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6日訊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距離病毒最近,他們的工作高度集中、不能有絲毫差錯,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核酸檢測實驗室是如何進行檢測?檢測報告又是如何生成的?閃電新聞記者帶你一起了解。
這個八月,對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性疾病檢驗所來說,十分忙碌,三個實驗室的檢測人員都是24小時待命。“我們目前主要是承擔著濟南市各個區縣疾控中心的應檢盡檢人群,還有傳染病醫院住院病人的病例樣本。”檢驗所主管技師呂燕表示,八月以來,他們檢驗所每天的平均檢測量在四百到五百人次,最多的一次到九百五十人次。
8月2日晚上十一點半,呂燕和她的同事接到通知,濟南國際機場有一例疑似陽性的樣本要送到實驗室。呂燕告訴記者,她和同事韓瑩3日零點左右接到樣本后就立即進入實驗室進行檢測,三個小時后得到樣本結果為陰性,她和同事都松了一口氣,“我們希望能夠及時準確的檢測出樣本結果,同時也希望樣本結果是陰性。”呂燕說。緊接著,呂燕和她的四個同事對濟南機場約九百五十人次進行了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提取樣本,運行儀器,開始核酸擴增檢測,檢測人員每天進行著流程固定的工作,不能有一絲差錯。每進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呂燕和她的同事就要在實驗室待四到六個小時。一組檢測完成,檢驗人員的貼身衣物基本已經被汗水濕透,“在這期間四到六個小時之內,我們完全是穿著防護服進行,在實驗室里不能喝水吃飯上廁所,要一口氣干完,才能出實驗室。”盡管很辛苦,但是呂燕卻覺得很值得。
“疫情防控阻擊戰不能放松,檢測工作雖然辛苦,但很有意義。我們仍將堅守崗位,履職盡責,所有檢測員24小時待命。同時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實行輪班制,讓一線檢測員能夠有充分時間休息。”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性疾病檢驗所副所長王春榮表示。
閃電新聞記者 葉金巖 于銘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