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03-25 11:16:03
原標題:張村河生態公園初露雛形,核心段一期今年底將部分對外開放
來源:青島早報
原標題:張村河生態公園初露雛形,核心段一期今年底將部分對外開放
來源:青島早報
3月23日上午,記者探訪得知,張村河生態公園核心段一期工程正在全力推進中,預計在今年年底部分對外開放。張村河承載著很多青島人的記憶,此次生態公園建設除了增加眾多特色節點景觀外,還活化利用一些老景觀,讓市民記住鄉愁,尤其是為李家下莊的五棵雪松開辟了一處“記憶廣場”,這個細節讓附近居民紛紛點贊。
過河步棧道已建成
3月23日上午,2024年嶗山區級義務植樹活動在張村河生態公園核心段一期工程現場啟動。“張村河真是大變樣呀。”施工現場一片繁忙,看到張村河生態公園已經初露雛形,前來植樹的市民禁不住紛紛拍照。
張村河生態公園項目效果圖。
在張村河董家下莊施工段,記者看到河道內的淤泥已經清理完畢,中央鋪設了一條彎曲的步棧道,步棧道兩側堆砌了一些高地,工人正在高地四周搭建木頭樁子。河道兩側的堤壩繼續保留著,但是護坡已經全部平整完畢,還栽種上了櫻花、水杉、五角楓等觀賞樹。在西側不遠處正在搭建一處過河橋梁。
張村河兩岸區域開發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曲同嘉介紹,張村河流域面積67.4平方公里,全長21公里,其中在嶗山區河長約17.9公里(占河道全長82%),流域面積約54平方公里,是嶗山區主城區最重要的防洪排澇河道。嶗山區先行實施的張村河(嶗山段)一期綜合治理工程位于嶗山區株洲路片區,西側起點為青銀高速,向東側延伸,終點在松嶺路,河道全長約4000米,寬度150米到480米,總面積約121.63萬平方米(合1825畝)。建設內容包括防洪工程、橋梁工程、管線工程、水環境處理工程、景觀環境工程、智能工程、附屬建筑工程等。一期工程涉及9個社區,分別是李家下莊、孫家下莊、劉家下莊、張村河南、張家下莊、董家下莊、鄭張、張村、文張。
基于總體的目標定位,張村河(嶗山段)一期綜合治理工程要呈現“三區兩軸一園多節點”的空間結構。三區為文化運動區、中央濱水區、河床濕地區;兩軸為創智大道和科創大道;一園即國際人才公園;同時設置了體育天地、兒童天地、濱水綠道、城市客廳、凌云步行橋、服務中心、驛站等28處配套服務設施,能夠為周邊群眾提供充實的休閑、健身、娛樂活動。
張村河生態公園項目效果圖。
“從去年6月開工以來,我們每天安排300多名工人進場施工。目前,護岸已經基本完工,過河步棧道已經建成,大型喬木已經栽種到位,后期還要栽種灌木、地被植物,路燈、亮化、座椅等也將陸續安裝。”曲同嘉說,本次栽種的綠化樹盡量選擇適合青島氣候的物種,有櫻花、柳樹、槭樹、水杉、桂花等,“我們按照成片的模式,有櫻花組團、水杉組團等,呈現片狀的景觀設計。”
濕地+暗夜模式吸引白鷺
不光是河系植物選擇盡量考慮地域特點,在河道景觀設計上也是處處考慮細節。在張村河生態園的園路上,記者看到整條路星光閃閃,曲同嘉說,這是水泥混凝土,因為其中添加了礫石,所以看起來閃閃發光。在張村河生態公園施工中,類似的細節處處可見。就連一處驛站也設計得很巧妙,從外面看跟河道融為一體,走進來才發現是一處休息驛站。
“我們力求把張村河打造成為親水河系,實現人在景中游,讓人和自然完美地結合起來。在生態公園建設中建設了很多親水設施,設計了一處連通兩岸的凌云步行橋,還有一處水面景觀以及步棧道,還把兩側的護岸盡量設計得平滑,讓人們可以更好地親近張村河。”曲同嘉說。
后期,張村河生態公園將借助張村河水質凈化廠二期工程,把更多的中水輸送到張村河上游,啟用中水回用系統,實現在枯水期也能夠碧水長流,不斷提升張村河的生態環境。再加上雨水積蓄,張村河將實現一年四季常青常綠。
“此前我們調查了解到,張村河每年都能招引白鷺前來棲息,我們這次會繼續給白鷺等水鳥營造棲息環境,實現筑巢引‘鷺’。白鷺喜歡淺水區域和濕地,我們修建、營造了很多人工濕地,并且在青銀高速以東二三百米附近設置一段暗夜區域,讓白鷺在夜間可以安靜休息。”曲同嘉說,下一步張村河生態公園將增種一些水生植物,并且將放養魚類,從而凈化河水,以凈化濕地、水下森林等生態手段結合截污、補水、水循環,實現生態可持續性。
