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全部

《中國青年報》整版點贊《問政山東》:市長“趕考” 直播有“鐵律”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2020-07-20 08:57:07

timg (2).jpg

7月20日出版的《中國青年報》08版整版篇幅,刊文點贊《問政山東》。以下為報道全文:

山東市長問政“趕考”記

《問政山東》節目現場,由山東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和群眾代表組成的問政代表團集體舉牌,對菏澤市市長陳平的回答表達意見,紅色“笑臉”標志表示滿意,藍色“哭臉”標志表示不滿意。圖片由《問政山東》節目組提供

青島市市長孟凡利在《問政山東》節目現場回答提問。圖片由《問政山東》節目組提供

日照市市長李永紅在《問政山東》節目現場回答提問。圖片由《問政山東》節目組提供

德州市平原縣縣長袁志勇在當地會議室接受《問政山東》節目現場視頻連線,并回答提問。圖片由《問政山東》節目組提供

“市長來了!”7月9日18時40分,離直播還有10分鐘,靜候的觀眾席響起一片掌聲。楊洪濤揮手走上臺前,和點評嘉賓握手后,又向臺上拱手致意。

接下來的75分鐘里,這位剛上任半年的山東省德州市市長直面了一場并不輕松的“考試”:五段記者暗訪短片“活生生”曝光了德州營商環境的種種問題,直面短片,這位市長不時面色凝重,兩次舉起話筒直言“非常震驚”,更是坦陳“要做檢討”。

“很尷尬、很沉重”。結束直播后,楊洪濤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坦言,“但我們歡迎這樣的監督節目,讓問題曬一曬,晾一晾,更進一步推動問題解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楊洪濤是第五位走進《問政山東》節目現場的山東地市市長。從6月4日起,每周一期,山東十六市市長將依次在這檔節目上接受電視問政,這在全國尚屬首次。

自2005年蘭州市電視臺《“一把手”上電視》節目首創,旨在建立官民溝通對話渠道的電視問政迄今已走過15個年頭。2019年3月面世以來的《問政山東》異軍突起,再次將電視問政拉回人們的視野,歷經問政省直部門和專題問政后,眼下,開始直面問政十六市市長。

實錄實拍、“硬核”問題、直擊要害……山東各級官員一一亮相,原生態現場回應整改,引發高收視率與高關注度。輿論品評發端于屏幕的這場“刀刃向內”的改革將怎樣重塑這一東部大省新形象?公眾更有理由期待,公開、透明、高效的官民互動機制也許將比問政現場走得更遠。

  問政臺上市長們“坐不住了”

“準確地說,這不僅是一個電視節目,現在已被嵌入山東省工作新格局,成為省委省政府開展工作的一項有力手段。”山東廣播電視臺輿論監督部主任劉忠國如此定位《問政山東》。

節目內容下沉至地市,民生堵點、難點、痛點密集,干部作風、擔當作為充分展現,更可見各項政策落地情況,在該節目特邀觀察員、濟南大學法學教授袁曙光看來,“這一階段的問政尤為關鍵”。

“看、問、評”形式穿插于每期節目始終,即每段暗訪短片結束后,市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提問,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群眾代表現場投票發言,再由特邀觀察員即時點評。

盡管問政過34位廳長的《問政山東》節目已過了新生期,但第一次在直播現場接受民意“大考”的市長們仍捏著一把汗。

上臺前最后一分鐘,有市長特意向工作人員要了一大杯濃咖啡一飲而盡;有市長在直播結束后坦言,節目中“有三四次實在是坐不住了”;袁曙光注意到,坐在對面的市長不止一位“滿臉忐忑”。

“可以說既緊張又不緊張。說緊張,是生怕自己的工作沒做好,讓老百姓失望。電視問政像一次送上門的體檢,幫我們找出問題、改正問題,是一件大好事,從這個角度講,又無需緊張。”7月2日晚直播結束后,日照市市長李永紅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整體上壓力非常大”。

