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2-07-26 08:51:07
原標題: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 持之以恒守護綠水青山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孟姝瑱
保護黃河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山東省濟南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大局意識,堅持綠色發展,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濟南力量。
堅定不移走集約節約發展之路
濟南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7,資源性缺水與工程性缺水并存,必須堅定不移走集約節約發展之路。2021年5月,《濟南節水典范城市建設方案》正式印發實施,這是濟南高標準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堅持開源節流并舉。完成豐源湖、清源湖、稍門水庫等水源工程建設以及東湖水庫擴容增效工程,開工建設白云水庫;完成賈莊分水閘至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東湖輸水工程等水源連通工程。下一步,濟南將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實施雪野生態流域治理示范工程和南部山區、黃泛平原風沙區水土保持工程,治理面積310平方公里,進一步涵養水源,提高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平。擴建楊家橫、武莊等水庫,實施徒駭河、北大沙河、瀛汶河等河道攔蓄工程,預計增加蓄水能力8000萬立方米。積極推進雪野湖流域水生態文明暨河湖水系連通項目,實現流域內良性水循環,將雪野湖流域打造成黃河流域下游水生態示范流域。
二是強化水資源調配能力。新建臥虎山—錦繡川水庫連通工程、白云—東湖—杜張—狼貓山四庫連通工程、雪野水庫與大冶水庫連通工程等。通過濟平干渠增加東平湖向濟南調水1億立方米,實現黃河水、長江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互聯互通、聯合調度。
三是發揮水資源稅指揮棒作用。濟南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于2017年12月1日啟動。水資源稅的落地,為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起到重要作用。據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稅務局統計,2020年9月—2021年8月,全市共有水資源稅納稅人898戶,同比下降1.64%;水資源稅收入完成27766萬元,同比增長5.68%。地下水開采量和納稅戶數均呈下降趨勢。
水資源稅的改革促進了全市規范用水,企業節水意識明顯增強。水資源稅改革對地下水和地表水采取差別化的水資源稅標準,鼓勵優化用水結構,部分企業已關閉或計劃關閉自備井,主動連接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或者改用地表水替代使用地下水,初步達到了“引導取用地表水,抑制開采地下水,鼓勵使用再生水”的目標。經統計,濟南2020年9月以來關停自備井210個,停止取用地下水納稅人84戶。
水資源的稅費改革不僅增強了民眾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同時也有效遏制了水資源的浪費,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企業愈加重視節約用水和對廢水的回收循環利用,新增或者擴建污水處理設備,將生產環節的污水進行處理后再利用,減少了對地下水的取用量。
加快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
第一,著力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濟南市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要求,統籌安排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強化權威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加快構建生態格局。基于濟南生態基底特征,構建“南山北水多廊多點”的生態空間格局。
“南山”即南部山區生態涵養區,統籌推進南部山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加強泉水補給區生態修復保護,發揮“水塔”“泉源”生態功能,構建大泰山區域生態屏障。“北水”即北部黃河生態風貌帶,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強化黃河兩岸濕地群、灘地、防護林帶等多元生態空間功能,嵌入多元化生態功能節點,打造豐富多彩的生態景觀畫卷。“多廊”即串聯“南山北水”和城市生態系統的濱水生態廊道,依托小清河、大汶河等重點水系,打造形成全域連通多樣生態格局。“多點”即全域分布的生態節點,包括森林公園、濕地、重要湖庫、城市公園等,統籌提升生態功能和城市服務功能。同時,提高土地空間效能,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打造集約節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流域中心城市。
第二,強化底線約束,保障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濟南以耕地資源、生態資源為剛性約束,依次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倒逼城市轉型發展,切實扛牢耕地保護政治責任。同時,根據城市特色,在三條控制線基礎上,增設了包括山體控制線、保泉生態控制線、洪澇風險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工業保障控制線等5條控制線,形成了“3+5”控制線體系。在保障生態空間基礎上,體現濟南山水特點和城市特色,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第三,細化主體功能區,統籌生態、農業、城鎮空間格局優化。濟南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泉系統保護與利用,細化落實主體功能分區,優化各類要素配置。構建“南山北水多廊多點”的功能復合型生態格局,保障壯美山河永續利用;構建“一帶四區、一環多園”的農業發展新格局,精確落位十大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打造“多點互動、網狀分布”的優勢特色農業集聚區,提高糧食與重要農產品產量產質,扎實保障糧食安全;構建多中心、組團式的城鎮空間,重點培育黃河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第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升城鄉空間品質。濟南把生態環境、城市文化等作為落腳點,營造創新、多元、包容的城市氛圍,吸引國際化人才。加強城鄉統籌,構建城鄉融合單元,建設美麗鄉村。注重公共服務設施保障,推動基本公共服務下沉。構建多層次公交網絡,加強東西向及跨黃河軌道交通服務,推動綠色出行。增加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作者單位:中共濟南市委黨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