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日報
2024-05-11 09:28:05
原標題:曾經的濟寧郭城,你聽說過嗎
來源:濟寧日報
原標題:曾經的濟寧郭城,你聽說過嗎
來源:濟寧日報
濟寧古稱任城縣,縣城有三,分別是西漢城、北魏城、金代城(又稱濟州城),濟寧郭城是環(huán)繞縣城之外的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伴隨著歲月的演進,新中國成立后的城市日新月異,尤其是1992年之后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寬,拆舊建新,古城及其街道消失,人們的古城記憶逐漸淡忘。
為留住歷史,留住鄉(xiāng)愁,在近年來多次的現(xiàn)場走訪,查閱《州續(xù)志》《濟寧縣志》,以及長者的回憶錄,對照考證,濟寧郭城走向、遺址清晰如昨。
文獻記載
民國十六年《濟寧縣志》載,濟寧郭城始建于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為防鄆城人徐鴻儒領導的農民起義而建。清代咸豐九年(1859年),捻軍起義隊伍又來到濟寧,因而濟寧知州盧朝安又行復建。
復建后的“環(huán)城外郭周長三十二里:曰濟安門、曰忠信門、曰王母閣門、曰興隆門、曰順河門、曰關帝廟門、曰文昌閣門、曰觀音閣門、曰演武門、曰太平街門、曰通濟門、曰望魯門、曰碧霞門、曰常青門、曰都順門、曰永安門、曰阜安門、曰永通門。初建時垣高八尺,底寬一丈六尺至二丈五尺,頂寬六尺一寸不等。寨門不過丈, 府河、月河及支津為壕,唯碧霞、常青、通濟、太平街、演武諸門不當河流,皆添挖支壕,深八尺,寬三丈,底半之。今則墻垣漸塌,壕亦常涸矣”。
清末民初一丈為10尺,1929年前,1尺約當32厘米。此外,各門之外的城壕上均修有吊橋,后改為石橋。郭城周長16公里,高2.56米,將原有的濟寧州城連同舊城外形成的居民區(qū)一并圍護其中。
其平面為北窄南寬的吊鐘式圖形,大多墻段彎曲,少有直線。由此也可得知,明代晚期的城區(qū)已可達南北約2.5公里,東西約2公里,共10平方公里的城市規(guī)模。越河之南的七鋪、南辛莊、柳行、博古莊,以及北關、東關、東南關等村落,早在元代已經形成,18個城門就是城內通往外界的門戶。
郭城走向
越河,又名月河,古人也稱濟河,往西北流入老運河。這里就是郭城的西北端,在兩河交匯夾角地帶稱作濟安臺。郭城起自濟安臺,越河作為護城河,城墻順越河東南行,過濟陽橋東去,至今日的吉安小區(qū)南門外折向南,順濟陽南街(民國年間墻體坍塌,后改為此街)南行繞博古莊村西,至村西南(今匯景園小區(qū)西南)折向東,這是郭城的西墻。
直線東行過忠信門(今中心閘南200米處,盛景園小區(qū)與柳行新村之間的小街南端),東行穿越今南池公館,至南池公園西緣九龍橋。上述南墻外及博古莊村西的護城河尚存,2013年經修整疏通,命名為“秋水河”,往東注入南池水域。
秋水河之名來源于杜甫《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中的“秋水通溝洫,城隅進小船”之句。自九龍橋沿王母閣湖(今稱南池公園)北行再折東,又折南,繞湖三面約長2000米。在王母閣湖東的郭城上置有城門,名叫王母閣門,便于巡湖人員的出入,地在今日來鶴巷街的西端。
順今日王母閣路南行,至今日南苑高架橋北端,是古代郭城的興隆門,此門是南墻上的城門之一,通往湖岸及城南許莊一帶的交通要道,因在明清時期的興隆屯(今興隆社區(qū))之南而得名。
由此門沿今日車站西路北緣,東去至運河西岸(今洋橋西北角),就是古代郭城上的又一座南門——順河門,因順運河而得名。運河東岸的一座南門名叫關帝閣,或稱關帝廟門,位置在今日運河路高架橋的北端,出門往南是通往趙村、石佛、魯橋等東南鄉(xiāng)的大道。關帝閣東行約40米北折,就是郭城的東城,現(xiàn)存的小府河(即東支,北至棗店閣街東)就是東城的護城河。
