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1-07-07 05:26:07
原標題: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持續拓寬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小銀行掀起新一輪“補血”小高潮。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末,今年銀行發債規模已達8300億元,超過去年同期,永續債成為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新寵”,發行規模達310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71億元增長8.15%。與此同時,在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中小銀行通過轉股協議存款、地方專項債等新興工具進行“補血”。
盡管我國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持續推進,總體進程較好,但當前銀行資本補充工具仍存在覆蓋范圍小、發行門檻較高的問題。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在銀行增強自身“造血”能力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拓展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允許更多非上市中小銀行通過優先股和可轉債來補充資本。
密集發債“補血”需求旺
在凈息差逐漸收窄,內生資本補充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通過發債“補血”的腳步進一步加快。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來銀行通過二級資本債、可轉債、永續債等途徑,發債規模已達到8300億元,超過去年同期。除此之外,貴陽銀行、長沙銀行以及郵儲銀行還通過定增募資405億元。
從發行主體看,六大行補血次數雖不算多但規模較大,上半年發行總額達3365億元。其中僅工商銀行一家上半年就“補血”1000億元。
從數量上看,中小銀行發債數量顯著增加,更多中小銀行以“小規模密集發行”的形式涌入發債“補血”隊伍,絕大多數為數十億元。例如,青島農商行、平頂山銀行在6月30日各發行1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洛陽銀行當日發行20億元二級資本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銀行永續債發行呈現全面提速的態勢,無論是發債銀行數量還是發債規模均遠超去年同期水平。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年內共有28家銀行發行32只永續債,而去年同期的發債銀行數量僅為16家。發行規模方面,今年上半年,銀行永續債合計發行規模達310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71億元增長8.15%。
銀行加大發債規模的背后,是資本補充需求的增加。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3%,較上季末下降0.09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1%,較上季末下降0.1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4.51%,較上季末下降0.19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研究院研報認為,盡管隨著2021年經濟增速提升,銀行資產質量有望好轉,但是考慮到銀行對貸款進行延期處理以及不良貸款暴露滯后,銀行不良率仍承壓,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需求將增多。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熊啟躍表示,無論是從撥備計提還是監管新規等方面來看,下半年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不小。此前監管部門出臺了《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后續也會制定相關辦法對附加資本提出監管要求,部分入選銀行資本壓力將加大。
多銀行“試水”新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中小銀行補血渠道明顯拓寬,除發行債券外,通過地方專項債、轉股協議存款等新興工具進行資本補充的銀行也越來越多。
6月10日,九江銀行發布公告稱,擬申請不超過20億元轉股協議存款對接地方專項債資金補充其他一級資本。6月9日,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2021年黑龍江有123億元規模的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涉及龍江銀行等44家銀行,支持方式中就包括利用可轉股協議存款。
轉股協議存款將如何補充銀行資本?以江西銀行為例,其公告披露,在還本付息方面,按轉股協議存款分批到期要求,分批次設定存款期限。其中,6年期人民幣8億元、7年期人民幣8億元、8年期人民幣8億元、9年期人民幣8億元、10年期人民幣7億元。轉股協議存款每半年付息一次,利率與對應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利率適配。
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表示,轉股協議存款拓展了部分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渠道,有助于提升抗風險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尤其是推動中小銀行聚焦小微民營企業服務。這種方式存款資金規模一般較大、存款期限較長,對銀行機構而言,資金來源穩定。
與此同時,200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也不斷擴容至新省份。日前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的《2021年福建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一期)》信息披露文件顯示,2021年福建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的發行總規模為50億元。募集資金專項用于補充福州農商行、福安農信社和泉州農商行資本金。截至目前,已經有廣東、山西、浙江、廣西、內蒙古、江西、遼寧、黑龍江、福建9個省份公布了中小銀行專項債相關發行計劃。
“年初以來,國內銀行補充資本的一大亮點就是‘資本工具’多樣化,出現配股、可轉債、永續債、專項債等創新方式。”周茂華指出。
融資渠道仍需進一步拓寬
盡管我國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持續推進,總體進程較好,但業內人士也指出,當前銀行資本補充工具仍存在覆蓋范圍小、發行門檻較高的問題,加之仍有眾多中小銀行資本補充需求旺盛,拓寬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迫在眉睫。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在股權融資方面,上市銀行渠道更多,非上市銀行渠道偏少。各類資本工具發行難度有所下降,市場認可度有所提升。
周茂華認為,中小銀行通過市場化手段補充資本只能“救急”,從中小銀行中長期健康發展看,還是需要增強自身“造血”能力。一方面是強化監管,推動中小銀行完善治理、提升經營和風控能力;另一方面,創新融資資本工具拓寬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渠道;適度降低相關資本工具“門檻”,為中小銀行營造更友好的融資環境。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殊資產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任濤表示,資本補充的目的在于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因此外源資源補充的根本在于使其不斷提升內源資本補充的能力,即給予其資源和政策支撐,使其逐步由外源資本補充過渡到更多依賴內部資本補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