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08-18 08:51:08
原標題:找回農業生產的“另一半”
來源:人民政協報
本報記者 王碩
“在玉米、小麥等作物的一生中,果穗生長時間僅占約1/4。其生物量的40%轉化為秸稈,25%~30%的氮、20%的磷存在于秸稈。可以說,農業的產物一半在籽實,一半在秸稈。秸稈是名副其實的另一半農業。”在近日舉行的“雙碳”背景下秸稈高值利用成果報告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姚宗路指出,目前我國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87.6%,但產業鏈總體效益不高,需要走“高值化”綜合利用之路,“找回農業生產的另一半”。
20年攻堅 綜合利用率大幅提升
有人也許還記得一則新聞:1998年,四川雙流農民焚燒秸稈導致當地機場數十個航班不能正常起降,由此引發了社會對于秸稈焚燒的廣泛關注。
1999年,彼時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農業部等多部門以禁燒為主出臺了相關文件,開始對秸稈焚燒的治理工作。
但是,此后十多年間,這些火始終難滅。每年收糧季節,農民與巡查人員之間的“躲貓貓”行為屢屢上演。
2015年后,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的文件。農業農村部還組織成立了秸稈綜合利用“專班”,全面推進相關工作。
據姚宗路介紹,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約100億元財政專項獎補資金,積極支持各地開展農作物秸稈高值化利用工作。目前,我國已建成了1000余個農作物秸稈高值化利用試點縣。
正是經過這20多年的攻堅,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績單:2020年全國秸稈產生量8.56億噸,可收集量7.22億噸,利用量6.33億噸,綜合利用率87.6%,較2015年提高7.5個百分點,較2008年提高約18個百分點。尤其是部分省市綜合利用率已經不低,如北京綜合利用率超過99%,河北綜合利用率超過97%。
產業鏈總體效益不高制約可持續發展
醒目數字背后,秸稈的利用卻仍存在不少挑戰。
據了解,全國秸稈利用的方式主要是“五化”——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量占秸稈可收集量的比例分別為62.1%、15.4%、8.5%、0.7%和1.0%。可以看出,大多數秸稈都用于還田。
雖然綜合利用率已經不低,但產業化主體發展滯后,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加工集約化水平低,產品的經濟性也堪憂。
姚宗路提供了一組數據,目前秸稈離田利用還是以小農戶自用為主,市場化主體利用量僅占離田總量的20.8%;年利用量1萬噸及以上的市場主體1562家,占4.9%,主要為飼料化和燃料化利用;年利用量10萬噸及以上的市場主體只有66家,僅占0.2%,以燃料化利用企業為主。
“整個產業鏈總體效益不高,收儲成本占比相對較高,都影響了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與可持續性。”姚宗路認為,破題之路是提升秸稈產品附加值,即走“高值化”綜合利用之路。
實現“高值化”已有多條路徑
怎么實現“高值化”?一般有三個發展方向:生產生物基材料,比如聚乳酸等;制成乙醇、丁醇等液體燃料;轉化生成氫氣、生物天然氣等。
“你們看看,我這一身都是聚乳酸做的。”在成果發布會上,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杰身穿白色襯衣、藍色褲子,頗為自豪地向大家展示,“我們以玉米、木薯、秸稈等農作物或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經現代生物發酵技術,能生產出一系列塑料替代制品,比如塑料餐盤、包裝袋、地膜等,甚至還有服裝、口罩、皮革等。”
例如,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供參會者使用的注塑類餐具、一次性餐具等全部都是由聚乳酸制成的。它們不含雙酚A和甲醛,焚燒時不會釋放出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氣體;在堆肥條件下,可在半年內經微生物作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作為綠色奧運的一項重要舉措,這種可降解材料可謂發揮了重要角色。
經常造成“白色污染”的地膜也可以由聚乳酸制成。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家磊介紹,他們在新疆石河子棉花作物種植實驗中發現,聚乳酸降解地膜與傳統PE地膜相比,出苗率一致、保水性提升20%、控雜草能力接近,已能滿足棉花生產覆膜的基本要求,為農膜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目前還有了以秸稈為原料,生產混合糖聯產黃腐酸高效有機肥技術,不僅可以在果蔬、花卉種植領域廣泛應用;還可以與工業結合,通過建立分散式制糖廠等為農村農民提高收入找到出路。
行業堵點仍待打通
“秸稈的原料化利用是農業生態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也是實現秸稈高值化利用的重要保證。”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原司長任樹本認為,在雙碳背景下,以秸稈為原料的生產過程對于提升企業的碳匯價值,為下游生物基制品改善碳足跡數值,實現產品減碳甚至實現產品碳中和創造了新的市場機遇。
“現在重要的是提高認識。”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指出,“理念創新是‘找回另一半農業’的根本前提。”
在他看來,農業農村可以成為綠色能源的大基地。每一棵農作物都是綠色能源的生產機器。目前,要進一步深化各層面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認識,特別是對秸稈資源及其產業定位的認識,充分發揮農業農村生物質資源優勢,“鼓勵就地取材、就地建廠、就地轉化、就地利用”。
姚宗路提出,要進一步發揮科技的作用,推動相關領域科研項目立項。“除了加大科研投入,還可通過與企業積極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和示范基地,對關鍵技術熟化轉化。”他還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可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傳統秸稈綜合利用企業適度轉型,探索以獎代補模式,對處理秸稈量大、過程清潔、減排固碳效果好的企業設立獎勵資金,激勵企業自主創新。
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研究員叢宏斌提醒,目前,“變廢為寶”除了呼喚技術支撐外,尤其要重視協同聯動機制的建立。因此建議國家及地方積極制定配套政策,在秸稈離田收儲、運輸和高值產品應用等方面打通堵點,建立與完善市場流通保障體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