問政現場,面對各種問題拷問,不少市長坦言“坐不住”。

短片中,一輛輛滿載沙石的大貨車闖紅燈呼嘯而過,一輛涉嫌嚴重超載的大貨車竟然從閃著燈的警車旁疾馳而過,記者報警后等候多時卻未見警察前來執法……面對這驚心一幕,青島市市長焦急中帶著山東方言脫口而出:“看得非常上火!”他當場表態,“對所涉及的企業、執法人員當晚要徹底調查。”

“非常生氣!”面對群眾審車貴、辦養豬場卻遭部門推諉現象,菏澤市市長陳平直言:“這是典型的官僚主義作風,絕不能容忍,必須嚴肅處理!”

投資5000萬元的智慧臨沂商城5年只換來一個“睡眠網頁”,臨沂市市長孟慶斌痛陳:“我們一些工作人員和部門麻木到了令人氣憤的地步!”

不只是在直播中表態,更有市長當場檢討——“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地方,說明自己的工作不全面、不深入,沒有及時發現問題”。面對巨資投入的海洋生物產業園被閑置現象,李永紅并不諱言。

看完群眾跑了多趟卻遭遇辦證難的短片,楊洪濤在直播現場向全市各級干部急切喊話:“我們文件下了,動員會也開了,而且在會上提出要求,各個區的領導都到大廳走一走、看一看、走一下流程,不知道大家去了沒有,走了沒有?這么差的營商環境大家還有什么臉面去招商引資?”

對于市長們的問政表現,袁曙光給出了“良好以上”的評分。他解釋說,“作為一市之長,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了解到各種情況,建立一套發揮作用的長效監督機制顯得很關鍵”。

令袁曙光感到不舒服的是,在回答督辦員問題時,仍有個別市長“打太極”,稱事情的解決需要一個過程,“這種敷衍推諉的態度無法滿足百姓期待。面對問題官員要勇于表態,知恥而后進。”

“對市長們而言,這是一次真正的‘趕考’”。袁曙光強調,“人民政府要對人民負責,人民是閱卷人,人民也是監督者,尤其是信息化時代,借助電視鏡頭,政府工作成色幾何,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其實,走上問政臺的市長們,都被提了“要求”。

在每位市長上臺前,都會收到這樣一張明白紙,上面寫道:“參與問政直播回答問題時,請貫徹落實省委領導同志指示精神‘回答不磨嘰、不說套話、不說錯話、不說形式主義的話’,要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回答問題時不要出現‘一、二、三、四……’”

臺下,也絕非看客,而是實打實的監督員。每期節目,觀眾席中除了20名被問政的地市各部門、區縣負責人,會有一位山東省委常委到場觀看。此外,山東省委組織部、山東省委政法委、山東省紀委監委每場必派人到場。對山東組織部門而言,這一節目所釋放出的種種信息,成為考察各級干部的重要窗口。

  “辣字當頭” 問政不是清談會

“辣字當頭”、一“辣”到底——《問政現場》講究一個“辣”字。“問政絕不是清談會”,在劉忠國看來,只要真問、敢問就一定會有“辣”味,才會使各級官員真正“紅臉出汗”,直面問題癥結,切實推動解決,避免節目成為領導干部變相擺政績的“秀場”。

是不是關注民生呼聲、聚焦百姓真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問政效果和節目成敗。欄目組下足力氣搜集素材,線索來源五花八門,有領導留言板、熱線電話、網民留言……編導還一字一句摳當地政府工作報告,為政府部門工作落實中的“軟肋”和“短板”號脈。

“最初做這檔節目時,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找出既有地域特點、又有百姓期待,同時還關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量級線索。”《問政山東》制片人田進說。