保留部分老景觀
張村河生態公園在增加諸多風景線,讓人們“詩意棲居”的同時,還不忘為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原先河道上有一處迷宮堰,是一處呈折扇形的擋河堤壩,在張村河上歷史比較悠久,這次我們對這處老景觀予以保留,未來將升級形成一處水面景觀。”曲同嘉說。
張村河生態公園項目效果圖。
李家下莊社區有5棵雪松也被特意保留下來。“前期我們在施工調研時,社區很多居民都提議保留下這些雪松,這5棵雪松已經有30多年歷史了,我們尊重了居民的意見,并且為5棵雪松專門開辟了一處休閑小廣場,起名就叫‘記憶廣場’。”隨后,曲同嘉領著記者來到“記憶廣場”,只見5棵雪松樹的樹干遒勁有力,在河道南側成為一處標志性景觀。
“不光是這5棵雪松樹,在前期張村河城市更新進程中,對于現場留存下來的一些老樹,我們也會盡量移栽到河道兩側,讓這些大樹更好地生長。你看在河道景觀小品中堆放的一些大石塊,這些都是嶗山石,還有一些嶗山河道的鵝卵石,我們也取來一部分,建成石籠擋墻,讓它們成為張村河生態公園的景觀石。”曲同嘉告訴記者,除了必要的原路、驛站、河道外,區域都要實施綠化,這里將成為青島市區一處千畝面積的綠化景觀帶。
按照目前的工程進度,樣板段工程南岸段預計在今年8月初步具備交付條件,計劃在今年年底部分對外開放。北岸預計在明年對外開放。
二期工程分兩段,一段西起海爾路,東至青銀高速,長度1.8公里;另一段西起松嶺路,東至九水東路,長度約41公里。二期工程后期也將啟動施工。
五橋橫跨張村河
“你看西側是正在建設中的科苑經五路橋,該處過河橋兼顧交通和景觀雙重功能,為此我們采取一體化澆筑模式,營造出‘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的氛圍,橋建成后將成為張村河上的一道風景線。”曲同嘉說。
張村河生態公園共要規劃5座過河橋,除了科苑經五路橋之外,還在科苑經七路、科技園五路、新南路、棗山東路上分別架橋,五橋橫跨張村河,五橋都是景觀橋。根據此前公示信息,科苑經五路橋梁位于規劃科苑經五路跨越張村河處,設計為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長113米,雙向六車道,人行道寬度曲線變寬。記者從施工方展示的效果圖上看到,科苑經七路橋最具視覺沖擊力,這座橋是一座斜拉橋,有多個細長的支撐塔和拉索。橋梁中央上方有一個巨大的拱形結構,其上覆蓋著白色的網狀結構。科技園五路橋的橋梁造型靈感來源于水滴落下的那一瞬間。新南路橋的設計理念來源嶗山文化傳承,棗山東路橋的兩側設計了曲線形造型。
/鏈接 /
嶗山12個老舊小區
改造3月底全開工
近日記者從嶗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今年嶗山區啟動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計劃對12個老舊小區(樓院)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改造計劃于3月底全部開工,將完善小區配套設施,提升居住環境,讓一個個老小區“靚”起來。
作為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今年嶗山區計劃改造老舊小區(樓院)12個,共計85棟樓座,計劃投資額2.46億元,惠及居民3304戶。力爭在汛期來臨前完成屋面防水及樓體修繕,8月底前全部完工,實現小區整體環境的脫胎換骨,讓“老居民”也能享受到“新生活”。(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姜丹寧 通訊員 曲同嘉 魯雪嬌 臧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