培育青島體育文化,講好青島體育故事;實施全民健身文化創作精品工程,傳承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弘揚中華體育精神,提升城市體育文化軟實力,打造一批科學健身傳播平臺,發揮體育明星正能量,加強青島體育文化建設;健全完善激勵體系,深入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常態化開展達標測驗活動,向達標者頒發證書。探索建立全民健身科學運動積分系統,提倡有條件的區(市)發放體育消費券或“體惠卡”,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放大“帆船之都”“足球名城”品牌溢出效應,支持青島傳統體育項目走出去。
可以想見,在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城市氛圍的加快培育下,全民健身基因融入城市發展肌理,將為這座城市注入更多活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到2025年,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公益性健身設施超過11000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5平方米
■全民健身活動遍布城鄉,每年市級全民健身活動不少于90項,區(市)級全民健身活動不少于300項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50%,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3.2名,各級體育社會組織不少于1800家,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95.5%
■政府提供的全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體系更加完善、標準更加健全、品質明顯提升,努力爭創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
到2035年,與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
全民體育健身設施日益完善,智能化應用普遍推廣,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全民健身賽事常態化。全民健身成為賦能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建設健康青島、體育強市的重要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