由此出發,每一地市的問政內容避免雷同,各有著重。

處于山東經濟社會發展龍頭地位的青島市,密集出臺多項吸引人才的“黃金”政策,引來人才卻缺乏基本配套服務,遲遲未能解決一處人才公寓的實際區劃。

近年來舉全市之力打造牡丹特色支柱產業的菏澤市,因銷售渠道受阻,一些地方政府引進的油用牡丹卻遭遇大片鏟除,不僅如此,牡丹企業的大數據臺賬缺乏,相關部門跟蹤服務幾乎沒有。

曾是紅色文化誕生地,近年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目標的臨沂市,因3個部門間相互推諉,被列入全市校舍建設“雙百工程”的一處鄉村幼兒園竟成為爛尾樓,3個村的孩子只能擠在村委會騰出來的平房里上課。

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將旅游富市作為發展戰略的日照市,曾作為重點招商項目的溫泉小鎮被荒廢、全市多處旅游景點軟環境建設亟待完善。

剛開完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動員大會不到兩周的德州市,卻被曝出貨運車輛通行難、“一鏈辦理”卻讓百姓多跑腿等問題。

“很服氣”“被點穴一樣”“一次問政勝過一摞文件”……市長們對這些“硬核”問題的反應,如出一轍。

雖然“辣”味十足,但此前在問政節目中出現的主持人大聲喝斥、官員語無倫次的尷尬場面,并未在《問政山東》出現,以至于有觀眾質疑:“是不是給市長們留足了面子?”

“打個比方,我們是在做一道川菜”。山東廣播電視臺輿論監督部副主任原寶國強調,“但‘辣’度是適中的”。

原寶國舉例,問政德州現場中,夏津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現場生硬回復打算辦理網約車許可證當事人:“考慮一個市場配置的問題,就是不給你許可了。”

“如果我們把這位局長請到現場,由主持人配合發問,一定能達到足夠‘辣’的現場效果,但是然后呢?”原寶國說,在節目組內部,究竟要不要請來這位局長,大家爭議了半天,達成一致:“我們做的工作不是打臉官員,而是進行建設性監督,最終促進問題解決。”

這種建設性監督的底色融入到現場問題的打磨中。面對700畝土地被閑置8年的情形,督辦員現場發問楊洪濤:“德州市工業建設用地指標富余嗎?”

“我們也可以換個問法:市長,土地這樣被閑置是不是一種浪費?”原寶國說,“如果這樣問,會有越位之嫌。不辣就會溫吞,太辣則失去建設性監督的初衷,一盤川菜辣得剛剛好才最有味道。”

節目中,除市長外,該市主要政府部門負責人都要到直播現場接受提問,所轄縣市區在當地設立分會場,部分縣市區長接受現場連線問政。這一由點到面、由上到下的聯合問政形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辣”味的濃度。

直播臺上,每場4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現場評說同樣津津“辣”道。

問政視頻中,菏澤市一座50年歷史的公路橋搖搖欲墜,這座危橋至今仍是周邊十幾個村莊百姓的必經之路,由于兩個縣之間相互扯皮,一直得不到修繕。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山東省人大代表薛鳳軍高舉“不滿意”牌,犀利發問:“我長這么大從沒有見過這么危險的橋,如果領導們每天從橋上過,橋是不是還會這樣?”

“為什么只辦一家?為什么不讓市場充分競爭起來?縣政府和已經批過的網約車公司到底有沒有私下交易,建議你們好好查一查。”問政德州現場,山東省政協委員苑嗣文的發言讓人直呼“過癮”。事后,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回憶,當時完全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作為政協委員,我們不是光去鼓掌叫好的,更要依法履職,建言獻策”。

節目中暴露出的種種基層治理亂象,更讓苑嗣文思索:“《問政山東》的暗訪,讓一些平時不易察覺的問題曝了光。”在他看來,“暴露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由此才能真正促進依法行政”。

作為節目“辣味擔當”的特邀觀察員,袁曙光三次光臨現場,數度向市長們發問:問初心、問政策、問民生。他對自己角色的解讀是:以輿論監督助力政務監督。

在袁曙光看來,問政臺上,不論是各級官員還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特邀觀察員,要“不怕問,問不怕,怕不問”,只有經過這樣的檢驗,才能真正提高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

