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2-07-20 10:16:07
原標題: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 基本形成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本報記者 劉麗靚
中國證券報記者7月19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基本形成。截至目前,除西藏自治區外,其他省份均已完成作為信用信息歸集樞紐的省級節點建設,與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和轄區內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聯通,并機制化向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深化信用信息開發利用,能有效提升銀行等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有利于充分發揮信用體系建設對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助力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小微企業是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不斷完善,有效地促進了中小微企業融資。但受銀企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制約,中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不高、信用貸款占比偏低等問題仍然存在。為此,有關部門強調進一步發揮信用信息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作用,推動建立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長效機制。
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方案》,要求構建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加強包括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納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繳納、水電氣費等信息歸集共享,提升銀行等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不斷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度。
“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基本形成。”國家發改委介紹,據統計,全國平臺已通過各省級節點聯通地方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104個,其中省級平臺26個、市級平臺(站點)78個。
在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全國平臺與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知識產權局實現系統對接,已共享10項市場主體登記信息、4項司法信息、A級納稅人名單信息、海關注冊信息、海關信用等級信息、企業商標信息、企業專利信息、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等共計21項信用信息。同時,各地正在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加快對轄區內企業納稅、水電氣費、不動產、生態環保、科技研發等信息歸集共享。
在深化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方面,國家發改委表示,正推動全國平臺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總部聯通,加快全國層面數據共享。推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地方開展試點,選取上海、浙江、安徽、湖南、廣東、重慶、大連、大慶、青島、廣州等10個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銀行聯合建模。截至2022年6月末,全國通過已聯通的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累計發放貸款8.8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2.1萬億元。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優質的信用是企業天然的‘通行證’和無形的資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意義非凡,尤其是在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領域更是獨具價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各方面穩步落實《實施方案》各項部署安排,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同金融體系的融合將得到深化,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將得到有效改善,跨行業、跨區域、跨領域的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將助力中小微企業穩步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