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4-25 11:30:04
原標題:中質國檢磁吸上下游企業集聚煙臺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中質國檢磁吸上下游企業集聚煙臺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邢金鈺
本報通訊員 李曉 曲建宇
“濰柴弗迪項目的簽約時間是2023年11月,在此之前,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中質國檢)就已經落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了,進一步增強了園區的產業額配套吸引力。”煙臺高新區福山園掛職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張洪瑤介紹,中質國檢項目已與濰柴弗迪項目簽訂了千萬元訂單,可為企業節省近億元的設備投資。
“目前,項目設備正在有序進場,5月份將安裝調試,7月部分車間將投產試運營。”中質國檢項目基地負責人介紹,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中質國檢項目已初具規模,建設正在提速。“項目投用后,園區內企業可實現‘足不出園’完成檢測,將大幅降低檢測所需的時間和成本。”
站在中質國檢辦公大樓向東北眺望,映入眼簾的便是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該產業園內,濰柴比亞迪合資的電芯生產項目與濰柴獨資建設的電池PACK、電機、電控、電驅總成等核心部件項目并肩而立。緊臨的是發布全球首款基于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準固態圓柱電芯的創明電池項目。此外,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也位于附近,東星磁材等一批鏈上重大項目也在此集聚。
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水平迭代升級,汽車質量檢測已經成為支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保障汽車產業供應鏈安全的核心問題。張洪瑤表示:“建廠開工易,尋求檢測難。我們提前謀劃,精準引入中質國檢,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技術、研發、檢測等領域提供全方位支持。傳統汽車新車型檢測周期長達3-4年,而新能源汽車幾乎年年推新,檢測周期短,對地方檢測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悉,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已達50%左右,但商用車新能源化滲透率在20%左右。3月底,濰柴弗迪(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首臺電池產品下線,為中國新能源商用車行業帶來了更高端、更先進、更專業的動力解決方案。張洪瑤介紹,該類產品與中質國檢的檢測重點高度契合。
中質國檢重點聚焦智能駕駛和商用車的檢測領域,投用后能夠全面滿足新能源汽車全車零部件的檢測需求,同時兼顧研發與生產,為汽車零部件企業裝上“智慧大腦”。整車檢測技術研究中心室主任施佳梅介紹,實驗室配置了一套先進的商用車防護試驗臺,該試驗臺采用機械自動化和數據處理分析軟件的核心技術,能夠高效、準確地驗證車輛防護裝置是否符合法規標準要求,為商用車客戶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安全保障。
“項目建成后將達到交通運輸部和工信部對于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標準要求,成為第9家國家級汽車檢測基地,全省唯一國家級汽車研發認證公共服務平臺。”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服務整車出口認證,能夠滿足歐洲CE、澳大利亞ADR等國際出口認證市場準入測試需求,助力整車直接出口海外市場。
中質國檢項目輻射帶動作用大,將為中國重汽、上汽集團、一汽解放、比亞迪、吉利等知名車企提供多元化的檢測服務,服務半徑從膠東半島延伸到華北部分區域。張洪瑤表示:“中質國檢不僅便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及煙臺企業就近檢測,也將形成一個很強的‘磁場’,吸引高技術企業進駐園區,產生集聚效應。”
產業生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能夠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中質國檢項目便是服務煙臺汽車產業鏈的高能級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檢測認證與鏈主企業緊密融合,打破了傳統‘重產業、輕生態’的困局。”張洪瑤表示,“項目投用后,將助力企業研發中試、提升質量、加速創新,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研發檢測水平,為產業生態構建貢獻力量。”
目前,煙臺市已成功落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級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創新中心、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新能源汽車電驅動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平臺,汽車產業鏈已擁有現代汽車研發中心、國家機動車配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12個、省級72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