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7日訊 今明兩天,山東的北風仍然較大,大部地區最低氣溫降至-2℃左右。在北風影響下,山東半島地區局部有小雨雪,附近海域有小到中雪。
17日,半島地區(青島、煙臺、威海)天氣多云轉陰局部有小雨雪。附近海域的雨雪天氣更為強烈。17日,黃海北部有小到中雪,渤海海峽、黃海中部有小雨雪。
17日,山東北風風力仍較大。濱州、東營、濰坊、日照、半島地區(青島、煙臺、威海)和內陸湖面等地北風5~6級,陣風可達7~8級。18日,上述地區的北風4~5級,陣風仍達6~7級。
與陸地相比,山東附近海域的風力更強。17日,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的南風5~6級陣風7級轉北風7級陣風8~9級。18日,上述海區的風力仍將持續。
在北風影響下,山東的最低氣溫再次降至零下,大部地區最低氣溫降至-2℃左右,最高氣溫也只在10℃上下。
海上大風和雨雪會對航海、漁業、海洋工程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產生諸多影響:
對航海的影響
船舶操縱困難:大風會使船舶受到強大的風力作用,偏離原本的航線,增加操縱難度。雨雪天氣會降低能見度,使船員難以看清周圍的環境和導航標志,增加碰撞和擱淺的風險。
船舶結構受損:大風可能引發巨浪,巨浪沖擊船舶會對船體結構造成破壞,如使船殼變形、甲板受損等。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船舶傾覆或沉沒。
對漁業的影響
捕撈作業受阻:大風和雨雪天氣會使海面狀況變得惡劣,漁船難以出海捕撈。即使在港口內,漁船也可能因大風而相互碰撞,造成船體損壞。
漁業資源受損:大風和雨雪可能改變海洋環境的溫度、鹽度等參數,影響魚類的生存和繁殖環境,此外,強風可能會將一些浮游生物和小魚小蝦吹離原來的棲息地,影響漁業資源的分布。
對海洋工程的影響
施工難度增加:在海上進行石油鉆井平臺、跨海大橋等工程建設時,大風和雨雪會使施工條件變得惡劣,增加施工難度和安全風險。強風可能導致起重機等設備操作不穩定,雨雪會使設備表面濕滑,影響施工人員的安全。
設施損壞:長期的大風作用可能使海洋工程設施的結構疲勞,降低其使用壽命,而雨雪中的水分可能會滲入設施的內部,引發腐蝕等問題,進一步削弱設施的安全性。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海岸侵蝕:大風引起的風暴潮會對海岸帶產生強烈的侵蝕作用,破壞沿海的沙灘、濕地等生態系統。雨雪中的酸性物質可能會對沿海的土壤和水體造成一定的污染,影響生態平衡。
生物棲息地破壞:大風和巨浪可能會破壞珊瑚礁、海草床等海洋生物的棲息地,使許多海洋生物失去生存空間。同時,惡劣的天氣條件也會影響海洋生物的洄游和繁殖,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
閃電新聞記者 何則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