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沂蒙晚報
2025-03-06 10:57:03
原標題:讓臨沂消費“慢變量”變身經濟“強引擎”
來源:沂蒙晚報
原標題:讓臨沂消費“慢變量”變身經濟“強引擎”
來源:沂蒙晚報
□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鵬 胡志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把擴大國內需求擺在首位,強調“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全國商貿物流之都,臨沂正憑借“商貿名城”的獨特稟賦,積極探索消費提振新路徑,把握消費升級帶來的機遇。
夯實消費根基:
讓百姓“錢袋子”鼓起來
在人流不斷的金雀山夜市,攤主老張熟練地翻動著滋滋作響的煎餅果子。他的手法熟練,攤位前排隊等待的人群中有不少是他的老“客戶”,“我在這里干了兩年多了,老家的幾個伙計覺得這個生意不錯,今年也來這里落了腳,開了自己的攤點?!?/p>
在費縣探沂鎮木業產業園,34歲的李先生今年學到了新本領。作為從其他職業轉型的數控操作員,他參加了政府主導的 “技能夜市”培訓:“晚上學CAD制圖,白天上崗實操,3個月就出師了。人到中年,又學了一門新手藝?!睌祿@示,2024年臨沂市共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0.9萬人次,其中創業培訓0.2萬人。
此外,在“互聯網+”的助推下,求職就業形勢也迎來了很多新變化,直播帶崗就是其中之一。找工作的途徑不僅有直播間,“掃一掃”也能找到理想崗位。沂河新區推出“幸福沂河?碼上就業”微信小程序,求職者只需掃描二維碼,提出就業需求就可以免費匹配到相應崗位。
讓每個煎餅攤主都有固定收入,讓每個求職者都能找到適合的崗位,這才是消費提振的根基。2024年臨沂市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6%。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5.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8%。這表明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增長速度較快,反映出鄉村消費市場的潛力正在逐步釋放,對整體消費提振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暢通消費動脈:
構建“買全球賣全球” 的商貿生態
踏入好多寶供應鏈選品中心,超萬平方米的倉儲式大廳映入眼簾。3萬多種小商品有序陳列,從精巧發圈、俏皮掛件,到鍋碗瓢盆,品類齊全,價格從1元至10元不等,涵蓋生活各方面。每日,數以百萬計的2元類目小商品由此集散,發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海外。該選品中心作為臨沂小商品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為本地豐富的小商品資源搭建了高效的流通平臺,有力推動了臨沂小商品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如此高效的物流,源于臨沂出色的物流樞紐建設。蘭田智慧物流港園區,依托天河超算與中國移動技術,搭建“商倉流園”一體化數字管理平臺,精準定位、智能調配貨物。這座投資12億元的智慧樞紐,線路運力覆蓋34個省、區、市,直達84個重點城市區縣,擁有426條物流專線。園區年物流量達2200萬噸,流通貨物價值1500億元,其“智能云倉”系統正逐步向周邊國家推廣,助力臨沂物流走向國際。
在臨沭,傳統柳編產業借電商直播東風,通過“市場采購+跨境電商”模式,產品銷往法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臨沭縣各村落,家家門前整齊碼放金黃脫皮的柳條。在柳編加工點,女工們圍坐一起,熟練編織柳編產品,邊干活邊話家常。全縣2000余個加工點,帶動近10萬人就業。同時,柳編技藝傳承實現老、中、青、幼全年齡段覆蓋,為滿足海內外訂單筑牢人才根基,讓傳統產業重煥生機。
這種蛻變印證了國務院《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臺經濟的指導意見》的前瞻性——當臨沂的“商倉流”優勢插上數字化翅膀,“買全球賣全球”的商貿生態便成為消費升級的強力引擎。
激發消費活力:
從“流量經濟” 到“留量經濟”的躍升
沂州里,身著飄逸漢服的少女,邁著輕盈的步伐前行;與此同時,充滿活力的電競青年戴著潮流耳機,穿著個性十足的電競服飾,匆匆而過;在街區的“瑯琊光影館”沉浸式劇場內,觀眾們手持“通關文牒”,全身心地投入到破解劇情謎題之中。這種“文化+科技”的混搭模式,讓傳統商業街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到博物館過大年”今年春節期間格外火爆。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內,帶有臨沂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其中各式文物造型的冰箱貼最為熱銷。據工作人員介紹,大部分游客逛完展區,都會買一些紀念品拿回家分享給親朋好友,火爆的流量也帶動銷售額同比增長33.8%。
消費場景的重構,臨沂沒有隨波逐流,除了“消費券狂歡”,還通過創新激活深層需求。在空間再造上,積極推進城市社區建設,2025年全市新增完成3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早餐車冒著騰騰熱氣,新鮮的早點香氣四溢;生鮮柜里擺滿了各類水靈靈的蔬菜水果;社區養老中心溫馨舒適,老人們在這里悠閑地享受著晚年時光,這些元素有機融合,極大地便利了居民生活。在文化賦能方面,“紅色文旅+劇本殺”“非遺工坊+研學游”等跨界組合精彩紛呈。游客們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深度沉浸其中,日均停留時間從原本的2.8小時大幅延長至4.5小時。
在沂南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都市白領李女士正帶著孩子穿梭在草莓園中。她一邊耐心地教孩子如何辨別成熟的草莓,一邊享受著這難得的親子時光,消費正從傳統的“實物型”向注重體驗的“服務型”轉型在此具象化。
筑牢消費保障:
織密民生服務的“安全網”
在消費場景重構與創新發展的進程中,深層的保障來自制度創新。針對預付卡亂象,臨沂推出“資金監管+保險托底”機制,教育培訓、健身美容等行業的預付資金全部納入銀行存管;在食品安全領域,智慧監管平臺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掃碼即可查看蔬菜的施肥記錄和物流軌跡?!艾F在買肉都看‘溯源碼’,吃得放心才能花得痛快?!笔忻駨埮吭诰胖莩羞x購時感慨。
社會保障網的織密,則為消費注入“穩定劑”。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1萬個以上,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6億元以上;全市建成14處示范性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7000戶;為10萬名優撫對象提高補助待遇標準……臨沂市委、市政府聚焦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2025年著力辦好20項重點民生實事。
記者手記:
臨沂,商貿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古代,就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如今,站在蒙山之巔俯瞰臨沂,歷史與未來的光影在此交織,正以開放的胸襟擁抱消費新時代。
提振消費絕非簡單的政策刺激,而是需要構建增收有門路、流通有效率、場景有魅力、權益有保障的生態閉環。當就業培訓延伸到夜市攤點,當跨境電商貫通田間地頭,當保障服務扎根鄉村集市,消費這個“慢變量”才能真正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在擴大內需的國家戰略框架下,臨沂這座千年商埠的探索,既是對“商貿基因”的傳承,更是對新發展格局的主動適應。展望未來,隨著臨沂在消費領域的持續創新與探索,有望在全國消費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