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07-13 09:17:07
原標題:期待將更多的作家納入研究視野
來源:光明日報
吳伯簫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知名作家,以散文創(chuàng)作聞名于世,代表作有《羽書》《煙塵集》《北極星》《忘年》等散文集,《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等曾入選語文課本。傳記《山屋軼話:吳伯簫評傳》(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的作者子張教授是他的同鄉(xiāng),都是山東萊蕪人,曾任浙江工業(yè)大學中文系主任。這部作家傳記嘗試了評傳寫作的新寫法。所謂“評傳”,是帶有研究與評論性質(zhì)的傳記,一般的寫法是夾敘夾議,以傳主生平為敘述主線,同時評論傳主各個階段的代表性作品。《山屋軼話:吳伯簫評傳》的寫作體例,按照吳伯簫的人生階段分為十章,每一章里面都包含正篇、副篇和年表三部分,正篇是人生傳記,副篇是關于本階段創(chuàng)作作品的評論分析,年表更加清晰和簡潔地描述了傳主本階段的人生軌跡。這種寫法,可能有人會覺得容易產(chǎn)生割裂感,但也有其長處,生平單獨敘述,作品單獨分析,年表單列,三者相互對照,閱讀起來比較清晰、順暢。
這部作品填補了吳伯簫研究的空白。到今天為止,中國現(xiàn)代文學已經(jīng)走過百年歷程,這門學科也比較成熟了。從作家研究的角度來看,像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錢鍾書等有影響力的大作家,其研究成果層出不窮、蔚為大觀,甚至形成“魯學”“錢學”等顯學,但對于吳伯簫這樣相對普通一些的作家,研究成果還比較薄弱。如果把“魯、郭、茅、巴、老、曹”等比喻為現(xiàn)代文學天空中閃耀的星辰,那吳伯簫這樣的作家可能沒有那么耀眼,他的作品體量可能沒有那么宏大,創(chuàng)作種類可能沒有那么豐富,藝術造詣可能沒有那么精湛,思想內(nèi)涵可能沒有那么深邃,但是,現(xiàn)當代文學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不可能只有那幾位大作家來支撐。現(xiàn)當代文學的天空,是由眾多的大小星辰一起照亮的。這才是真實的文學發(fā)生狀態(tài),更貼近文學史的原貌。每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作家,都值得記錄和研究。比如山東籍現(xiàn)代文學作家中,王統(tǒng)照的小說創(chuàng)作,臧克家的詩歌創(chuàng)作,吳伯簫、李廣田的散文創(chuàng)作,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對于學者來說,選擇研究大作家,自然可以理解,因為其思想遺產(chǎn)豐厚,容易出成果,但對于吳伯簫這樣不那么如雷貫耳但又極具特色的作家,學界也不應遺忘,最起碼應該做好基礎性的研究工作,比如編輯出版作品全集,撰寫傳記和年譜,編輯出版研究資料。但目前為止,據(jù)我了解,《吳伯簫全集》并未出版,除了散文集單行本外,只出版過兩卷本的《吳伯簫文集》。子張教授所著《吳伯簫評傳》,也是國內(nèi)第一部關于吳伯簫的傳記。從這個角度來說,子張教授多年來致力于吳伯簫研究,打撈文學史中容易被忽視的作家,闡釋其獨特價值和地位,彌補了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短板。
讀這部作品,還真切感受到作者對鄉(xiāng)梓文化的熱愛、挖掘與弘揚。子張教授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致力于吳伯簫研究和資料收集工作,陸續(xù)出版了《吳伯簫先生編年事輯》《吳伯簫評傳》等著作,發(fā)表了多篇研究論文。除了對吳伯簫作品的喜愛,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同為萊蕪老鄉(xiāng),鄉(xiāng)情使他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我也是萊蕪人,在熱愛家鄉(xiāng)和關注家鄉(xiāng)先賢方面,與子張教授感同身受。聽子張教授說,他目前已開始著手整理萊蕪籍著名詩人、《人民文學》原編輯部主任呂劍寫給他的數(shù)百封信,爭取也寫出一本關于呂劍研究的書。子張教授以一己之力,用人生最好的時光,來挖掘和弘揚鄉(xiāng)梓文化名人,用文學的方式反哺故鄉(xiāng),同時為學界貢獻理論成果,著實令人感動。一個地方誕生一位有影響的作家,這個地方應該倍加珍惜、倍感榮光,就像魯迅之于紹興、沈從文之于湘西、汪曾祺之于高郵、莫言之于高密、賈平凹之于商州、遲子建之于漠河等。吳伯簫是從山東萊蕪走向全國的知名作家,萊蕪在保護、研究、闡釋吳伯簫文學遺產(chǎn)方面義不容辭。據(jù)了解,目前萊蕪已經(jīng)成立了吳伯簫研究會,保護并修復了吳伯簫故居,修建了吳伯簫文學館,印刷發(fā)行吳伯簫研究報刊《簫韻》,舉辦了吳伯簫散文獎。試想,如果全國各地都對本地誕生的文化名人加以系統(tǒng)性保護、研究和弘揚,這將會是多么令人欣喜的文化景象。
在閱讀這本評傳的過程中,有些感到不夠解渴的是,對吳伯簫生平細節(jié)的描述,略顯單薄了些。在吳伯簫七十六年的人生中,應該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沒有被記錄下來,這主要是因為關于吳伯簫本人的資料太缺乏了。如果作家本人沒有留下翔實的日記或自傳,子女又沒有完好地保存其遺物并無償提供給學者研究,那想還原作家一生的軌跡,實在是太難了。前段時間我就在網(wǎng)上看到一本吳伯簫五六十年代的日記在拍賣,我想,如果子張教授能夠看到這本日記原件,那肯定能為評傳補充不少新材料。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更加翔實的《吳伯簫評傳》問世,看到《吳伯簫全集》出版。
(作者:呂振,系青年作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