  刮起一場場整改問責風暴

雷厲風行,毫不手軟——現場問政如同序曲,隨之而來的是刮起一場場整改問責風暴,以此破除“問到哪兒,才落實到哪兒”的現實困局。

問政倒逼整改。一些市領導等不到第二天,有的在直播結束當晚,就在電視臺辦公樓找間會議室,研究部署整改事項。更有市委書記、市長帶頭的市級領導分別趕赴問政短片曝光的問題現場,具體研究解決方案。

被問政地市的整改落實情況在下期問政節目開始前播放。山東省委辦公廳督查室、省政府辦公廳督查室對節目曝光的問題全流程跟進,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實”。

問政效果可謂立竿見影,久拖無果的民生問題一一有了答案。

危橋在節目播出第二天即被拆除,新的設計施工圖很快完成,施工隊伍進場,當地承諾兩個月內完工;爛尾多年的鄉村幼兒園加固維修工程已經重啟,按照計劃,孩子們秋季學期就可順利入園;拖了6年之久的人才公寓行政區劃順利解決,67戶居民拿到了新的戶口簿……

之前被相關工作人員稱之為“不可能”的政策“腸梗阻”被打通。

從省到市再到商戶個人,一項針對疫情出臺的房租減免應急惠民政策竟足足走了3個月還未落實,被現場曝光后,部分商戶領到了直接返還的租金;之前不能網上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一夜之間全部實現網上辦理……

整改加速度,問責同樣迅速。節目播出后,青島查處超載超限貨車違法上路中不作為的公職人員被停職;日照海洋生物產業園區廠房內涉嫌非法洗砂,因監管不力,8名公職人員被問責;德州公安紀檢部門迅速介入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懶政、怠政問題等等。

雖然問題不斷得到解決,而反思并未停止。

“難道《問政山東》問到哪兒,我們的政策才能落實到哪兒嗎?”節目特邀觀察員、山東省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玉亮曾在節目現場反問。

“問政顯然不是目的,問政是揭示問題、直面問題,更關鍵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良藥。當地政府如何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真正考驗的是地方政府的責任與擔當。”袁曙光打比喻說:如果將市委市政府圍繞省里工作比作“公轉”的話,那么,如何形成市里各個部門的“自轉”,落實好各項政策,同樣重要。

“目前山東的現狀是‘上熱中溫下冷’,一些部門‘自轉’能力不夠,撥一撥、轉一轉,對自己的要求僅限于完成上級任務,卻不考慮如何真正為百姓服務,如何擔當作為,這些亟須改進。”袁曙光不客氣地剖析。

袁曙光期待走出演播室的市長們真正把身子撲到基層,把基層百姓的期待、困難、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擺上臺面,力促力改,只有這樣才能破除“問到哪,才落實到哪”的頑疾。

目前,已有山東地市提出“先于《問政山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乏片子還沒拍出來當地一些問題已整改完畢。

劉忠國稱,“用‘無政可問’形容我們的愿景可能太理想化,更希望借這方問政臺對一些帶有普遍性問題進行有效監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推進行政領域改革”。

問政直播有“鐵律”

“直播”“輿論監督”是《問政山東》節目的關鍵詞。為確保節目的公開、公正,《問政山東》制定了一條條“保密”鐵律。

在節目組辦公室墻壁上,張貼的文件多半與保密制度有關:欄目組人人都須簽署一份《個人保密承諾書》,參加節目的特邀觀察員、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以及群眾代表概莫能外。

針對欄目組成員的《〈問政山東〉保密承諾責任書》更是嚴格規定了諸多“紅線”,包括:嚴禁“有償新聞”“有償不聞”;問政十六市市長,嚴禁與當地宣傳部、電視臺、記者站等部門有任何形式的溝通、接觸或利益往來;不得接受他人說情,不得互相打聽;不得對外泄露舉報人、知情人和“線人”信息。