東城南起自津浦北街小區(qū)之東的順河路(順小府河)南端,小府河內側就是城墻。北行稍東,過土門子街小橋,即進入濟寧醫(yī)學院老院區(qū)。北行文昌閣門,在今第一人民醫(yī)院門前往東150米的健康路上。
北行即郭城的又一座東門觀音閣,在今解放路與小府河的交匯處內側,今肖家園小區(qū)的東北處。北行至演武門(省三建公司往西,今七中西側,東西向的文家園路經由此門),因門外東北是清代、民國年間的大型演武場,故名。
北行穿越原任城區(qū)政府老院、太白路、原市中區(qū)政府老院,到達半截閣門(又稱太平街門、春秋門),此門在今半截閣街的東部、建設路西50米處,它西接馬驛橋街,東連劉莊路。
郭城再北,西折至楊家壩(今粉蓮街橋南)跨河,今存壩北的小府河即護城河。北行是又一座東門——通濟門,即今紅星路上的市委東、府河西側。再北是望魯門,即今日秦莊路與小洸河交匯處的石橋內側,小洸河即護城河。
秦莊西的小洸河往西,至大石橋東300米處北折,今體育館西路為城壕,壕的內側為城墻。體育館路北端西折為北墻東門,名為碧霞門,又名天仙閣、天妃閣、奶奶閣,在今廣電大廈正南的常青路之南,今日的益民東區(qū)南北向街道,即通過此門北去,可至李營、新驛、寧陽等地。
碧霞門西行是北墻上的洸青門,在今教育學院路南,因城外有常青觀而得名。常青門西行約30米南折,即三官廟古槐,是郭城拐角護城河邊的古木。這株古槐正處在城壕內西墻外的中間地帶,有幸保留至今,今稱古槐路北槐。
南去約80米即都順門,是城內外的又一通道,該段的西門。順今日古槐路東側南行,到達又一座西門,名曰永安門,在牛市村東(今古槐路上)。永安門外的護城河于1999年古槐路北延時,路東側尚存淺溝遺痕。
郭城南行至大石橋西120米處跨洸河,該墻在今存小洸河內側前行,至今日夏橋東為阜安門,是西墻上的南門。郭城順小洸河內側南行,與古運河交匯處,又沿古運河北岸西行,直達今濟安橋西的永通門。該門與濟安臺上的濟安門隔河相望,兩門中的一門在運河北岸,一門在越河北岸,郭城首尾相接于濟安臺南北。
遺跡簡述
郭城為土筑,失修于清末。民國以迄今日,一百多年的風雨剝蝕,人為取土,尤其歷次城市改造,擴路填壕,屬于墻垣筑土已完全消失,唯獨護城河及城門外的石橋尚有遺存。
據調查,新中國成立初期尚存的墻段或土阜有:博古莊村西、柳行村南、順河門、土門子橋周邊、觀音閣、北關村東、郭家花園小區(qū)北、土城村西等。
民國十六年《濟寧縣志》載:“府河、月河及支津為壕,唯碧霞、常青、通濟、太平街、演武諸門不當河流,皆添挖支壕”。是說,除上述幾門的護城河是建城時新挖的之外,其余墻段均利用了原有河流或支津。今存的護城河有:濟安臺至吉安小區(qū)南門外的月河(越河),博古莊村西轉南池公館東的秋水河,津浦街北區(qū)東南轉經老醫(yī)學院內直北的棗店閣小區(qū)東側的小府河(東支),楊家壩北行又西折、南折的小洸河。
以上護城河內側就是郭城,河與城的間距在10米至20米。尚可指認郭城門外石橋位置的是:濟陽橋(今濟安臺村月河上)、文昌閣橋(汽車南站西小府河上)、觀音閣橋(解放路小府河上)、紅星路橋(市委東小府河上)、秦莊橋(小洸河上)、夏橋(小洸河上)等。
①夏橋:郭城西墻上的阜安門舊址
②郭城西北角的古槐:今古槐路、常青路交會處
③秋水河:南墻外護城河,為博古莊村西南
④郭城南墻外護城河:今南池公館之西河段
⑤郭城地圖(外圈):1949年濟寧城區(qū)行政圖
⑥通濟門外的護城河:市委東
⑦忠信門:南墻上的城門,在今柳行村南
⑧濟陽橋:郭城濟安門外的護城河
■本報記者 劉帝恩 攝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