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3-24 11:23:03
原標題:第一屆全國傳統建筑設計類競賽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舉行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第一屆全國傳統建筑設計類競賽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舉行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齊澤文 通訊員 張廣進 濟南報道
3月22日,第一屆全國傳統建筑設計類競賽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舉行。該競賽由傳統建筑和民族建筑領域唯一的全國性一級學術社會團體——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指導、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裝飾公司主辦、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承辦,來自北京、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海南、陜西等9個省區市的7支職工組代表隊和7支學生組代表隊參加競賽。
河南省鄭州市“亳都·新象”項目
此次競賽,以“亳都項目深化設計專項”為副標題,以鄭州城發集團開發建設、中建八局二公司裝飾公司承建的鄭州亳都·新象項目中的5號地塊戲樓為賽題,要求參賽團隊采取計算機輔助設計方式,在3小時內完成符合中原建筑傳統形制、材質規范、具有施工可行性的戲樓設計方案。
鄭州亳都·新象項目位于鄭州商代都城遺址片區,東臨商代城垣遺址,西臨全國第二古老的文廟,占地約46畝,地上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由15所主題院落組成,圍繞商城墻、文廟等文化遺存,打造集高端非遺、大師工坊、合院餐飲、工藝美術品、民宿于一體的特色文化商街,是鄭州市首個以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城市更新項目。
鄭州商代都城即亳都遺址是世界范圍內現存同時期規模最大的王朝都城遺址,也是王朝典制開創之地、青銅時代成熟之地、中華漢字尋根之地,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亳都·新象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設計、承建單位貫徹“守正創新,賡續文脈”的理念,對歷史文化場景進行統一和協調,使新營造的街區與周邊遺址及歷史建筑一脈相承,每個院落都將現代建筑工藝與傳統建筑風格、歷史文化韻味巧妙糅合,打造出“歷史文化場景+現代商業體驗”的復合型城市活力空間,2024年首次亮相后即在全國建筑遺產保護和仿古建筑營建界獲得普遍贊譽。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會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辦公廳主任李春林全程出席競賽活動,并在競賽閉幕式暨頒獎儀式上講話。李春林對這次競賽的成功舉辦和參賽單位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祝賀。
李春林介紹,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1995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建設部批準,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一級學術社會團體,是傳統建筑行業唯一一個全國性一級社團組織,曾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民間組織。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成立三十年來,一直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發展民族建筑事業、弘揚民族建筑文化為宗旨,致力于提升民族傳統建筑的保護、利用和科研水平,為全國傳統建筑領域的技術發展和行業建設做了許多工作。
李春林指出,研究會指導組織這次競賽,邀請了國內從事傳統建筑設計施工的10多家企業和開設古建筑專業的5所高校參與,對于加強參賽各單位間交流合作,提高傳統建筑設計水平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李春林欣喜地說,研究會發起這次競賽帶有試點性質,各參與單位的積極響應、熱忱支持和參賽中表現出的較高水平,讓我們看到了舉辦傳統建筑設計競賽的重大意義和美好未來。
除這次為獲獎隊伍和選手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外,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還將在今年秋季在四川宜賓李莊召開的學術年會上向獲勝單位、參賽院校及指導教師頒發榮譽證書。李春林宣布,自今年起,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將每年發起一屆競賽,逐步辦成一個國內最高標準的傳統建筑設計類賽事。
21日傍晚召開賽前專家會,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國強向與會嘉賓簡要介紹了該校以培育建設類高技能人才的辦學特色,介紹了將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打造為特色專業所做的主要工作,認為這次競賽以實際項目作賽題、邀請業內頂級專家擔任裁判,體現了指導單位和主辦單位的高瞻遠矚和嚴謹務實,對于提升仿古建筑設計施工水準、推動傳統建筑領域產教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組從專業視角出發,強調競賽應結合亳都項目的文化背景與工程需求,確定以歷史文化價值與現代工程實踐相結合的雙重維度評分體系,明確了競賽須提交設計方案的構件加工精度、施工規范匹配度等技術標準,明確了由“方案提交——現場答辯——專家會審”三階段組成的全流程評審機制。
22日上午,第一屆全國傳統建筑設計類競賽(亳都項目深化設計專項)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建筑裝飾藝術系實訓基地舉行,各參賽團隊如期提交了設計方案。下午,競賽閉幕式暨頒獎儀式在實訓基地舉行。
張國強代表承辦單位致辭,他指出,這次競賽以“亳都項目深化設計”為賽題,不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比拼,更是傳統與現代、保護與創新的深度對話。張國強希望,各參賽單位特別是參賽團隊以這次競賽為契機,既要守護“夯土為墻、雕木成梁”的營建智慧,也要回應低碳環保、智慧宜居的時代需求;既要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層基因,也要探索傳統空間與現代產業的融合路徑。
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主任、國家級官式古建筑技藝傳承人、古建修繕和大木作業界泰斗、研究館員李永革出任競賽專家組成員并對參賽作品進行點評。李永革指出,傳統建筑凝聚著傳統建筑匠人的智慧,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舉辦此類比賽,以賽代訓、以賽促學,能使參賽選手將古建筑營造知識、技能與實際操作相銜接,避免出現仿古建筑設計施工和歷史建筑修繕中的眼高手低現象,有利于提高從業人員和學生的技術技能,促進古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教授、中國建筑學會理事胡偉出任競賽裁判長并宣布各賽位成績。儀式主持人、山東建院建筑裝飾藝術系主任張廣進宣讀獲獎名單,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秘書長楊東生等專家組成員為獲獎選手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經參賽團隊激烈角逐和專家評委嚴格評審,北京市古代建筑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趙金威、來顯卓獲職工組第一名,湖北銘振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余志勇、郭唐霞和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高媛媛、姜林杰分獲第二名、第三名;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學生王明玄、譚佳碩(指導教師為任娜娜、夏天)獲學生組第一名,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余林澤、曹晨俊和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閆新源、王帥格分獲第二名、第三名。
中建八局二公司副總經理李雯出席競賽閉幕式暨頒獎儀式并作總結講話。李雯對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各位專家、承辦單位、參賽單位表示感謝,對獲獎團隊表示祝賀,提出繼續主辦傳統建筑設計類競賽,且有決心、有信心將該競賽辦成全國此類競賽的一流賽事。
競賽期間,李春林和專家組、裁判組部分成員及參賽院校指導教師在山東建院校內參觀了全國高校唯一的中國古建筑構件展館——山東古建筑構件博物館,對館內歷史悠久、美輪美奐的展品給予高度評價。
北京園林古建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峰亮,北京市文物建筑保護設計所建筑師黃玉潔,中建八局二公司裝飾公司古建技術顧問張勇、古建設計負責人李恒出席競賽活動并點評參賽作品;三亞學院、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建筑北京楊子玉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山西古建筑集團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徽語古建園林(安徽)有限公司、山東弘通建材工程有限公司、山東慶宸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派員參賽;中建八局二公司裝飾公司鄭州亳都項目經理徐慶迎,山東建院建筑與城市規劃系副主任許念勇、建筑裝飾技術專業負責人張福棟和青年教師魯聞君、潘婧婧、馬亞以及部分學生承擔競賽服務工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