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全面反映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的生動實踐,山東廣播電視臺傾力打造了五集紀錄片《大遷建》。真實記錄灘區干部群眾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向世代為害的“黃患”發起挑戰,通過村居遷建、防洪安居以及產業扶貧等一系列治本舉措,徹底改變60萬灘區百姓苦難命運,譜就新時代灘區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恢弘史詩。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0日訊 在菏澤東明縣長興集鄉找營村之間穿行,宛如穿行于山谷之間一座座參差不齊的房子建在高低不等的土崗上,土路溝壑縱橫交錯。
村民劉進濤回憶,過去都是一車一車東西拉到高臺:“我這一輩子蓋過五回房,黃河水一出來把房子淹塌了。淹塌了,臺子重新再墊。墊好再蓋,蓋好停幾年,臺又淹塌了。”
墊臺蓋房,這是灘區百姓在長期與黃河打交道中被逼出來的智慧。慢慢地,不少村子里的房臺連在一起成了連臺,連臺之間填平又成了村臺,到上世紀末,山東的村臺已有上百個。2003年,肆意的黃河又一次襲擊菏澤,老百姓急切希望能夠搬出灘區,遠離水患。
東明縣灘區遷建指揮部副縣級干部劉慶喜介紹:“東明這個灘區屬于寬灘區,十二萬人,三萬多戶,如果搬遷,包括公共設施用地在內,一戶大概需要六分地。但是灘區以外的群眾現在都是一畝多地,灘外群眾又得有一萬多人沒有耕地,成為無地農。”
東明的現實決定只能選擇另外的路子。就在此時,房臺、村臺這種民間智慧被納入頂層設計。統籌考慮村民耕作半徑、鄉風民俗以及現有村莊位置,2004年,東明縣利用亞洲銀行貸款籌集資金,在試點村莊周圍就地就近修筑了兩個四米高、總面積60萬平方米的大型防洪村臺。和之前的村臺相比,新的村臺猶如一艘航母,徹底解決了防洪安全問題。按理說,這是給村民辦了一件大好事,可竹林新村九成以上的村民卻不愿意往村臺上搬。大家不愿意搬,一來心里沒底,二來手頭緊張。
為打消大伙兒的顧慮,鄉鎮琢磨制定獎勵政策——兩千塊錢,就可以參加選號;房子蓋到一層,給三千;蓋好兩層,又給五千;到驗收完,一家再給三萬。
即使有獎勵,大家還是觀望,僵持之際,村民劉海江決定帶頭搬遷。2010年5月,他和六戶愿意搬遷的人家,一起在村臺上扎起了帳篷,開始建新房。可搬過去的頭一天晚上,就有人用除草劑破壞了劉海江家兩畝多麥子。
心酸歸心酸,可房子還得繼續建。等獎勵拿到手,新房逐漸有了模樣,許多村民坐不住了,陸陸續續開始搬遷。
十年磨一劍,舊貌換新顏。搬遷后的竹林新村房子寬敞明亮,配套一應俱全。順著竹林新村的路子,山東再次啟動就地就近筑村臺建設,建設標準也有了大幅提升。
菏澤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范同建表示,就地就近筑村臺建設要做到幾個“起來”:”一是高起來,就是把村臺先筑起來,筑高;二是建起來,就是把社區建起來;第三個美起來,就是把整個的環境配套設施搞起來。“
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山東著手謀劃整個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2017年5月12日,啟動編制《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斥資260億元、設計5種方式,目的只有一個:給60萬名灘區群眾一個穩穩的家。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農業、水利、交通、教育、文旅等26個灘區遷建專項方案相繼出臺,涉及各市區縣也聞令而動,幫助灘區群眾“挪窮窩”、“拔窮根”。
閃電新聞記者 李龍 菏澤臺 張長興 東明臺 徐嘉輝 閃電新聞編輯 崔競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