對到地市采訪的欄目記者,保密規定更加細化到“牙齒”:必須執行異地住宿制度,施行跨縣住宿乃至跨市住宿;靠近現場時,不得使用濟南牌照車輛;盡可能使用當地電話或異地手機號進行電話采訪;以及自覺遵守個人籍貫地回避制度等。

一本巴掌大小、厚達84頁的《問政山東》工作規范人手一冊,內含工作細則、采編規范、廉潔紀律規定、保密紀律規定,堪稱欄目組的“鐵律軍規”。

以16市問政次序為例,初始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見證下隨機抽簽決定,隨后步入保密運行軌道,這在欄目組是公認的絕密內容,僅一人掌握,正是為了防止各地對問政調查的干擾。

對于被問政的地市各級干部,同樣密而不宣:提前一周公開被問政地市;直播當天上午,揭曉被問政市長身后的4個主要部門人員;直播當天下午3點,揭曉當晚連線回答主持人提問的區縣人員。

對于記者而言,欄目的保密規定甚至稱得上“嚴苛”。直播前,當晚要趕赴現場連線的記者本人壓根兒沒看過暗訪短片內容,更不知道自己所提的問題是什么。

在劉忠國看來,“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說情,減輕了記者的心理負擔,其實也是在保護記者。”

而身處直播現場,坐在觀眾席上的被問政城市主要部門負責人,都要做好準備,隨時起身回答督辦員針對短片所反映問題的提問。

依照規定,在臺上就坐的市長及其身后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均不得攜帶紙張或相關材料。然而,仍有夾帶“小抄”的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照著稿子念,大談工作計劃,對督辦員的問題答非所問。

7月9日晚,直播前,德州市市長楊洪濤上臺首先和袁曙光握手。令袁曙光意外的是,直播開始前30秒種,一名節目工作人員匆匆跑上臺小聲問:“袁教授,您與楊市長熟嗎?”得到否定的答復后,工作人員又返身跑下臺。

“節目組擔心我們相熟,問不出真問題。”袁曙光事后“解密”道。

在密不透風的保密規定下,仍無法杜絕一撥撥舉著“人情牌”的打探者,直播當天更甚。“查哪些問題啊?”“涉及哪幾個區縣?”對于這樣的電話、短信、微信,田進的態度是“不理不睬”,“如果我們都‘放水’了,問政還怎么問得下去?”

記者手記

從警醒到自省

山東官員“放下酒杯舉起話筒”

我在山東當記者10年來,見證了這里的官員“從端起酒杯到舉起話筒”的嬗變。

曾幾何時,談及山東官員繞不開一個“酒”字。不論公事私事,靠酒開道,拿酒助興,越到基層,酒風愈盛,勸酒花樣頻出……

實則,一些官員也深為不得不端的酒杯所困。一頓午餐,有的縣委書記要趕七八個場,有的干部生生喝到胃出血。有的甚至在重要會議期間還呼朋喚友、同赴酒場。當然,參與者都受到嚴肅處理。

變化悄然到來。一次下鄉采訪時,在某鄉黨委書記辦公室,我留意到滿滿一書柜被鎖起來的白酒杯,大為震動。此時,中央八項規定已深入人心,山東官員喝酒之風得以踩下剎車,“談事不喝酒、喝酒不談事”逐漸成為官場共識。

身上的酒味在變淡,但腦中的舊弦仍繃著。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實之風不同程度地存在,政策傳導中“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也并非個案。

改革需刮骨療毒。以問題為導向,以問題來倒逼,山東面臨的緊迫感愈發強烈。“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在區域競爭中已經不那么耀眼”……一個個不留情面的敲打,令山東從警醒到自省,一項項行政改革步入快車道。

