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2-05-25 09:00:05
原標題:家鄉茶的清香
來源:人民日報
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迎一縷山風,煮一壺熱茶,仔細品一口,是多么愜意。
我的故鄉山東沂蒙山區,鄉親們有早晨喝茶的習慣,尤其上了年紀的人,這是必須的。“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茶水融合著親情友情,待客敬茶成為沂蒙山區城鄉人家的禮儀風尚。
原來鄉下生活條件差,我記得早年間,鄉親們喝大碗茶,后來興起搪瓷茶缸,有的直接放到火爐上燒。麥收時節,有的用做飯的鐵鍋煮茶水,盛進木筲或鐵桶擔到地頭上。后來條件好了,喝茶也講究起來,好多人家用上當年比較時尚的“快壺”燒水泡茶。
快壺,是沂蒙山區農村的一種燒水工具,如今基本見不到了。它全身都是鋁皮做的。底部三條腿,壺的主體是圓柱形,中間豎著上細下粗的圓錐形內膽,也是煙筒。外層鋁皮與煙筒之間能盛一兩瓢水,蓋上鋁皮蓋,既衛生又保溫。壺的一邊是壺嘴,另一邊是壺把。可用木柴、樹根、樹枝或莊稼秸稈作燃料,點上火從上而下放進煙筒,一會就能聽到水的響聲和沸騰聲。水燒開后,先倒掉壺嘴里不開的那截水,再倒入暖瓶,然后沖進放好茶葉的茶壺,悶上幾分鐘,就能倒出茶香撲鼻的茶水。
記得有一年“五一”假期,我和妻兒回到沂蒙山區的老家厲家泉村。天剛蒙蒙亮,院子里大公雞的啼鳴聲、呱嗒呱嗒的風箱聲和快壺里木柴燃燒的噼里啪啦聲,就把我吵醒了。我趕忙起床,只見爺爺正坐在木墩子上,用斧頭劈一根老槐木往快壺里填,要燒水泡茶喝。父親剛擔回兩桶清冽的泉水,在洗刷茶壺和茶碗。母親則在忙著做早飯。
“這是咱村炒的新茶,咱嘗嘗吧。”父親遞給我一包用粗糙的牛皮紙包著的茶葉,我小心翼翼地打開,一股淡淡的茶香撲面而來。我按長輩示范的規矩,開始往茶壺里放茶葉、倒開水。待茶葉在茶壺里悶了幾分鐘,把最先倒出的半碗茶水重新倒回茶壺里,輕輕晃了晃,然后用蜻蜓點水的方式先“點一下”,再邊抬高茶壺邊倒茶水,漫過半茶碗就好。那茶水黃綠明亮,清香誘人,我雙手把第一碗端給正在得意地看我倒茶的爺爺。爺爺捋了捋胡須,高興地喝了一口,燙得一激靈。我被嚇了一跳,爺爺仍然直夸:“好茶,好喝。”然后我依次給全家人每人倒了一碗茶。習慣“粗茶淡飯”的人家,小院里立刻茶香縈繞,歡聲笑語。這一壺熱茶,把這個山村的早晨泡得暖意融融。
我們村東、北、西三面有山,尤其東側的南北山云霧繚繞,這里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適合長茶。這些年,人們生活品位提高,喝茶越來越講究。種茶、賣茶葉成為我們村父老鄉親的重要營生。村四周全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茶園,邁出家門就能看到翠綠養眼的茶樹叢。清明時節,光滑油澤的茶芽在春風春雨中搖曳。茶芽尖上,晶瑩的水珠,閃動一絲微亮的光芒。
無論回到故鄉還是身在外地,不管是忙于工作還是閑讀寫作,我養成每天都喝一杯地道家鄉茶的習慣。每天清晨,迎著第一縷陽光,煮一壺故鄉的茶。沸騰的茶水如云霧翻滾,那味道滿室飄散,清甜醇香。茶水入口的瞬間,頓感與故鄉血脈相通、根脈相連,身心一時澄澈清明起來。
故鄉,讓我念念不忘的,何止是這一壺熱茶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