令人沒想到的是,一檔《問政山東》節目的異軍突起,令改革提速。

在這里,我們欣喜地看到山東在求變,各級官員從舉著話筒回答直面民生難點、堵點、痛點的問題開始,從坦言“緊張、坐不住”開始,從一言一行接受老百姓評判開始。諸多問題的曝光更是倒逼各級政府依法行政、改善營商環境、切實提高社會治理效能,以民為本,重新審視并尊重民意。

諸多變化開始顯現。《問政山東》之下,不少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不少地市立行立改;熒屏之外,各級政府開始舉一反三,以建立長效機制為目標推動問題解決。

一定程度上,山東問政十六市市長的深層意義更在于釋放出解放思想、刀刃向內的改革信號,這正是當下山東爬坡過坎的動力所在。

誠然,把問題在陽光下曬一曬、晾一晾,需要直面差距和不足的勇氣。但話筒舉起來了就別再放下,步子邁開就別再猶豫,希望山東在問政臺之外走得更實更遠,為積極探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可資借鑒的現實樣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7月20日 08 版

[責任編輯:陳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3支國家醫療隊赴甘肅開展巡回醫療

本報訊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開展2024年國家醫療隊巡回醫療工作的部署要求,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分...[詳細]
健康報 2024-10-14

多元呵護老年人心理健康

□紀春艷由于老年期生理和心理、人際關系和社會角色的變化,老年人適應力減退,更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與慢性病...[詳細]
健康報 2024-10-14

推動職業醫學院校信息化發展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王舒顏來衛東近年來,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通過建設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豐富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策略,有效提...[詳細]
健康報 2024-10-14

創新協商方式,共謀推動發展

大眾日報記者董方舟10月9日至12日,省政協開展2024年“政協工作齊魯行”采訪報道活動,在菏澤市、濟寧市圍繞市縣政協工作及“五大平臺”建...[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10-14

寧陽開展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本報記者董若義通訊員李健秦冰泰安報道今年以來,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把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開展城...[詳細]
中國環境報 2024-10-14

保障補償款發放到位

本報訊日前,山東省滕州市紀檢監察干部來到濱湖鎮某村,開展監督檢查“回頭看”,了解煤礦塌陷補償款發放情況。”此前,滕州市紀委監委在核...[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4-10-14

激勵“跌倒”干部卸下包袱再出發

本報訊“受到處分后思想壓力很大,多虧組織及時給我關心鼓勵,讓我打開心結,重新調整狀態投身工作。”近日,面對前來回訪的山東省東營市墾...[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4-10-14

“三個強化”提升青年教師職業素養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臨沂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課程為本、團隊托舉、賽事錘煉”的理念,不斷加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4-10-14

“靜悄悄” 的資助更暖心

新學期剛開學,山東省龍口市教體局教育裝備與技術研究中心收到了學生小楊的家長送來的一面寫有“丹心育桃李,松煙繪人生”的錦旗。一件“小...[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4-10-14

【光明論壇】多措并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對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作出了全面系統的部署。新時代,走好助...[詳細]
光明日報 2024-10-14

“我們中國人也有一個飛艇夢”

有一群中國航空人不僅造飛機,還專門研究氣球和飛艇——一種不同于飛機的特種航空器,它有著既浪漫又頗具科幻色彩的專業名稱,叫作浮空器。...[詳細]
經濟參考報 2024-10-14

各地少先隊開展“紅領巾愛祖國”主題活動慶祝建隊75周年

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5周年紀念日,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組織開展“紅領巾愛祖國”主題活動,帶領各地少先隊員在主題隊課、入隊...[詳細]
工人日報 2024-10-14

青春在服務基層中綻放光彩

今年暑期,北京90余所高校的1.5萬余支團隊奔赴祖國各地,投身于支教、調研、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用專業知識服務基層。在線下科普講座中,...[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24-10-1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legend id="avguq"></legend>
  • <th id="avguq"></th><sup id="avguq"></sup>
    1. <del id="avguq"></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